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做親子鑒定是為了證明你爸是你爸、哪個是你媽。 但其實現在越來越多地區需要親子鑒定報告給孩子上戶口,攜帶親屬出國需要證明親子關係,大小災害事故遇難者身份確認也需要。

當然,發現養了 n 年的小孩長得越來越像隔壁老王;被逼奉子成婚前先看看胎兒是不是自己的;突然有人上門認祖歸宗……這些鑒定理由,也並不比電視劇裏出現得少。

「親子鑒定」的概念古已有之,滴血認親的故事流傳很廣,「血相溶者即為親」的觀念盛行一時。以現代科學分析的角度看,這種親子鑒定的方法只會製造親緣關係的「冤假錯案」。隨著科學的發展,親子鑒定的手段越來越多,結果也越來越準確。

親子鑒定的原理

判定親生關係的理論依據是孟德爾遺傳的分離律。按照這一規律,在配子細胞形成時,成對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分別進入各自的配子細胞。精、卵細胞受精形成子代,孩子的兩個基因組一個來自母親,一個來自父親,因此同對的等位基因也就是一個來自母親,一個來自父親。鑒定結果如果符合該規律,則不排除親生關係,若不符合,則排除親生關係(變異情況除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