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快要過去了,我問了很多朋友今年賺錢了沒?

大多數朋友都是賺的,而且賺得五花八門:有賺個屁的,有賺個鎚子的,有賺個毛的,更有甚者賺個妹的,奢侈之極!最恐怖的是賺個鬼的!有的還可以,賺個球!剛才我碰見一美女老闆,問今年投資賺錢了嗎?她望著天空喃喃自語:賺了個鳥!

看吧,只要肯努力,什麼都能賺到!

開個玩笑,今年各個行業的行情都不好這是毋庸置疑的,先來看一張今年的投資回報圖吧。

看完讓人心裡拔涼,不光是股市暴跌、房價下跌,最慘的就是虛擬貨幣,99%的數字貨幣都已經攔腰斬了,作為數字貨幣的大哥,比特幣較之頂峰時候也下跌了超過76%了,更不用說一眾跑路歸零的山寨幣了。

不過,經濟不好的時候有個行業活的挺好。

昨天丁香醫生的那篇文章《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在整個朋友圈鬧得沸沸揚揚,截止目前閱讀量據說已經達到了500萬以上,有近10萬人點了好看。

這是天津的一家公司,說保健不保健,說傳銷也冤枉,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直銷,這是美國的麥格爾和卡斯爾百里從原子彈裂變爆炸中得到的啟發,將幾何倍增的特性應用到營銷流通渠道中,創立一種新型的銷售制度,就是直銷。

前些年直銷搞的很火熱,你如果對直銷不是很熟悉,我提一個名字你就熟悉了,安利。安利一度發展成為中國落地開花的直銷品牌,什麼都賣,而且賣的東西功用是無所不能,一瓶洗滌劑,能洗碗洗盤子,也能洗菜,還能淘米,甚至能直接喝,很多業務推銷員在推銷時候都是直接喝,這也是為什麼這些推銷員到別人家去別人都不給他們端一杯水的原因,不是不禮貌,而是怕他喝了洗滌劑再喝水,過會就開始吐泡泡。

安利直銷火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安利已經從一個直銷品牌演變成為一個常見的網路用語,本來還是一個中性名詞,後來發展為中性動詞,意思類似推銷,最後引申為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動詞意為強烈推薦。

天津權健同樣是這樣一家直銷公司,拿到了國家第39塊直銷牌照,老大叫束昱輝,束昱輝是靠什麼建立起了這麼龐大的帝國的呢?答案就是:賣保健品。

權健的保健品是很牛的,能治百病,至於說是什麼古代的神葯大力丸,那都不是個事,權健的固體飲料號稱能排毒、治療癌症,但是成份上和酸梅湯沒有本質區別;權健的鞋墊也很牛,平時墊在鞋裡能前身健體,夾在腋窩裡能守精固本,心臟病發作了就從鞋裡拿出來放鼻子下聞一聞;權健的衛生巾不僅是什麼分子磁,甚至可以治療男性前列腺疾病……

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這都什麼跟什麼,能治療癌症你咋不上天呢,鞋墊還多功能,我也忍了,但是你告訴我衛生巾能治療男性前列腺疾病,這你讓一個大老爺們怎麼用?他們的業務員更誇張,衛生巾中的吸水珠都敢取出來直接吃,你還敢再噁心點嗎。

這些直銷的產品質量怎麼樣,不是專業人士,我們不予評論,只從感官上發表下看法,但是他們的價格可是不便宜,而且基本不零售,都是要批量買的,買完你還能入股,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是幾萬幾萬的買,買的那些保健品啊,要是不過期,數量都夠留給孫子老了吃了。

就模式上來說,這直銷和傳銷的差別也就是他有實際的產品,另外就是不限制人身自由,這點上更像是南派傳銷,以理服人,不和北派傳銷似的動不動就拘謹毆打,太暴力。

直銷其實還是一個金字塔模型,只有上層的人會賺錢,下層的參與者依然是韭菜。

直銷說白了還是切中了底層勞動人民發家致富的慾望,現在的小縣城裡還經常有那種交錢返現的騙局:投資1000,5天返還1000,還送五斤雞蛋,投資10000,10天返還10000,還送一個炒鍋,就這遊戲,咱們讀者一看就是騙局,還能再明顯嗎?

但是在地方上老年人就會上當,我鄰居家老奶奶就上過這樣的當,有錢,兒子月月給生活費,第一次投了1000,過了5天拿回了本金加盈利共2000,還得了五斤雞蛋,家家說,天天說,興奮地不行.

第二次投了1萬,拿回兩萬。

第三次估清家底,投了10萬。

再也沒能拿回來,人都找不到了。

要喝葯,要上吊,兒子勸他,媽,沒事,權當買了教訓。

這個教訓真不便宜,為什麼老年人會信?銀行工作人員都會過問,老太太還是執著的要匯款,銀行人員沒辦法,只能幫她匯了,這回老實了吧。

為什麼呢?

