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如意

  昨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佈會。白皮書指出,民主改革是西藏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西藏從此廢除了黑暗的封建農奴制,建立起全新的社會制度,人民實現了翻身解放,成爲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各項權利得到充分保障。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羅布頓珠表示,民主改革還是西藏社會發展和人權進步的、劃時代的、重大的歷史性事件,也是人類文明發展史和世界人權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巨大進步。

  民主改革讓西藏“換了人間”

  白皮書說,歷史上西藏長期實行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上百萬農奴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境地。舊西藏法律將人分爲三等九級,明確規定人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地位,農奴的人權被領主階級所剝奪。地方政府完全被官家、貴族和寺廟上層僧侶(又稱“三大領主”)所掌控,各級官員由上層僧侶和世俗貴族擔任。三大領主以野蠻、殘酷的刑法維護封建農奴制度,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設置司法機構和法庭,除官府所設監獄外,每一個較大寺廟和貴族都設有監獄或私牢。

  1959年3月28日,西藏結束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廢除了維護封建農奴階級利益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制度,打碎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人奴役人的重重枷鎖,“會說話的工具”徹底獲得了翻身解放,成爲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

  羅布頓珠向記者介紹,民主改革不僅廢除了封建人身依附關係,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而且變農奴主土地所有制爲農民土地所有制,使農奴擁有了自己的生產資料,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伴隨着國家改革開放進程,西藏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逐步與全國同步,西藏各族人民不斷享有日益豐富的現代文明成果。

  生產總值比1959年增長約191倍

  經過60年的奮鬥,西藏農牧業徹底走出了靠天喫飯、靠天養畜的困局,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由1959年的1.28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34.14億元。糧食產量由1959年的18.29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104.9萬噸;糧食單產由1959年的每公頃1370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每公頃5688公斤。現代工業從無到有,不斷髮展壯大。經過60年的發展,西藏已建立起一個包括能源、建材、機械、採礦、輕工、食品加工、民族手工業、藏醫藥等20多個門類的現代工業體系,並告別傳統的生產模式,逐步達到現代化水平。

  白皮書指出,60年來,西藏的經濟總量實現了巨大飛躍。2018年,西藏全區生產總值1477.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59年的1.74億元增長了約191倍。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第一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1959年的73.6%下降到8.8%,第二、三產業比重分別上升到42.5%和48.7%。

  舊西藏沒有一條正規的公路。和平解放後,西藏現代意義上的公路建設開始起步。民主改革後,迅速建設了新藏、滇藏、中尼等幹線公路,青藏、川藏公路也陸續鋪起柏油路面,並建成了拉薩至貢嘎機場的高等級公路。1956年,西藏建成首個簡易機場,現在已建成通航機場5個。2006年,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建成通車,結束了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目前西藏已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鐵路、航空爲主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白皮書介紹,和平解放前,西藏僅有一座125千瓦、僅供少數上層貴族且斷續發電的小水電站。1960年,納金水電站建成發電,拉薩普通市民首次用上了電燈。此後,羊湖、沃卡、查龍、金河、直孔、獅泉河、雪卡、老虎嘴、藏木、多布、果多、覺巴等水電站,羊八井地熱電站,大型併網光伏電站等相繼建成。以水電爲主,油、氣和可再生能源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基本形成。截至2018年底,區內主電網延伸到62個縣(區),供電人口272萬人,其他地區通過小水電、光伏局域網、戶用光伏系統等方式初步實現用電人口全覆蓋。

  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55年

  60年來,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條件全面改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民主改革前,廣大農奴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民主改革後,人民羣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9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0元。

  在教育領域,西藏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雙語教學體系。目前,西藏所有農牧區和部分城鎮小學實行藏語和國家通用語言同步教學,主要課程用藏語授課。中學階段也同時用藏語和國家通用語言授課。2012年起,西藏全面落實15年義務教育免費“三包”政策。2018年,西藏小學淨入學率和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9.5%、99.5%、82.3%和39.2%,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55年。在醫療領域,經過60年的發展,西藏徹底擺脫了醫療衛生落後的局面,基本實現了與全國同步發展,各族人民健康權得到有效保障。

  白皮書指出,西藏文化事業也呈現繁榮局面,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其中,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藏戲、格薩爾和藏醫藥浴法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國家級代表性項目89項、代表性傳承人96名,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460項、代表性傳承人350名。布達拉宮等4個單位列入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91函古籍列入全國珍貴古籍。

  宗教信仰自由 民族平等團結

  經過民主改革,西藏廢除了政教合一制度,實行政教分離,恢復宗教的本來面目。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各種宗教、各個教派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護,實現了真正的宗教和睦。民主改革完成後,西藏保留了寺廟553座,留寺僧尼7000多人,基本滿足了當時信教羣衆宗教生活需要。

