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政策 李应元:反对进口废五金

 

 

〔记者陈炳宏/台北报导〕新任环保署长李应元今天首次与主管开会,会后与媒体餐叙时表示,基于追求国人健康,日后环保政策中将完全反对废五金进口再利用的作法,台湾的经济水准已经脱离过去拆废五金赚钱的贫穷年代,且拆解废五金日后所付出的高价环境回复成本,也未必享受到好处,应该认真思考环保与经济发展如何取得平衡点。

环1.jpg

新任环保署长李应元(右一),中午与媒体餐叙时表示,完全反对进口废五金牟利的短视近利做法,中间为副署长詹顺贵。(记者陈炳宏摄)

李应元也表示,环保署的目标是要达到零废弃物,欧洲荷兰、丹麦已经有些城市达到零废弃物的境界,就是厂商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开始,就仔细构想产品的结局,如何成为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也就是所谓的「摇篮到摇篮(cradle to cradle)」概念。

李应元举例说,当A工厂原料制成产品时会产生一些下脚料(加工过程中作为残余分离的废料),可能就可以成为B公司生产的原料,但B公司生产还是会有下脚料,再成为其他公司的原料,最后都用完后就还是会有残余渣,有些国家就强制规定铺路得要使用这些残渣,让它有去处,这样的概念就可达到零废弃物的目标。

李应元说,如何让资源可以循环再利用?有些建商盖房子时就采模组化结构,之后就可再利用,例如钢筋就是一例,拆下来可以再利用,这就是循环再利用的观念。

李应元强调,关于电子产品部分,过去台湾经济落后,人民吃不饱的贫穷年代,得要从国外进口废五金,拆卸后变卖其中可用零件赚取利润,借此提供工作机会,来养活家庭,环保代价太高了。

李应元说,自己就任环保署长前,曾到过去拆卸废船、废五金的高雄二仁溪参观,当初拆卸完的废弃物就地掩埋,至今政府花了20亿却还没清除完毕,据当时估算,进口废五金拆卸所赚的钱,大概是台币19亿5千万,一进一出之间,这到底是不是划算?

李应元举国内高科技厂如台积电、广达等为例,提供很多工作机会,至于其产品最后要回收,则用辅导或鼓励专业回收厂来分门别类处理,可以用的再使用,逐步处理。

李应元也指出,先前传出美国有些电子废弃物流窜到台湾、香港、中国等亚洲各国,这样就很糟糕也不合理,届时会与美国环保人士合作,处理这些走私废弃物,甚至如果不肖厂商又再以回收这些走私物,如面板再赚取补偿金,也要设法遏止。

李应元强调,从环保角度、产业政策、发展创新经济角度上,进口废五金都不应该是台湾的选项。

 

 

资料来源: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05717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