其實就是兩方面原因,一是在家天天花錢,總想賺錢,給兒女減輕負擔,結果呢?越來越成為負擔,另一個就是現在生活好了,老百姓手裡都有點錢,因為老太太駕馭不了那麼多錢,沒有駕馭這麼大資金的能力。

要我們來看,這騙術也太小兒科了,要是咱,絕不會上當。

真的嗎?

今年幣圈多少人被割韭菜收了智商稅,今年5月份我們圈子裡發生了類似的故事,是一個股權定增項目,即將登陸美股,差不多是今天的公司股權眾籌吧,承諾定增發行之後,三個月之內增值10倍甚至100倍。

例如你投10萬,三個月之後就變成了1000萬。

這種事咱們一聽就知道是騙局,上市是那麼簡單的呢?

A股上市,幾百家優質公司在那抱著材料排隊,更何況是財務審核更加嚴格的美股,我一聽就知道是騙局,攢局的還是圈內德高望重的一個大哥,當時還在人民大會堂辦了路演,還弄了明星演出,主持人還請的CCTV的,這項目還能假?

你覺得假?但是人家項目方真的拿到錢了,超過2000萬,甚至還有把房子抵押貸款的。

然後呢?

沒有然後了。

我們能說這些人傻嗎?裡面投資的拉出來個頂個的都是行業內的精英,不說是翹楚吧,能拿出至少100萬投資的能是一般人嗎?

這些聰明人為什麼突然犯傻?

原因依然是不具備駕馭資金的能力,兜里好容易捂住點錢了,總想著趕緊100萬翻倍成1000萬,或者直接翻倍成1個億才好呢。

哪有可能?

我之前說過我們做不了比我們層次高的人的生意,同樣的,我們也抵禦不住比我們層次高的人設的局。

舉個例子說,現在范冰冰偷稅漏稅名聲壞了,很多中年老男人都在意淫,這公交車免費送我我都不要,其實呢?如果真的是范冰冰站到他面前,說,哥,來親一個,他嘴比誰嘟地都快。

攻城容易守城難。

有很多好的投資我們是做不了的,比如說褚橙。

現在大家看到褚橙賣的火,很羨慕,但是褚時健先生是從8年前就開始種小苗,從澆水施肥,再剪枝嫁接,再經過幾年的培育,才等到了現在的掛果,一顆橙子賣十幾塊,還買不著。

但是,褚橙的創業是從8年前開始的,這是一個周期成本。

我山東有個哥們,家裡是做茅台酒的,他爹有個愛好,就是收藏茅台酒,從10年前他爹就收藏茅台酒,不多,每年就存幾箱在酒窖里,到現在他家能輕鬆拿出來一瓶10年前的茅台酒,現在慢慢的也在往外出。

1971年的茅台酒4.07元一瓶,現在價格?超過10萬一瓶,而且有市無價。

這太久遠,咱們就不談了。

2008年的茅台酒,800元一瓶,現在價格?4850元一瓶。

這也太久遠了。

2015年的新茅台酒,搶了春節促銷券,5000元一箱,現在呢,不光漲價,而且你還買不著,你去一些專櫃買茅台,必須要搭配著紅酒或者煙才賣給你,要不你就買不著。

這就類似一個時間理財容器,在這個容器里不斷的存入新酒而不斷地賣出陳年老酒,就相當於有一個能夠自動增至的理財容器了。

今年整個投資市場很不好,股市跌的那個熊樣,房價也被打壓,公募基金跌破凈值70%面臨清盤的也是一堆,搞得大家都無所適從,這今年的投資盈利計劃告吹了,2019年又要來了,到底該投資什麼標的?

這時候需要有一個安全的可以保本的理財容器。

從今年6月份我開始研究固收類的私募基金,感覺很有意思,所謂固收就是固定收益,主要是指機構間的收益憑證,再直白點就是約定本金和收益的償付與特定標的相關聯的有價證券。

這種產品很有意思,收益率在4.5%-8.0%之間,屬於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而且期限很靈活,7天起投,至少是不會虧本,但是也不會大賺,如果市場行情不好,股市、期貨等都不具備賺錢效應,那麼沒有比機構間的收益憑證這種固收類私募基金更好的投資標的了。

明年的市場經濟依然不被看好,那麼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的時候,將資金投入到這裡面,不敢說高收益,至少本金是不會虧損的,而且會比銀行利息高出好幾倍,甚至比餘額寶還要高出一倍。

經濟下行的熊市裡需要配置固收類的理財容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