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與升級:1919-1945,單兵口糧的革新

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阿倫戴爾一直採取國家扶植產業資本的政策,尤其是同軍事相關的企業,更是在歷次《軍事建設法》和《海軍法》的扶植下經常獲得軍方的訂貨。比如說,阿倫戴爾最大的軍工複合體麥克米蘭工業就是最大的受益人,從軍艦(造船分部),到槍炮(軍械分部),到飛機(航空分部),到各種內燃機,渦輪機,機械計算機(機電分部)再到為前述部門提供原材料的冶金分部,都能得到政府的補貼與訂單。同樣從中受益匪淺的還有尼伯班克機械,科瓦涅爾機械造船公司,卡爾斯塔德船廠,科本飛機公司,西姆拉德儀器等一系列涉軍企業(康斯堡武器公司和勞福斯彈藥是國企,直接喫國家撥款)。

而在軍糧方面,情況也大致如此。在1920年時,阿倫戴爾已經成為了歐洲第六大罐頭生產國,其中50%左右用於出口,30%左右由民間消費,剩下的20%則用作軍用口糧和國家應急儲備。而下文的主角「快速行動口糧」,簡稱R口糧就是在這樣的物質條件支持下出現的。1927年,阿倫戴爾國立工業大學卑爾根分校食品工業系接到國防部軍需總局的一份委託:要求開發一種便攜,高熱量高營養,體積緊湊,拆開即食的野戰口糧。研發這種口糧並沒有花去他們太多的時間——事實上試驗版的R口糧就是把現成的肉罐頭,脫水蔬菜,餅乾,果汁粉,鹽糖包,巧克力裝在一個防水紙盒裡,好了,新款野戰口糧就這麼完成了(真夠偷懶啊......)!不用喫這種東西的軍事官僚們對它自然是喜愛有加,而作為食用者參與測試的基層官兵對它的評價就沒那麼好了——「餓不死,喫的下去,不過也就這樣了。」

R口糧從1933年開始大規模配發部隊,每份重810克,內含壓縮餅乾,砂糖或方糖包,鹽包,胡椒粉或辣椒粉,速溶咖啡或茶葉或果汁粉(有橘子/藍莓/葡萄三種口味),以及一份肉,蛋或乳酪罐頭,從1938年開始因為罐頭的開啟方式改為更方便的拉環式,附送的開罐器被取消;1942年按照一線單位的反饋,又加上了膳食纖維補充劑。正如剛才說的,正常人肯定不會覺得這東西能算什麼美味,所以匆匆喫完就算完事了;反過來講除非被包圍了或者一時補給送不上來,也不會有部隊拿它當正經食物連著喫上好幾天——所以其便攜性和便於進食這兩點在軍內不分職務軍銜得到了普遍的讚賞。

