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REGTECH先行者

本文概要:

本文主要為大家呈現國內2018年度反洗錢處罰情況分析,本報告數據來自人民中國人民銀行針對反洗錢監管公開處罰數據,數據收集截止時間為2019年1月。

概況:

在2018年,監管機構進一步加強了對反洗錢違法行為的處罰,公佈的反洗錢處罰記錄超過390條,總處罰金額近1.5億元。

從2018年全國處罰地域分佈看,監管處罰基本覆蓋全國各省市,其中四川、重慶、河北、北京、山東、福建、貴州、陝西相對呈現處罰力度較大。

整體數據顯示,2018年「雙罰制」在反洗錢處罰中依舊為主要的處罰形式,並且處罰力度更強。既處罰了機構又處罰了個人的情況,2018年佔比88%,相較2017年的73%,增長了15%。這也反映出了人民銀行對機構相關負責人對承擔反洗錢工作責任的高度要求。

通過對持續關注和收集2017年、2018年國內反洗錢監管處罰的數據,一覽羣智給出了2018年度反洗錢處罰分析報告,旨在為反洗錢義務機構呈現相對整體的監管形勢及預測趨勢,為各反洗錢義務機構更好的做好反洗錢合規管理作參考。

目錄

一、2018年表現出的主要特點

1、「雙罰制」作為主要處罰形式,顯著增強

2、第四季度處罰高峯現象有所減弱,12月份仍是處罰力度最大的月份

3、7、8月份處罰力度相對2017年有顯著增大

4、銀行業依然是被處罰重災區,非銀機構被處罰整體佔比有所增加

5、從處罰金額區間看,機構和個人被處罰金額都有所增加

6、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依然是最常見的違法行為

7、處罰對象集中度有所下降,更多的義務機構受到了處罰

8、2018受處罰機構「之最」

二、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反洗錢合規

附:部分反洗錢監管要求

一、2018年表現出的主要特點

1、「雙罰制」作為主要處罰形式,顯著增強

2018和2017年度人民銀行反洗錢處罰記錄(按記錄數)分佈如下圖所示。

在2018年度的反洗錢處罰中,按處罰數計算,同時針對義務單位和相關責任人的處罰(「雙罰制」)佔全部處罰的88%,相比於去年的73%增加了15%。在所有的處罰公示中,既有將單位與個人的處罰列到一起的,也有將單位和個人的處罰分開列出公示的,僅處罰單位的情況較少,僅佔全部處罰的12%。因此「雙罰制」依舊為主要處罰形式,並且力度更強,可以預測,人民銀行在2019年度會持續加強類似的檢查強度和處罰力度。

2、第四季度處罰高峯現象有所減弱,12月份仍是處罰力度最大的月份

2017、2018年四季度和12月處罰佔全年比例

從處罰的時間上看,第四季度是處罰的高峯,而12月是全年處罰最多的月份。而對比2018與2017的相關數據可知,第四季度的處罰高峯現象有所減弱,12月份處罰佔全年的比例也有所下降,由此可知其他月份的處罰力度在增強。

3、7、8月份處罰力度相對2017年有顯著增大

對比2018與2017年機構處罰的情況,包括其處罰數量與處罰金額,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其中的趨勢變化。2018年表現為年初和年中處罰力度顯著加強,而不再延續2017年平滑曲線上升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監管機構監管力度在向著全年各月份擴散,而不是僅集中在少數幾個月份上的趨勢。

4、銀行業依然是被處罰重災區,非銀機構被處罰整體佔比有所增加

在2018年,無論是從處罰數還是處罰金額看,銀行業依然是重災區。但是非銀機構佔比也有顯著增加。

從處罰金額和處罰數量看,銀行業被處罰機構分佈相對比較平均,不管是大行還是村鎮銀行都有可能被處罰。

從處罰數量上看,非銀機構被處罰量佔比已經較2017年增長了5%,尤其是證券業增長了3%。從處罰金額上看,2018年非銀機構處罰佔比較2017年上升了11%,增長比較明顯。其中證券業和支付機構佔比都有成倍的增長。

結合處罰數量和處罰金額的變化來看,對非銀行類機構的處罰有所增加,這也是反洗錢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和細化的趨勢體現。

5、從處罰金額區間看,機構和個人被處罰金額都有所增加

從金融機構被處罰的金額分佈情況看,2018年被處罰金額明顯高於2017年。

2018年最高的單筆處罰高達486.6萬元,是在湖南對一家支付機構九派天下支付有限公司時開出的罰單,相比於2017年的最高單筆處罰金額140萬元,年度最高處罰金額體現得非常突出。從處罰金額分佈上看,2018年金融機構被處罰金額分佈最多的範圍為20~30萬,相比於2017年的10~20萬上了一個臺階。

從個人被處罰金額分佈情況看,2018年個人被處罰金額也有明顯增加。

2018年個人被處罰金額分佈最多的範圍為1~1.5萬,相比於2017年的0.5~1萬也是上了一個臺階。

6、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依然是最常見的違法行為

從處罰原因角度看,「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是被處罰最多的原因。

在所有處罰中,近70%的處罰都涉及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25%以上的處罰涉及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20%以上的機構處罰原因涉及違反反洗錢類法律規定,沒有進一步細分,其他出現較多的原因還有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等。

7、處罰對象集中度有所下降,更多的義務機構受到了處罰

2018年度的處罰持續以集團為單位,對重點義務機構進行集中檢查的傾向。

2018與2017年都是僅佔17%、18%的機構被開出了超過50%的罰單。

8、2018受處罰機構「之最」

2018年受到過多次處罰的機構中的幾個「之最」,供大家參考。

二、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反洗錢合規

從2018年反洗錢處罰數據看,國內反洗錢合規業務呈現強監管、重處罰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為了做好反洗錢相關工作、減少因觸犯法律法規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各機構應當從改善工作現狀出發,以做好反洗錢相關工作為中心,以加強人工識別客戶身份為基礎,以善用科技為手段,堅決抵制反洗錢違法行為。

一方面,監管要求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義務機構客戶規模和交易量、交易額不斷增加,導致金融機構合規成本和難度越來越大。

如何一方面更好的符合監管要求,一方面降低合規成本?

大數據處理及人工智慧技術在反洗錢領域的應用,將大大提升反洗錢合規業務的效率。例如,一覽羣智推出的新一代智能反洗錢系列產品,在名單監控、智能KYC、智能可疑交易監測、可視化可疑案例甄別等方面都有很多創新和突破。

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反洗錢合規業務,將提升反洗錢合規業務的工作效率,更好的防範和打擊洗錢和恐怖融資犯罪活動。

附:部分反洗錢監管要求

《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

下載地址:pan.baidu.com/s/1y9fNsI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做好反洗錢監測分析二代系統上線工作的通知》

下載地址:pan.baidu.com/s/1y9fNsI

《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數據報送介面規範》

下載地址:pan.baidu.com/s/1hBJUkZ E

精彩繼續

更多Regtech方面分享,請持續關注我們後續文章。

歡迎留言討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