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都挺好》已经收官,这部剧在播出期间,仅有四天未上热搜,截至3月21日,开播后短短21天里,一共上过81次热搜,可见该剧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力。

一贯爱用数据看八卦的我们,这次将目光投向了热议《都挺好》的网友,我们想知道当人们讨论《都挺好》的时候,他们在说什么,男性观众与女性关注看待剧中人物是否有不同,以及对于这部“亲子关系剧”,父母与我们关注的点是否大有不同。

《都挺好》收视超《欢乐颂》

苏大强再婚创高峰

《都挺好》3月1日起在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以及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播出。根据CMS-55的收视率显示来看,在江苏卫视播出的《都挺好》收视率在播出前期表现平平,到3月11日后才稳定在1%以上。

为了更好地说明《都挺好》收视情况,我们与《都挺好》的出版方的另一部口碑剧《欢乐颂1》进行了对比,因为《都挺好》中的苏明玉被称为“另世樊胜美”(指两者虽不在一部剧,但身世极其相似)。我们通过比较两者在同一卫视播放时的收视率可以看出,同样都是“正午阳光”出品,同样都是“都市剧”,同样牵扯到“重男轻女”问题,在收视率上《都挺好》在前期收视不如《欢乐颂1》,但很快出现反超。

我们又对比了两剧播放到同一集数时收视率破1%的次数也发现,《都挺好》收视率破1%的次数占已播剧集的57.14%,超过了已播剧集的一半。而此时《欢乐颂1》剧集破1%的占比仅为33.33%。由此可见跟《欢乐颂1》相比,《都挺好》更受观众们的关注。

到底哪些剧情的推进让大家对《都挺好》的关注度如此之高呢?

从微博的官方热度来看,《都挺好》在3月1日因首播出现了第一个热度高峰,而3月12日因苏家小女儿明玉被二哥苏明成打再次达到高峰,引起网友对男人打女人这种恶劣行为进行讨论。3月17日,在《都挺好》热度已经稍显下降时,突然出现了对苏家如果有个微信群会怎样的讨论,网友根据已经播放的剧集总结了剧集中每个人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模仿,惟妙惟肖地重演了一出苏家争论大戏,“小作精”苏父的自私,大儿子苏明哲的“舍小家为大家”,二儿子苏明成的“窝里横”和小妹苏明玉因受不到关爱过早的独立和对亲情的淡漠。苏父想要跟保姆结婚更是将此剧推向最高潮……

男女说都挺好 态度大不同

我们对热搜进行了词频分析,可以发现明玉上热搜的次数最多,而明玉本身也是最受热议的角色,在她身上,受不到家庭关爱的女生透过她看到了自己,甚至于说羡慕着她。羡慕着一个脱离了原生家庭并获得自我成功的女性,而很多没能脱离的女性仍像樊胜美那样被称为“扶弟魔”“扶哥魔”。正是明玉身上的矛盾点让这部剧显得更加鲜活,女性在家庭中的矛盾地位引起网友大范围的讨论。

其实,对于苏明玉、苏明成、苏大强几个角色,不仅仅是女同胞们“心疼明玉,打死苏家男”,男同胞们也一样。我们抓取了微博上3月1日至今以“角色名+觉得”为关键词的五千余条数据,提取出在提到角色时,男性、女性最深刻的十个印象关键词。

有意思的是男女对苏明成的态度出现很大不同,女性用户对苏明成的情感更负面、更激烈,男性虽然也认为他可恨,但也有一部分觉得“虽然活该,但还是有些可怜”,还羡慕他与妻子朱丽此前的甜蜜日常。

对大哥苏明哲,男性更关注他的死要面子、道貌岸然,认为他过于迂腐、无脑,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就他对妻儿的“道德绑架”表示控诉。

男性更心疼明玉,认为她孝顺,面对家庭时流露出一丝软弱。女性则表示这个角色十分真实,受尽了委屈,但依然优秀,欣赏她的独立、善良。

男性与女性达成统一的是,都认为苏大强“太作、气人、自私、讨厌”。

微博上尽是“苏家男人都得死”的呼喊,《都挺好》作为一部家庭伦理剧,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视线。或许年轻人都不怎么喜欢“苏大强”这样的长辈,那么对于本应该是目标受众的中老年群体们,他们是否喜欢这部剧?又怎么看待“苏大强”这位同龄人?