R口糧同款茄汁沙丁魚

R口糧一直陪伴了阿倫戴爾陸軍官兵三十年,直到1963年新的基於「濕」罐頭的個人野戰口糧取代了口味和營養單一的R口糧,它才逐漸從陸軍的伙食清單裏消失了。

在R口糧以外,阿倫戴爾陸軍還有一種供十人食用一天,或者一人食用十天的集體口糧,簡稱G口糧,開發這種口糧的初衷是為行軍中或者撤下火線但不在後方的部隊,坦克車組,火炮小組這類往往難以接觸到炊事部隊的單位提供伙食。每份G口糧包括果汁粉或脫水湯粉,黃油,乾酪,麵包,餅乾,包括但不限於鮮肉,內臟,鹹肉,魚類,蛋類,混合魚肉(大名鼎鼎的「魚糕」或曰「北歐斯帕姆」)罐頭,奶片,果汁,蔬菜(有脫水的有罐頭的),香煙,肥皂,砂糖,鹽,胡椒粉,醋,廁紙和凈水藥片。每份G口糧重55千克,分裝在兩個木箱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部隊以外,還配發給駐紮離島的哨所和空軍的重型飛機機組(運輸機/轟炸機/海上巡邏機;此外空軍的空勤人員還有自己的應急口糧,內含巧克力,硬糖,奶片或麥乳精片,速溶咖啡粉和凈水藥片)。G口糧佔據了陸軍近半世紀的野戰口糧主導地位,在80年代初被新款的NG(「Ny Gruppe」,「新集體」)口糧代替後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裡順便說一下阿倫戴爾國防軍採購的罐頭種類。在二戰中,軍需總局向承包商一共採購過六十多種肉罐頭和三十多種蔬菜與水果罐頭,肉罐頭種類包括牛肉,羊肉,豬肉,雞肉,鹹牛肉/豬肉,鮭魚,鱈魚,鯡魚,鯖魚,貝類,頭足類(章魚/墨魚/魷魚)等等;口味則包括煙燻,茄汁,奶油,甜辣,咖喱,黑椒,清燉,鹽烤近十種;蔬果類則包括捲心菜,洋蔥,蕪菁,芥菜泡菜;蘑菇,芹菜,白菜,茄子鮮菜;糖水杏子,桃子,藍莓,草莓,蔓越莓,黑莓,蘋果等水果;除此以外還有乾酪,煉乳,果汁,果醬,餅乾等罐頭。

冷戰中期(70年代)軍需總局採購的黃桃罐頭

這些罐頭在戰後有一些作為剩餘物資在民間市場上出售;因為用料紮實,保質期長,價格相對便宜,很受消費者的喜愛(事實上戰後按照軍用標準生產的罐頭此後一直有一些被作為剩餘產品投放民間市場,國防部和軍需總局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挑戰與探索:1945-1978,冷戰早期的陸軍野戰口糧

除了R口糧和G口糧,還有一些不那麼知名的特殊口糧曾經出現在軍需總局和承包商的實驗室裏,其中最為人所知的當屬由奧斯陸林納食品公司生產的HE(「高能」)口糧。HE口糧開發的初衷是為了快速恢復激烈戰鬥後士兵的體力,此外也準備提供給飛行員,特種部隊這類需要儘可能減輕重量負荷的單位。

HE口糧分為E1,E2,E3三種版本,共同的特徵是高卡路里高糖分。其中E1版本的主要成分為葡萄糖,脫脂奶粉,可可粉,椰子油;E2版本為可可脂,咖啡因,薄荷醇,葡萄糖;E3版本的配方長期不見記載,直到最近幾年纔在TMM公司(該公司在2001年收購了林納食品公司)的檔案庫裏被翻出來,主要成分是植脂末,維生素,咖啡因,麥芽糖,蛋黃粉。三種HE口糧重量都是20克,一人一天3塊,總共60克,用玻璃紙包裹,裝在一個小方罐頭內。相比這一章之後會提到的後輩,HE口糧算是比較失敗的那一個——從1946年開始低速量產,僅僅十年就被新的BS(「混合巧克力」,說白了就是夾心巧克力棒)口糧代替。

1954年,阿倫戴爾加入北約的那一年,國防部成立了軍需總局下屬的軍用食品補給中心(MMFS),統一負責以前由多個部門負責的伙食管理,計劃和研發;同時MMFS下屬數個分部,分別負責研發,採購,監督生產,輸送分發工作。新成立的軍用食品補給中心在1957年接到了自己的任務——開發替換R口糧的新單兵戰鬥口糧。正如前文所說,R口糧在本質上是一種1930年代水平的野戰口糧,熱量攝入量可以滿足需要,然而營養價值和口感就大打折扣。主導開發工作的艾德蒙.倫德維克上校帶領一個二十人團隊,花了三年時間制定並協調了生產新的「個人野戰口糧」,縮寫IFR(「Individuell Feltrasjon」)。新口糧從1962年年初開始投放一線,優先供給駐丹麥的第2機械化師,駐瑞典邊境的第4山地師這兩支靠近可能戰區的部隊。因為IFR口糧的設計理念定位為R口糧的繼承者,所以也被形容為「次世代R口糧」(Rajson R-NG)。從1962年一直到1988年,IFR在26年間一直是阿倫戴爾陸軍最主要的單兵戰鬥口糧。

