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只可能是人的思想。所以思想說多了,就必然將人本身的其它生活特徵引出來。比如纏中說禪一開始也是只有思想在網上縱橫,後來也開始慢慢說自己的私事、家事。而將這兩種素材結合在一起,再加上對各種學科一定量的涉獵,我們可以很容易推斷纏中說禪本人在生活中的一些情況。除了他本人說中午只喝豆汁這類無關緊要之外的,我們還能發現如我在前面《纏點要訣》系列中所說,比如他名下一套房產的大致位置。

當然,這些是從行文中推導出來的;還有一些是網友通過各種手段在後面多年調查出來的,我這裡都有資料。纏中說禪是心胸何等寬大之人,但他越不在意這些資料在後世的流傳,我們就越是應當為其隱私予以適當的保護。其實,在所有的這些涉及隱私的資料之中,最重要的,是關於纏中說禪本人說「耗費福報資糧、承擔因果」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很多人讀到這裡的時候,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玩樂過多、耽誤修行等,甚至還有解讀為坑害散戶、又造口業之類的無聊東西。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完整解讀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涉及到纏中說禪的一生。因為這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回顧,如果沒有「過分耗費福報資糧」、現在來「承擔因果」的話,他就不會得癌症,後面還有的是人生中應該做的事。如果一個人在自己人生的後期說自己的前期是「過分耗費福報資糧」,那麼這必然是後期的自己對前面所有人生的一個定性的總結,也暗含著後面的態度,甚至後世的行動策略。

但具體如何,這還是不能說的。這就涉及本文題目所說,必須在對纏中說禪思想的研究與其個人隱私之間的保護之間把握一種平衡。如果說他本人的真實身份、在哪兒買了套房子之類的事情都不過是隱私中較不重要者,那麼這個涉及到真實心聲、對自我一生評價的真實解讀才是其內心深處最幽深的秘密。

秘密,當然是不能講的。有很多一知半解之人認為知識是全天下的共享,所以就不分時境地裸奔,這當然也不是纏中說禪本意。纏中說禪自己也是看著不同的時機再逐漸說一些應該說的東西。那奇人為什麼可以一見他就說完全不用見面寄張照片就可以了「這是天大的機密」到現在也仍然是天大的機密;「這次熱鬧了。首先N多親人朋友都知道這地方,連我弟都知道」直接導致了後期他少更甚至完全停更博客。

時空的特點就是只承載應該承載的東西,過於前沿的,要等待合適土壤的到來。當然,如果不應該出現的東西出現得太多,那麼最終只能是感召一場太陽黑子風暴的結果,前互聯網時代所有的東西在人類歷史上徹底抹除,現在這點審查刪帖之類的算得了什麼啊。

本專欄前面積累的這些帖子就是最好的研究了,等大家普遍能有點感覺,我們再更新不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