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電影 新喜劇之王 影評】這不是一篇深度分析的影評,我只想簡單談談感受。

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葉秋臣給了三顆星。這是本人春節檔觀影的最後一部,其餘的作品也都看完並寫過了文字。在我心裡的排名,第一自然是已經二刷的《流浪地球》,第二名是笑點中有淚點的《飛馳人生》,接著是最適合賀歲檔的喜劇片《瘋狂的外星人》,然後是稍有瑕疵的《廉政風雲》,接著是這部《新喜劇之王》,最後一名是成龍大哥的《神探蒲松齡》。

雖然放在了倒數第二的位置,但我依舊還是很喜歡星爺導演作品裡面那股諷刺的味道。分數差強人意的原因是感覺製作太過匆忙,部分廣告植入強硬,以及主演王寶強與整部電影的風格不搭調。

一、關於如夢的隱藏結局

在網上看到了一種說法,表示周星馳對如夢的結局做了隱藏式處理,雖然看起來彷彿是一種草根逆襲的奇蹟,但其實那個雨夜裡她已經身亡。佐證的看法也有很多,比如關於「死亡」的音樂出現的時機,後面故事突然變得不合理且匆忙,甚至連王寶強的手機沒有信號也被計算在內。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路上搜索一下,應該可以看到對應的文章。這是一種看法,也是一種個人的解讀,可能性也很強,但葉秋臣第一次觀影時並未意識到。可能是因為賀歲檔的原因,我不願意去相信這是一個死人的悲劇,但偏偏《飛馳人生》和《新喜劇之王》的結局都在這個邊緣試探著。也可能是本來影片已經非常悲情,所以更不願意去給如夢已經如此悲慘的人生再添上一筆更加黑暗的顏色。真的死,和假的生,又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電影中關於這種「真真假假」的表述並不少,比如開場就是如夢認為老人在碰瓷但實際卻被救護車真的抬走,比如描述如夢男朋友說自己會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時那種一下就能戳破的大話謊言但如夢卻深信不疑,還有劇情裏分不清演戲還是真事的種種描寫。

沒看出來,可能只是不願相信。二、關於廣告截至發稿時,《流浪地球》已超過《紅海行動》,躍升中國影史的總票房第二名,目前還在持續增加中。昨天葉秋臣又二刷了這部電影,裡面沒有太過明顯的植入廣告,即便存在也是並不引人厭煩的那種。那個感覺纔像是在看真正的電影,而不是看廣告中的電影。

觀眾只願意為好電影買單這件事,終於鑿下了實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對植入廣告已經見怪不怪了。有了資本的力量,我們才能看到一部作品的完美呈現,所以廣告的加入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想法似乎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以至於不論電視劇裏出現了多麼荒唐的植入,看片看劇時都已經變得麻木了。廣告就像頑固污漬一樣,即便買了VIP這種強效洗衣粉都去不掉,因為有一種形式叫做演員給你做廣告,放在劇情裏,快進還怕會錯過正片。看過《新喜劇之王》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有幾家廣告打得非常明顯。倒不是對電影的整體產生了什麼影響,不過的確影響了觀影的情緒。三、關於王寶強

熟悉葉秋臣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是非常欣賞周星馳先生的。即便是之前其他人喊了多少次「欠你的電影票已還」,我始終認可他的才華。這一次《新喜劇之王》中,諷刺味道一如既往的濃鬱。比如耍大牌的明星,以及掛著演員之名沒有演員之實的數字小姐。這些我們平日裏在熱搜上也不少見,是熟悉的字眼和熟悉的新聞。對比以上,女主鄂靖文的情緒拿捏到位,真切地演出了一個龍套演員追求夢想的心酸,不止是如夢,還有她本人。

這種對比,最是無奈。

因為周星馳自己也是跑龍套出身,這個故事可以說是信手拈來,片中每一個演員的感情表達都很到位,除了王寶強。

這個角色,可能如花來演都會好很多。

這個轉折我沒有惡意,但如果不是他,這部電影真的還可以更好。

我對王寶強沒有偏見,但我想說他真的毀了這部電影。從他男扮女裝的白雪公主出場之前,這部戲的節奏還是非常熟悉的老式港片風格,雖然套路深但至少情真意切。然而他出場之後,瞬間變成了槽點滿滿的爛片。這是我內心真實的感受。至少,在看這部電影時,我是這樣的感受。

我不否認,王寶強有過好作品。但近幾年的口碑卻是急轉直下,除了和馬蓉的離婚案鬧得沸沸揚揚保持熱度之外,優秀的電影和電視劇基本看不到了。當然你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來反駁,那是你的個人喜好不予分辯。但他近幾年一味只出演單純裝瘋賣傻的角色類型,早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第一部時還會說等待突破,第二部時還會說再等等機會,第三部、第四部……下坡路越走越長。

其實《新喜劇之王》講的,不是如夢的故事。是她出場時手裡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

文/葉秋臣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