IFR口糧由三個鐵皮罐頭組成,分別為一罐主菜(代號」H」),一罐主食(代號」B」),和一罐輔食(代號」S」)和一個鋁箔材質附件包,主菜和主食罐頭體積最大,輔食罐頭稍小;全套總重1.27千克。每份IFR都有一組塑料勺子和刀叉,還有一個浸水式無焰加熱器,裝在附件包內。運輸時裝在紙盒中的IFR會以8箱為一組裝進一個大箱子,一般每箱中都有四類不同的主菜方案。和R口糧相比,IFR的主菜品種現在已經增加到了4類12種,而配給每支部隊的IFR各種方案的配比都是計算過的,保證士兵們不會頻繁喫到同一種菜品。IFR的菜單如下:

H3單位中的蘑菇汁牛排罐頭

H1為廣式臘腸炒蛋,清燉羊肉,蒜蓉扇貝;B1為白汁培根義大利麪或辣味肉醬義大利麪;S1為甜餅乾和各2塊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或甘草硬糖。

H2為茄汁香腸,咖喱牛肉,鹽烤鮭魚;B2為鹹肉芥菜炒飯或叉燒蓋飯;S2為黃瓜泡菜和乳酪蛋糕或櫻桃派。

H3為蘑菇汁牛排,海鮮雜燴,鐵板雞排,B3為白麵包,S3為果醬(蘋果/杏子/草莓/藍莓/黑莓/菠蘿/桃子隨機一種)和太妃糖或水果軟糖。

H4為白汁金槍魚,肉丸燉菜,鹹牛肉雜蔬土豆泥;B4為香腸煎蛋三明治或鱈魚漢堡;S4為糖水雜果(杏子/黃桃/橘子)和巧克力蛋糕或提拉米蘇。

IFR的附件包內含鹽包,胡椒粉/辣椒粉包,醋包,糖包,速溶咖啡或速溶茶加果汁粉或湯粉,口香糖,廁紙,防水火柴和40毫升烈酒(格羅格酒/威士忌/阿誇維特酒),以及餐具還有無煙加熱包。

H4單位中的白汁金槍魚,這是某日本博主拍的試喫照

從菜品上看,IFR的多樣性明顯強過R口糧;從口感和營養學角度,IFR也明顯強於R口糧;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它太重了,單份IFR的重量是單份R口糧的157%。好在阿倫戴爾陸軍不用像他們的美國同行那樣背著一堆罐頭,在東南亞烈日與豪雨交替的叢林裏追殺遊擊隊或者被遊擊隊追殺,這讓IFR的評價要好過MCI。在口味方面,IFR的評價大多是正面的——像肉丸燉菜,臘腸炒蛋,咖喱牛肉,以及後期加入的紅燜鯡魚,叉燒蓋飯以及S單位裏的巧克力就很受士兵歡迎。但另外一些就沒有那麼好運了——蘑菇汁牛排被抱怨「為了保質期做的怎麼都嚼不爛」,乳酪蛋糕則被評價「甜膩過頭,可以拿去調咖啡」,這樣的分裂一直持續到IFR退出現役幾十年後,它的繼承者24小時戰鬥口糧身上。

BS口糧,看起來只是一塊普通的巧克力,但裡面其實是「有料」的

BS口糧,也就是新款軍用巧克力是50年代末推出的新產品,同樣由林納食品公司生產。每份BS口糧重70克,外層是加了堅果的牛奶巧克力,內層則是添加了蔓越莓漿,葡萄糖與咖啡因的黑巧克力醬,相比普通的巧克力,能在短時間內提高血糖含量,有助於士兵快速恢復體力,提高興奮度。不過據說BS口糧的味道並不比前輩HR口糧好多少——有人試喫了一份保存了50年的BS口糧,評價就四個字「甜到發膩」。

IFR,BS口糧和繼續服役的G口糧挑過了阿倫戴爾陸軍冷戰早中期野戰伙食的大梁,但到了70年代中後期,士兵們對它們的負面評價開始增多,同時這三種口糧在新技術和新的戰場環境下開始顯得過時,於是,新口糧的研發計劃也呼之欲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