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有點逗啊,在人們通常的印象裏,凡是燃燒就必須要有氧氣,沒有氧氣就無法燃燒,你看,二氧化碳滅火器不就根據這個原理髮明出來的嗎?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

高中化學知識告訴我們,自然界中有許多東西燃燒是不需要氧氣的,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任何( 發光 ),( 放熱 )的劇烈的化學反應,都可稱為燃燒,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如:H2+Cl2=點燃=2HCl 2Ca+CO2=點燃=2CaO+C

太陽是自己發光發熱的熾熱的氣體星球。它表面的溫度約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太陽的半徑約為696000公里,約是地球半徑的109倍。它的質量為1.989×1027噸,約是地球的332000倍。 太陽的結構從裡向外主要分為:中心為熱核反應區,核心之外是輻射層,輻射層外為對流層,對流層之外是太陽大氣層。

那麼,太陽又是如何產生光和熱的呢?這個原理和原子彈氫彈爆炸原理一樣,都是來源於核裂變和核聚變。

從核物理學理論推知,太陽中心是熱核反應區。太陽中心區佔整個太陽半徑的1/4,約為整個太陽質量的一半以上。這表明太陽中心區的物質密度非常高。太陽在自身強大重力吸引下,太陽中心區處於高密度、高溫和高壓狀態。是太陽巨大能量的發祥地。

太陽中心區產生的能量的傳遞主要靠輻射形式。太陽中心區之外就是輻射層,輻射層的範圍是從熱核中心區頂部的0.25個太陽半徑向外到0.86個太陽半徑,這裡的溫度、密度和壓力都是從內向外遞減。太陽通過熱核聚變,靠燃燒集中於它核心處的大量氫氣而發光,平均每秒鐘要消耗掉600 萬噸氫氣。就這樣再燃燒50億年以後,太陽將耗盡它的氫氣儲備,然後核區收縮,核反應將擴展發生到外部,那時它的溫度可高達1 億多度,導致氦聚變的發生。所以,你也就不用擔心太陽會不會能量不足而熄滅了。


太陽是含有氧的,佔其質量的0.77%。但太陽不採用氧化反應這種方式來「燃燒」和「發熱」。

燃燒是一種低能的能量釋放方式,太陽用的是核聚變這種高效的能量釋放方式。

核聚變是將兩個輕核壓縮在一起,形成一個重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質量虧損,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每次氫原子核聚合成氦時,大約會有0.7%的質量轉化成能量。太陽每秒鐘將426萬噸質量轉換為能量釋放出去,這相當於每秒鐘產生919.2×10∧10 萬噸TNT炸藥爆炸的能量。

太陽已經用這種方式「燃燒」了46億年了,剩下的燃料還可以燃燒約50億年。

中國的可控核聚變裝置

氫彈也是利用這種方式釋放能量來摧毀目標的。科學家正在研究怎麼利用「可控核聚變」來發電,據最新消息說,大於還需要15年時間。屆時,人類將一勞永逸的解決能源問題。


太陽不是燃燒,而是核反應釋放的光和熱。 太陽的化學成分四分之三的太陽質量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氦,包括氧、碳、鐵等其它重元素的質量不到2%。現在的太陽以氫核聚變成氦為主,當然有條件的氦還會進行核聚變成其它重元素的,絕不會等到氫核聚變完後再開始氦核聚變的。 我們知道核能非常巨大,比如說一升海水中含0.03克氘,這0.03克氘核聚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300升汽油燃燒的能量。據估計太陽質量大約有2×10^30千克,能向外釋放多少光和熱呀何況後期還接著核聚變。 從核聚變知識中,可以知道,核聚變不需要氧氣參與燃燒,當然氧氣燃燒只是最常見的燃燒方式,無氧燃燒也是很正常的,比如鐵絲在氯氣中燃燒。 還要告訴你,太陽不僅不要氧氣燃燒,它還在生產氧氣呢,因為核聚變會聚變成氧氣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