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宜賓曾召開一次較大規模的城市項目推介會。其中提到的多個項目,包括三江口CBD項目、高鐵站前廣場項目等都已落定。而在臨港,此前規劃的4大片區目前已經有部分“到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鐵投的國際會議中心項目、華潤的382畝整體打造項目以及麗雅打造的掛弓山項目等等。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憂,眼見同期推出的項目都已部分落成,但也有項目遲遲沒有消息,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支待上市的“潛力股”——臨港濱江片區。

規劃階段一

三段式

國際會議中心+大廠記憶

2017年8月,臨港濱江片區(當時叫“宜賓臨港濱江休閒區”)跟大家見面。當時它的指標顯示:片區總面積約2759畝,其中居住用地共有12宗,共計1205畝,預計推出200萬方左右的住房。擬打造宜賓國際會議中心、甲級商務辦公、濱江文創街區、大廠記憶文博中心等。

沒過兩天,《宜賓日報》微信公衆號發文解讀了濱江片區的規劃。其中提到,濱江片區分爲3個部分,分別是:

圖源:《宜賓日報》微信公衆號

長江第一灣:國際會議中心部分佔地面積約210畝,包含國際會議中心、五星級酒店、產權式酒店及寫字樓等。配套住宅開發部分佔地面積約299畝,容積率2.5。

圖源:《宜賓日報》微信公衆號

大廠記憶:將搬遷後的老廠區打造爲類似北京798和成都東郊記憶的區域。

圖源:《宜賓日報》微信公衆號

臨港之窗:此區域商業住宅居多,主要也是展示宜賓城市形象。

階段二

鐵投入駐

臨港二醫院“冒頭”?

如果說2017年是初見,那麼2018年就有了實質性動作:

2018年3月,鐵投拿下國際會議中心地塊,宣告了濱江片區“首戰告捷”。但,也僅止於此。

2018年6月,鐵投拿地後不久,根據《宜賓晚報》的相關報道顯示,臨港濱江片區的規劃似乎又有了小變動。

截圖自:《宜賓晚報》

現階段,臨港濱江片區的規劃依舊分爲3個部分,但內部的建築內容有了變化:

長江大橋以西(799片區):位於南岸三江口對岸,爲與三江口形成呼應,以公共建築的外觀和功能爲主,主要建設國際會議中心、商業、商務以及居住建築;

長江橋至鹽坪壩長江橋(電廠、長包、天原片區):以居住功能爲主,同時建設相關居住配套的學校、醫院、商業等功能;

鹽坪壩長江大橋兩側:爲遠期發展區域,目前規劃爲居住用地。

結合這個說明,不難發現此時關於濱江新區的規劃已經有了一個小調整。主要表現在原來的“大廠記憶”已經不再被強調了,而是主攻居住區域。

很快,第二次小規模調整又來了——2018年11月左右,799一片曾就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國際醫院項目進行審批公示。而建築地點顯示,這個國際醫院正好是在“原799廠區與生活區域”內部。

無獨有偶的是,在隨後的臨港宣傳片中,國際會議中心附近的外觀也產生了變化。對比如下圖——

799一帶規劃對比(僅供參考)

只是,個人認爲,隨後就沒有關於臨港二醫院的相關消息了,所以這個醫院能否落實,還需要一點時間觀察。

階段三

“待招商”式調規

有望招入2-3個大型開發商

從2018年年底開始,臨港濱江片區的情況就鮮少有新消息公佈。有消息說,臨港濱江片區並非停滯不前,而是尚在調整規劃,等待後續招商。

而這一次招商,將是大手筆!業內人士透露說,天原一帶的規劃確定後,應該會招入2-3個大型開發單位進行共同打造。而在諸多開發單位中,沒有拿下岷江新區的藍光以及曾經看過天原板塊的華潤似乎都能被“提名”。

只是,從現在天原片區的現狀來看,地塊的整理還需要費一番功夫,今年能否推出尚是一個未知數。除了天原板塊外,799板塊是否確定將打造國際醫院,目前也沒有比較明確的說法。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臨港濱江片區的建設又回到了“起跑線”上。

不過也是有好消息的——

伴隨着掛弓山隧道和馬鞍路的陸續通車,天原板塊在臨港交通上的地位又要提一提了,所以從基建的推進來看,天原片區的推出還是有提速的可能的。

掛弓山隧道與馬鞍路

【寫在最後】

臨港濱江片區,宜賓會不會有第二個“三江口”?

雖然規劃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畢竟作爲宜賓叫的最響的CBD區域,現在的三江口不僅景觀資源更加優秀,更重要的規劃了超多商務體,比如288米的地標建築。但是從水系的走向來看,臨港濱江區域雖不能看三江,部分地段也有“遠眺”三江的資本,也算是獲得了第二“三江口”的資格。那麼新的問題就來了,誰能“入股”臨港濱江片區呢?

三江房產網聲明:一切標明來源“三江房產網”或注有"三江房產網"LOGO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宜賓三江房產網所有,許可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三江房產網贊同作者觀點。文中部分圖片、表情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馬上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