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爭端

越南原為中國藩屬國,1885年中法安南之役清廷將其割讓給法國,法國於1892年征服寮國,加上早在1863年即佔領柬埔寨,一併將之納為殖民地,統稱為法屬印度支那。1976年7月2日,越共宣佈南北越統一,更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65年到197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了工程、防空、後勤、築路等部隊近32萬大軍來到越南,幫助越南人民抗美救國,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共有1400多名官兵犧牲在越南的土地上。根據兩國達成的協議,就地安葬這1400名烈士,直到今天。

1974年開始,越南當局在中越邊境不斷製造挑釁事件,僅1978年就入侵中方邊境1100多起。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的半年時間裡,越南在邊境地區侵佔中國領土達160餘處。

1979年2月17日,中國軍隊在中越邊境全線發起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在17天作戰中,突入越南軍隊防禦縱深20-40公里,攻佔了越方4個省的21個縣(市)。3月,中國軍隊全部撤回中國境內。但中越邊境衝突並沒結束。

1981年5月,中方開始收復法卡山、扣林山地區的作戰。

1984年4月,中方開始收復老山地區的作戰。

直到80年代末,中越雙方纔完全罷兵。

中越邊界談判於1993年8月開始,在人類進入千禧年的倒數第二天,中越雙方完成了16輪談判,最終簽訂了《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在所有雙方有爭議的227平方公里土地中,113平方公里劃歸越南,114平方公里劃歸中國。中國主動放棄了廣西和雲南邊境的一部分領土。

領海、島嶼爭端

1、南沙、西沙島礁

越南聲稱對整個西沙和南沙擁有全部主權。

1975年以後,南沙、西沙羣島被越方侵略挑釁,佔領島嶼十多個。1975年9月,面對越軍的挑釁,中國在西沙擊沉南越軍艦「怒濤」號,一舉收復西沙島嶼。

70年代初,當時南越政權就以維護主權名義出兵佔領了南沙羣島中的南威島等6個島礁,1975年南越政權垮臺後,越南不僅迅速接管了南越政權控制的南沙島礁,還變本加厲地擴大軍事佔領。此前,越南曾多次聲明承認中國對南沙的主權,後來竟出爾反爾,引經據典地論證南沙羣島和西沙羣島是越南領土的一部分。

197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收復了西沙羣島。

1988年,越南在赤瓜礁挑起武裝衝突,解放軍自衛還擊,乘機收復了六個島礁。但目前越南仍佔有南沙羣島中的29個島礁,是海洋鄰國中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越南還是唯一一個聲稱對整個南沙羣島擁有主權的國家。在大陸架方面,越南採用自然延伸原則和200海里寬度來劃定其大陸架範圍,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侵入了中國傳統的海疆範圍。

2、北部灣

2000年12月25日,中越兩國代表在北京正式簽署了《中越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協定》、《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在北緯20度以北,中方劃部分海域歸越南;在北緯20度以南,越方讓一片海域給中國。按越南外長阮頤年提供的材料,最終中越各得北部灣面積的46.77%和53.23%。

北部灣是半封閉海灣,北面為中國廣西省,東面是廣東省的雷州半島,東南面是海南島,西側是越南,南面連通中國南海。就是這樣一個被中國三省大面積包圍的一個海灣,卻被越南划走53.23%!歷史學者和地理專家都認為,北部灣的廣西省水域應與越南按東經108度3分18秒劃分。

3、白龍尾島

白龍尾島是中國和越南之間的爭議海域北部灣上的一個小島。

越戰期間,中國把這個小島借給越南海軍所用。之後兩國簽訂協議,以這個島作為兩國的邊界。但根據兩國最新簽訂的協議,兩國邊界會東移往東經108度03分,而這個島亦會正式成為越南的領土。

白龍尾島孤懸於北部灣中心,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北部灣上有兩個白龍尾,其中一個「租借」給越南的白龍尾(京族三島)在廣西,在自衛反擊戰後收回。(北部灣上的白龍尾島在)1955年時有200多人,其中只有3人身份不明,其餘全是當時海南的儋縣人……中間有個廟,廟裡的鐘上鑄著漢字「同治三年」(1877年)。中國駐軍後越南表示理解。後中國從該島撤軍。

1988年4月25日,越南外交部公佈題為「黃沙、長沙羣島和國際法」的文件為這段歷史作了註腳,「越南請中國幫助管理北部灣的白龍尾島,並於1957年收回」。有意思的是,島上廟宇奉祀的是天妃娘娘(即媽祖)和伏波將軍。伏波將軍恰是我國東漢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馬援。中國外交部法律司海洋處相關官員明確指出:「白龍尾島確實屬於越南。」

在7月1日中越《漁業合作協定》生效儀式時,中方漁船一律禁止進入距白龍尾島15海里範圍內的水域。中國海南省政府指示要各地做好棄船上岸的15000漁民的安置工作,因為他們失去了傳統的捕魚區!!!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