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牛津、哈佛……這些世界級的頂尖學術殿堂,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應該是嚴肅的、厚重的,而名校學子,至少也應該是醉心學術兩耳不聞窗外事的。

然而事實往往令人跌碎眼鏡,傳說中的頂級學霸,竟然是這樣的……

每年6月,劍橋學霸們都會上一波熱搜,不是因爲學習,而是因爲“自殺星期天”。6月作爲學期末,忙碌了一學期的學霸們在結束課業之後,會舉辦一系列的狂歡活動。

歷年保留節目便是“劃紙船”。特色之處在於紙船必須自制,而剛剛參加完狂歡趴的學生們大多喝到人畜不分,比賽結果只能是船毀人沉。當然,鑑於康河只有一米多深,大家至少不用擔心這羣學霸的人身安全。

看到劍橋學霸們這樣“花式作死”,隔壁的牛津學霸就不樂意了,裸體照片拍起來。

大家或許會奇怪爲什麼要集體拍攝裸體照片,這其實是一項肇始於1999年的慈善項目,用裸體照片製作日曆,並以此爲噱頭售賣,所獲收入全部用於慈善。

除牛津外,衆多的英國高校學生也參與其中。分別用於不同的慈善項目。

會玩兒的不只有英國學霸,美國學霸也不甘落後,哈佛大學生物學家John Bohannon創辦了一個博士專屬的舞蹈大賽(Dance Your PhD)。

作爲各領域頂端的博士,通常會遇到一些關心自己研究領域的問題,然而對話基本模式可通俗理解爲:“你學什麼啊”——“計算機”——“啊,那你會修電腦嘛”

於是,忍無可忍的博士們,決定用舞蹈來說明自己的研究:快來看我們尬舞啊!!!

描述DNA的生物博士

集體尬舞的數學博士

模仿心臟工作原理的不知道什麼專業的博士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學霸們的業餘生活未免過於豐富。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不僅比你會學習,還比你會玩兒呢?!

抓馬君想說,因爲玩耍也是一種學習啊!

根據學者研究,會玩兒的孩子往往比一般的小孩更有出息。

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波士頓學院心理系研究教授;著名心理學教科書《心理學》第五版的作者彼得·格雷(PETER GRAY)對“玩樂&學習”進行了系列研究,寫作《玩耍精神:會玩的孩子真的有出息》,認爲“玩耍”即“遊戲”是一種另類的學習方式,通過玩耍,可促進小孩的學習能力發展、保證成年後的心理健康。

首先,遊戲能激發人的創造力。

20世紀60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博布·馬金做了一個很有名的實驗——用迷幻劑美斯卡靈測試迷幻藥對創造力的影響。

他挑選了27名來自各行業的普通人,對他們進行了“普度創造力測驗”。然後請他們服下迷幻劑,再重複同樣測驗。實驗表明,在服下迷幻劑之後,這些實驗參與者的創造力大幅提升。

現在,有許多藝術從業者也常常服用迷幻劑甚至是吸食毒品來提高創造力。然而,這個實驗的本質並不是證明迷幻劑在提升創造力的作用。

而是試圖說明,成人已經有了固化的思維模式,很難從事創意工作,但打破這種固有思維之後,創造力便噴涌而出。

在藝術創作中,以藥物來輔助創作是令人不齒的。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令其保持天馬行空的思維纔是正解,而能培養這一能力的,只有遊戲。

不同的遊戲有不同的規則,不同的玩兒法。孩子們在不同的規則世界中穿梭,不斷地打破規則、重建規則。腦力被反覆激盪,最終形成無懼規則的創意思維。

其次,遊戲有助於身體強健。

許多遊戲兼有體育健身的功能,例如孩子們在進行“丟手絹”、“老鷹捉小雞”、“跳房子”等遊戲中,少不了要做出跑、跳、投等動作,這不僅有助於增強身體協調性,還可以幫助身體各器官的生理機能得到鍛鍊和改善,從而達到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爲孩子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再者,遊戲有助於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與抗挫折能力。

有一些遊戲是需要團隊協作的,如“兩人三足”、籃球、足球等等,在這類遊戲中,孩子們相互協作,可培養出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而另一部分遊戲是具有競技色彩的,在遊戲中可培養出競爭意識。遊戲有輸有贏,在其中若給予良好引導,可鍛煉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不過最終,如何以遊戲爲媒介,正確地進行上述教育仍然是一個問題。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從遊戲中自發地學習。也並非所有的遊戲都具有教育意義。

沉迷遊戲荒廢學業、萎靡生活的青少年不在少數。良好的引導與遊戲過程設置尤其重要,這便需要專業人士的介入。

玩耍是兒童早期的工作,建立在想象力上的教育戲劇,或者在戲劇中扮演和“假裝”,很容易創造出一種輕鬆愉悅,同時有教育意義的氛圍。這是一種有創意的教學方法,它在社會遊戲和故事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了孩子的學習。

孩子們參與到戲劇的扮演遊戲之中,背後是專業的引導者在小心呵護遊戲的走向。不同的遊戲或者劇情設置有着不同的教育職能。以恰當的高質量遊戲作爲媒介,以孩子爲核心,爲其建造一個探索世界、培養自我的平臺,正是21世紀新新人類的學習方法。

令其遠離成人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自由玩耍,自己做決定,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衝動,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與他人交涉差異,結交朋友。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從來都只能乖乖聽話的孩子們體會到了自己做主的視角與思維,打破了固有的刻板學習。

讓孩子們學會掌控自己生活、學習獨立生活的前提和手段。這就是遊戲教育的根本意義,也是真正有益的遊戲該有的樣子。

讓你的孩子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認真地玩耍吧,下一個名校學霸就是Ta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