  白皮書指出,活佛轉世制度作爲藏傳佛教特有的信仰和傳承方式,得到國家和西藏自治區各級政府的尊重。2007年,國家頒佈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了活佛轉世。1992年,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准了第十七世噶瑪巴活佛的繼任。1995年,中國嚴格按照宗教儀軌和歷史定製,經過金瓶掣籤,報國務院批准,完成了十世班禪轉世靈童尋訪、認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禪的冊立和坐牀。2000年,按照宗教儀軌和歷史定製,完成了第七世熱振活佛的坐牀。2010年,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經金瓶掣籤認定,完成了六世德珠活佛的認定和坐牀。截至2018年,已有91位新轉世活佛按宗教儀軌和歷史定製得到批准認定。

  白皮書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西藏各族人民共同開發西藏高原,共同締造西藏曆史,是中華民族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走符合國情的解決民族問題道路,確立並實施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爲基本內容的民族政策。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西藏人民與全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繫更加緊密,空間分佈上交錯雜居,情感上日益親近。不同民族之間的自由流動、相互通婚成爲常態。今天的西藏,不同民族組成的幸福家庭隨處可見。

  熱點問答

  1 達賴攻擊西藏人權別有用心

  記者: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人權的狀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一些國家和達賴集團總是攻擊西藏的人權。請問西藏的人權狀況如何?西藏是否存在侵犯人權的狀況?

  羅布頓珠: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人權的狀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一些國家和達賴集團總是攻擊西藏的人權。1959年之前,西藏有百萬農奴,在他們的腦海裏幾乎沒有“人權”這個詞和概念,他們沒有意識到還有人權。因爲他們的人權在那個年代、在達賴統治的舊西藏是被封建農奴制的統治徹底剝奪了,起碼的生存權沒了,更談不上發展權了。那個年代確實是非常黑暗、非常殘酷的社會。我們百萬農奴只是一個“會說話的工具”,封建農奴統治把人分成三等九級,最上面命貴如金子,最下等的命賤如草繩,在法律面前沒有什麼平等可言,他們可以隨意把農奴變賣、交易,甚至隨意進行屠殺、隨意投入監獄,隨意可以剝皮、抽筋、挖眼,這在白皮書裏都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會有人權,根本談不上人權。所以達賴攻擊我們現在的人權,完全是別有用心的,他踐踏人權,就沒有權力、沒有資格,不配談論人權。

  2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效果明顯

  記者:能否具體談談西藏醫療事業60年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任京東:在舊西藏僅有規模極小的官辦醫療機構,從業人員不到百人。更重要的是,這些有限的醫療機構也主要爲達官、貴族和上層僧侶服務,廣大勞動人民有病得不到醫治。經過60年的發展,西藏徹底擺脫了醫療衛生落後的局面,基本實現了與全國同步發展,醫療服務、婦幼保健、藏醫藏藥、疾病防控等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原有的嚴重危害羣衆健康的全區性傳染疾病基本得到控制,各類傳染病、地方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自治區級、市地級醫院和71個縣級醫院陸續得到改擴建,覆蓋城鄉的自治區、市(地)、縣、鄉四級醫療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我特別要強調的是,在黨中央的特殊關懷下,近幾年實施了醫療人才的“組團式”援藏工作,集結了全國知名的三甲醫院,比如協和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大醫院包括17個援藏省市來支援自治區的人民醫院和7個地市人民醫院,助推西藏醫療事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一系列事實充分說明,西藏各族人民的健康權得到了有效保障。

  3 西藏仍是世界環境最好地區之一

  記者:近幾年來,西藏的交通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問新鐵路、新公路這類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對西藏生態環境有沒有影響?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羅傑:目前西藏已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鐵路、航空爲主體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公路通車裏程達到9.78萬公里,建成了青藏鐵路、拉日鐵路,拉林鐵路已進入鋪軌階段,建成通航機場5個,目前已經開通國內國際航線92條。

  不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資源開發,西藏自治區按照中央的要求,始終把生態安全作爲底線,保護環境是第一要求。我們在建設重大工程項目過程中,始終做到“三同時”,即防治污染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有力確保了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青藏鐵路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重大工程,是一個重環保、重保護的典型工程範例。

  另外,西藏高原地處地球第三極核心區,保護好西藏高原生態環境,對於保障全球生態平衡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多年來,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始終把保護高原生態環境作爲頭等大事。在這方面,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區面積不斷擴大,自治區生物多樣性持續恢復。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2.14%,全區藏羚羊由20世紀90年代的6萬餘隻恢復到目前的20萬餘隻,藏野驢由5萬多頭恢復到8萬多頭。

  目前,西藏高原各類生態系統結構整體穩定,生態質量穩定向好,水、氣、聲、土壤、輻射及生態環境質量均保持在良好狀態,西藏仍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