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公司Premia Partners推出兩隻A股ETFs,利用「聰明啤打」的選股策略ETFs,產品推出以來跑贏傳統指數,費用卻較市場一般平一半。

Premia Partners合夥人兼聯合首席投資官賴子健。

Premia Partners推出的兩隻ETFs(交易所買賣基金),分別為PP中國基石經濟(2803)及PP中國新經濟(3173),前者追蹤中證財新基石經濟指數,該指數圍繞中國傳統大型企業,會按企業規模、財政健康及低風險等準則,篩選出具領導地位的主流企業。該ETF主要由金融及工業股份組成。

PP中國新經濟則追蹤中證財新新動能指數,主要按照非固定資產規模、財政健康及增長的準則,來篩選新經濟的領導企業。新經濟ETF主要由電子商貿及線上遊戲股份組成。兩隻ETFs同時在去年10月24日於港交所(0388)掛牌,並透過滬深港通,分別追蹤300隻在滬、深市場掛牌的股份。

兩隻ETFs於去年10月24日於港交所掛牌。

Premia Partners合夥人兼聯合首席投資官賴子健表示,兩隻ETFs在選擇其追蹤的指數時,不單純考慮市值,還會考慮多個因素,包括質素及規模。以基石經濟ETF為例,經理首先會列出所有股份,再根據收入、總資產、賬面值,選擇出800隻股份,經過進一步的比較後,選出300隻股份,並調整這些股份在指數的權重。

換言之,兩隻ETFs都透過多因素的選股策略來提升回報,並降低單一因素選股所帶來的風險。賴子健表示,多因素選股的ETFs,能有更多的投資組合,表現較一般的ETFs更佳和更穩定。唯一的缺點是,如果某個單一因素表現特別標青,多因素選股有機會跑輸。

「啤打」(Beta)是指某基金及股票追蹤指數的緊密程度,多數投資者都使用簡單而低成本的方法來追貼大市。不過,也有投資者希望基金跑贏大市,同時毋須向主動型基金經理支付高成本。

「聰明啤打」(Smart-beta)ETFs則採用被動及主動投資方式,取代傳統的加權指數策略。所謂「被動投資」是指ETFs仍然需要跟隨所追蹤的指數,「主動投資」則是指ETFs還會考慮其他因素。

賴子健表示,「聰明啤打」ETFs屬合一些想追求最大回報及最少風險的投資者。

賴子健表示,「聰明啤打」ETFs屬合一些想追求最大回報及最少風險的投資者,而相關ETFs是市場目前增長最快的類型。他指出,相關ETFs在歐美市場較為成熟,在亞洲市場相對地較為新穎。單一因素ETFs會有上落週期,意味不能在兩或三年時間內一直有好表現,並需要長時間才能跑贏基準。

對於目前本港已有不少A股ETFs,賴子健表示,Premia的兩隻ETFs現時收費定於0.5%,較市場一般約1%為低。目前兩隻ETFs的總資產約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預料其交投會好過市面上其他ETFs。

賴子健認為MSCI將於今年把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是利好因素之一。

賴子健說,儘管近年滬深港通已經開啟,A股的成交量及流動性卻有下跌跡象,但仍然存在多個利好因素,包括MSCI將於今年把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雖然A股佔指數權重只有0.7%,但對投資者已非常具吸引力。

他補充,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人民幣匯價穩定,以及資本外流受控,都有助吸引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基石經濟本週五(5日)收市報8.69元,升1.05%;新經濟ETF收報8.36元,升0.6%,兩隻ETFs上市價分別為7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