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某二本大學的學生,家裡不富裕,所以在寒暑假的時候去工廠打工,在工廠的時候每當到中午飯點,就會出現一個特別奇觀的現象,你會發現所有的年輕人在規規矩矩的排隊,然後一羣40多歲快50的人,在到處插隊,請問大家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典型的倚老賣老唄,仗著自己老了認為自己很聰明


首先你不得不承認,在沒有對違反規則有嚴格的懲罰措施下,不遵守規則是能佔得利益的。

就拿排隊舉例,如果插隊沒有懲罰措施,那麼插隊必然會比排隊節省時間。

其次,中國傳統文化是尊老愛幼。但是這個文化由於種種原因被應用於崇高的法律之上。同等罪行,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會獲得更輕的處罰。所以這給了許多人的心理依仗。

第三,在過去。每個家庭的當家人會對自己家庭成員負責。管教子女,家庭事務等。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這些問題拋給社會。老人就這樣了,你愛咋咋地,但是如果拘留過程中出現老人健康出現問題,那就鬧起來。我想這給執法也增加了難度。

以上純屬個人判斷,沒有數據證明,也可能不準確。


生活的經歷不同導致的


不是老人變壞,而是壞人變老。


社會道德是一種知識,是需要訓練的。同時也要因時而異的。

四十歲以上的人羣在他(她)們二十歲以下的生活環境中如果上「電梯」不去爭搶就真的上不去了,因為「電梯」太少。「電梯」多了纔有資格去排隊。

而一個人的習慣基本在二十歲左右就會確定下來,之後除非遇到重大變故,不然不會有很大改變。

例如我:小時被教育剩飯菜是一種罪惡,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飽的概念。所謂飽就是要把眼前的事物喫完,不能剩,這很不健康。

那些搶電梯,不排隊的人也很不健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