长辈们也爱看 他们看到了自己

我们通过“都挺好+爸妈”“角色名+爸妈”等多组关键词,抓取了从3月1日开播至今,微博上三千余条提及数据,进行筛选分析。

《都挺好》中映射出的家庭纠纷、重男轻女,自开播以来就是网友热议的焦点。苏家父子三人的表现,的确令人愤怒,但是这部剧更现实的地方在于,几乎每个人身边都能找到相似的例子。苏大强可能是你爸爸,你姥爷;苏明成可能是你哥、叔叔、舅舅;而苏明玉,或许是你,或许是你妈,或许是你小姨……

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网友们在抒发看剧引起的共鸣的同时,也提到了自身的遭遇。有36%的网友表示父母对自己很好,不像剧中的家人,为此感到庆幸;也有25%的网友表示自己家庭就如同苏家一般,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内心十分痛苦。但让我们惊讶的是,有28%的网友提到了自己的父母:“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更严重,我妈就是翻版的苏明玉……”更有甚者,爸妈因为“剧里苏爸爸的性格更像我爷爷还是我姥爷吵起来了”。

与80、90后多是独生子女不同,父母那一辈,多是有兄弟姐妹的。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又有多少女子为了家中弟弟、哥哥,放弃了学业,早早成家?对于父母而言,“我们受过的苦,所以不想让你们再承受”。许多长辈的想法并不是我们预想的那么封建落后,甚至更加开放、平等。

你是否也好奇,父母看剧的时候都在想什么?有意思的是,其实爸爸妈妈们,也和你站在一边:47%的父母也支持“苏家男人太坏”这一观点,边看边骂,骂完继续看,看完再骂……嘴里说着“太气人了”,扭头再看三集。还有些父母则拼命否认“我们不是,我们没有,别瞎说”,认为天底下哪里会有父母这么对自己孩子。

这些爸爸妈妈们,和儿女一起追剧,讨论剧情津津有味。但有些家庭的氛围就没那么和谐了。也有8%的网友提到,他们父母在追剧时,认为这样重男轻女的情况很普遍,“妹妹给哥哥洗衣服不是应该的么?”

父母最爱讨论苏大强 其次是石天冬

姚晨的演技、郭京飞的“保命大法”,是年轻人讨论较多的话题。与我们不同的是,当父母的,还是喜欢从父母的角度入手。虽然喊着“苏家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但在相关人物里,长辈们还是提到苏爸爸苏大强的最多,爸妈们也会吐槽“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不能学他”。其次是杨祐宁饰演的小饭馆老板石天冬,深受妈妈辈的喜欢,甚至超过了郭京飞、姚晨。

从高频词看,“重男轻女”“原生家庭”是大家与父母一起讨论最多的内容。尽管批判“苏家人”的偏心、自私“讨厌、恶心、可怕、气人”,但这一声“心疼”,到底是说给苏明玉,还是给更多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被旧思想所困的家庭呢?

剧中人的喜怒哀乐,也牵动着剧外人的心。好笑的是,这部被爹妈们称呼为“都很好、点都好、挺好的、都还行、挺好的吧”,仿佛永远记不清名字的电视剧,却成为了两代人联系的桥梁。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涂鸦,有人携手画出一幅美丽的画,也有人历经风雨,终于擦去污渍,从头再来。“重男轻女”的思想,会有一天彻底消失吗?我们或许还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但至少,父母在改变,我们在改变,未来在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