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夫人游春圖》里,一共有八騎九人,最靠右的著男裝的第一人,就是虢國夫人!

用排除法,就不難找出究竟哪個是虢國夫人。

首先,這個小姑娘絕對不可能是虢國夫人。

剩下的八個人中,只有四個人的馬胸前戴了踢胸——馬戴踢胸說明主人的身份高貴。所以馬不戴踢胸的那四個人就不可能是虢國夫人。

在馬戴踢胸的四匹馬里,有兩匹馬的馬鬃被梳成三花——這是身份更高貴的標誌。所以,虢國夫人肯定在這兩人之中。

而這位抱著孩子的婦女,絕對不可能是虢國夫人,因為古代貴族出遊不可能自己抱著孩子——這位很可能是孩子的保姆,她抱著的是虢國夫人的女兒。

所以,剩下的這位身著男裝的騎者,肯定就是虢國夫人了!

除了以上分析,還有幾個理由:

一,「他」被作者畫在第一位,顯然是為了凸顯「他」的地位,生活中貴族不會騎在最前面,但在藝術作品中,為了凸顯身份,「他」被安排在最前。

二,虢國夫人本來就是女扮男裝的愛好者;

三,作者對這個人物下的功夫最大,也最精細;

四,「他」的罩泥——馬鞍下的墊子,比其他人的更長。

五,在「他」的帽子下,隱約可見髮髻的根部,和其他男騎者的髮根細節有明顯的不同。

不過,由於當時畫家只能遠遠地看著進行寫生,所以畫中的人物看上去面目都有些雷同,似乎是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讓我們無法清晰地看到虢國夫人的長相——究竟是不是如傳說中的美貌,這也是這幅畫作留給我們的遺憾。


《虢國夫人游春圖》出自唐玄宗時期的宮廷畫師張萱之手,《宣和畫譜》中歸入張萱名下的畫作,還有《虢國夫人游春圖》《虢國夫人夜遊圖》《虢國夫人踏青圖》……不過這些皆已不存,現在能看到的《虢國夫人游春圖》還是宋代摹本,金章宗完顏璟認為是宋徽宗臨摹的,但這個判斷應該不準,應該不是出自皇帝之手。

至於《虢國夫人游春圖》上究竟哪位是虢國夫人,這是一個千古疑案,如果他另外幾幅虢國夫人的畫還能存世,估計就不是謎團了,不過歷史就如此。

全畫共九人八馬,前三,中二,後四,可以先給他從前往後依次排個號:

究竟哪位是虢國夫人?需要一一分析,首先可以用排除法將不可能的人挑出來。

3號和9號裝束完全一致,還是男裝,分列在女性騎手兩邊,9號甚至都沒個正臉,所以這兩位肯定是扈從侍衛。

2號和6號都身著紅衣,頭髮沒有盤在頭頂,而是梳成兩個圓環垂在耳邊。在當時這種髮型就叫「丫鬟」,這也就是他們的身份。

7號和8號共騎一匹馬,7號是個女童,8號髮髻高貴,年齡偏大,衣飾樸素,一手執韁,一手護住懷中的幼女,而且他們的馬是「三鬃」御馬,在唐代,「三鬃」御馬只有尊貴的人才能享用,昭陵六駿就都是「三鬃」的。有的說法認為8號就是虢國夫人,但從其臉上謹慎的表情及樸素的衣著來看,她應該只是一位高級保姆,尊貴的御馬是給那位女童享用的。

5號和4號是兩位貴婦,梳著墜馬髻,是唐朝上流社會貴婦間流行的髮式。歷史上,主流說法就認為這兩位就是虢國夫人和他的姊妹(要麼是韓國夫人,要麼是秦國夫人),但從畫面位置來看,顯然5號要更重要,4號被擋了一些不說,還在側臉詢問,顯然是處於次要位置。而且仔細觀察,2、4、6號這些年輕女性都塗抹了一層白粉,而5號則是素麵朝天,歷史上,虢國夫人是大唐的素顏女神,別人進宮都精心裝扮,唯有她怕脂粉遮掩了自己的天香國色,都不飾粉妝。有詩為證: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張祜《集靈台·其二》

所以一般認為,5號就是虢國夫人本人。

等等,還有一位1號呢?是了,爭議就在這裡了。1號位於畫面最前面,頭戴黑色襆頭,身穿蝦青色圓領袍衫的那位。雖然身穿男裝,但是面相嬌媚沒有鬍鬚,細眉紅唇,透過沙質的襆頭,可見額頭的髮際線很低還呈現出波浪形,鬢角是一縷長長的髮絲。這位極有可能是個女扮男裝的尊貴之人。而且唐朝女性就是很強大,喜好女扮男裝,虢國夫人心血來潮,出遊時身著男裝也不足為怪。而且這位騎的是「三鬃」御馬,畫面上騎著「三鬃馬」的,也只有1號和7號那個小女孩。可見這兩個人的身份要更重要。再仔細觀察,還有一些細節,1號的馬鞍裝飾是最華麗的,各種錦繡圖案,其他馬匹都被他比下去了,而且1號也是手卷打開最先看到的人物,而且在畫面中,也只有他的馬沒有與其他人交錯在一起,這是不是也在暗示他的地位最高呢?

兩種說法,證據看似都很充分,但究竟哪一位才是真正的虢國夫人,諸位見仁見智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