感謝邀請!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火球,主要由氫氣和氦氣組成,時刻在發生著核聚變(地球上目前只有氫彈是核聚變,原子彈是核裂變),為地球提供著光和熱。

太陽無論質量還是體積都非常巨大,太陽質量相當於整個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

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3?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太陽的內部結構由內到外可分為核心、輻射層、對流層3個部分,大氣結構由內到外可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層 。 體積巨大,質量巨大,引力巨大。儘管太陽公轉速度很快,圍繞著銀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公轉。但是太陽不足以拉著長長的尾巴。

太陽表面也發生著劇烈活動,太陽風、太陽黑子和耀斑,比如太陽黑子就有地球般大小,但是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表面的活動儘管劇烈,但是從遙遠的地球看太陽,太陽活動對太陽的影響不足以讓人們看到太陽拖著尾巴。

此外,太陽除了公轉外,還有自轉的存在。

簡單回答,祝好!


可能用我們人類的計量單位,太陽或者說太陽系無時無刻都在以每秒數百公里的速度在「運動」在「疾行」,這麼快的速度我們卻感知不到,甚至有時候我們總以為太陽是靜止的,地球什麼的無時無刻在圍著它轉而已,其實文章裏說那麼多專業術語普通人搞不懂,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太陽並不是「單獨」的在「奔跑」,因為太陽系本身就是整個銀河系中極小的一部分,雖說極小,但對於人類來說卻無比「龐大」,而整個銀河系都在「旋轉」都在「運動」,太陽或者太陽系只不過是在銀河系的帶動下「隨波逐流」而已,怎麼說呢,就像你在一條流動的河流裏放幾個皮球,這幾個球肯定會隨著水流的作用順流而下,也可能宇宙空間裏不像地球上有風有空氣有氣流有阻力,所以你看不到它們在「奔跑」時留下的「尾巴」和「風聲」。人類邁一步可能是一米的計量單位,而銀河系隨便「動」一下可能就是幾千公里幾萬公里甚至百萬公里也說不準,因為銀河系太「大」了


太陽在表面上看是一個火球,實際上不是火球,客觀上體形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由其本身的比重決定。太陽是液球體,公佈的軌速250Km/s,客觀上是15000Km/s,運動過程中不變形是不客觀的。依據人眼和儀器觀察時,總是一個標準園,那麼大一個龐然大物,長短半徑只相著十多米,想像有多麼的園。引力大,半徑大,引力小半經也小,不能只看引力大,還要看半徑也大;只要是液球,就一定會變形,變成火龍。在客觀上還是一個標準園球體,如此巨大球體,長短半徑只相著十多米,在作高速運動,只有自身比重高才符合客觀事實。

太陽的存在還有很多神祕之處,有待人類去探討。太陽為什麼會發光,質量是多少,軌速是多少,都沒有真正確定,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從引力方面下手,才能探知引力範圍到底是多遠,使未知變有知。


問這個問題可能是基以慧星有尾巴的考慮吧?那為什麼慧星不停地「奔跑」會產生尾巴呢?是因為慧星是一個大冰球,它圍繞著太陽旋轉時受到太陽的熱輻射,所以有所融化拉出了尾巴。這個尾巴離太陽越近時越長,反之則短。而太陽則不存在這種情況。雖然它也在飛速地「奔跑」,但它發出的「火焰」被它巨大的引力作用下不能離它而去,所以產生不了「尾巴」。


根據題目的內容沒有留下的原因是因為太陽可以近似的看成在銀河系引力作用下圍繞銀心做圓周運動,加速度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和地球繞太陽公轉類似,並且宇宙空間幾乎真空,沒有阻礙太陽運動的介質,太陽上的物質幾乎只受到自身引力影響。太陽自轉速度不足以使自身物質脫離,所以沒有留下「尾巴」(其實可以近似看作牛頓第一定律)


我的觀點是,太陽不一定是火球,太陽??光芒四射沒得錯,可是有時候就是一個發光的還是一個透明的圓形嘛,隨著地球的溫度變化和環境變化而變化,太陽也是隨時在變化的,我可以說太陽是鈈鑖鍀鈦鍚…


太陽不是孤身在圍繞銀行中心運行,而是攜帶者整個太陽系的物質一起運行。太陽單指一顆恆星是不對的,而是一個系統。太陽把太陽系封閉在球形引力束縛下,所有的一切物質跟隨太陽系核心太陽一起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