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歷史等一下

  相信大家都看過《封神榜》,那麼對其中最爲讓人印象深刻自然非妲己和紂王所屬。也有人會記得周武王姬發,記得他的熱血沸騰,記得他的睿智。但還有一個人,讓人同樣的印象深刻。

  再後來周朝建立的過程中,他當屬於第一功臣,他滿頭白髮,面容垂垂老矣,卻足智多謀。這個人叫姜尚,他是那個遠古的時代最閃亮的一顆星辰。

  讓時間回溯到商朝,這個時代,出現了很多的神話故事,作爲一個傳說與神話夾雜着的時代,它充滿了未知與神祕。但我們卻可以知道,在姜尚之後的時代裏,人們帶兵打仗總會多出那麼一樣不一樣的東西——謀略。

  在這之前,體力爲主,在這之後,謀略慢慢注入了戰爭的靈魂之中,成爲得勝與否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之後的時代裏,也出現了謀臣。

  但毫無疑問,姜尚,開啓了謀臣的時代。他不僅僅是大器晚成的代表,還是謀臣的先例。關於他的故事,要從最初,他出生成長生活的地方呂地這裏開始。

  《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爲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枝遮子孫,或爲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姜姓,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姜尚最先也不叫姜尚,祖上受封與呂地和申地,他便跟着封地的姓氏姓了呂。傳說中的姜尚,並不是出身於大富大貴之家,年輕的時候他也是自己靠着自己的體力來討生活。

  歷史上有關商朝的記載不多,而姜尚生活的時代則在後期,因此,還有一些文字記載,但未知的部分,不僅僅是給後人留下了疑惑,也是爲這段歷史增添了一絲神祕的色彩。

  先說姜尚生活的時代吧,商朝後期,紂王在位,爲一絕美的女子所迷,社會不安,混亂不堪。但正是這樣的亂世,才得以讓這個垂垂老矣的英雄施展他的才華。儘管他大展身手的時候,已經是八十歲的高齡。試問這樣的年齡,還有誰有這樣的魄力去闖?

  一般人都沒有,所以他的歷史才顯得愈加傳奇。據說,他長壽的祕訣就在於——垂釣。當然,這個還有待考證。

  但是這個八十歲高齡的老人,在亂世之中,離開了出生地,來到了陝西——周部落,他未來的主家所在之地。他爲什麼會離開呢?是因爲見到了明主。這裏我們就要講到當時周部落的領導人,姬昌。是姬昌把姜尚帶回了周部落,纔有了後來八百多年輝煌的周朝。

  在我們熟知的故事“姜太公釣魚”發生之前,姜尚其實也在紂王的手底下做過一段時間。但我們也知道,沉迷美色的君主是個不學無術的浪蕩子弟,姜尚提出的意見在君主的眼裏就跟風一樣,吹過就沒有了。姜尚無奈,只能回去繼續等待他的明君。

  接着就是遇到姬昌的故事,看過電視劇我們都知道,他占卜很厲害,也正是因爲占卜,他才遇到了姜尚。遇到姜尚的時候,他只是覺得,這個老人的確是個人才,應該尊他爲太師。

  只不過,那時候姬昌沒有想要把君主幹掉自己上位的心,他還是對這個君主抱有一絲期望的。然而,不久之後,他卻因爲小人而被囚禁了起來。“昔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說的就是這段時光,姬昌被關在暗無天日的牢籠裏,每日只能透過高高的牆上露出的一點點光芒在地上推演八卦。

  這段時間過後,姬昌斷絕了覺得皇帝還有救的心思,《史記》記載:“周西伯昌王之脫羑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然後姜尚以一個謀臣的身份,爲姬昌出謀劃策,最終,在這亂世之中,綻放了他自己的光芒,也爲這黑暗的時日,帶來了一絲光明。爲了等待這個明主,他等了幾十年,雖然這段日子很漫長,他卻從不後悔。

  參考書目:《謀臣傳》《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