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天生不是一個領導者,他沒有喬峰的氣概,沒有任我行的謀略,沒有陳近南的威懾力,甚至比趙敏黃蓉的領導力多有不如!最多就是和陳家洛一樣的水準!

教主陽頂天的失蹤,讓教內「陰謀論」四起!五散人懷疑是「光明左使」楊逍對教主做了手腳,導致楊逍和五散人互不服氣,楊逍總算還是有一定大局觀的人,雖然他平息不了教內的對他的不服氣,但他不能殺了他們,這樣教內矛盾將會更加尖銳化!

「光明右使」范遙一方面受於情傷,心愛的黛綺絲破教而出跟隨韓千葉讓他難以接受,另一方面想去尋找教主下落,就選擇離開遠赴西域!

金毛獅王謝遜因為成昆的陷害導致在江湖上掀起腥風血雨,為明教結下無數仇敵!

白眉鷹王看到教中紛爭,無能為力,最終獨立門戶,創立「天鷹教」!這也讓明教勢力更加受影響,這一切的緣由就是陽頂天的失蹤,讓明教四分五裂,大好的局面一去不復返!

明教不乏有才能之人,像楊逍,像范遙,像白眉鷹王,像金毛獅王,都是具有領導力的人才,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各自為政,每個人性格都是古怪,都我行我素,沒有一個人能夠讓其他人服氣!這種服氣是領導層面,更是武功層面!陽頂天就是武功出眾,壓制了他們的草莽之氣,讓他們臣服!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讓明教差一點兒灰飛煙滅,這種境況讓明教高層深感後悔,他們嘴上不承認,但心裡都是愧疚!而張無忌的從天而降讓化解了他們的危機,讓他們深深感激!而處於四分五裂的明教早已厭倦了教內的動蕩不安,他們太需要一個教主,太需要一個核心!所以,張無忌被推上教主之位。

而他被推上教主之位,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解救了處於生死邊緣的明教,讓明教高層感激不盡,另一方面就是他的武功出眾,讓教里眾高手不得不服!

張無忌作為新晉教主,他一切以和為貴,他平息了教內紛爭,然後想化解明教與「六大門派」之間的恩怨!所以,他定的目標是一是化解武林恩怨,二是組織一切力量抗元,三是迎接謝遜!

但是張無忌很幸運,他遇到趙敏,趙敏與六大門派為敵,一舉擒獲六大門派的首領,給張無忌提供一個化解恩怨的絕佳機會,他在大都六和塔施展「乾坤大挪移」解救六大門派首領,所以後來六大門派都承他的情,唯獨峨眉滅絕師太!

而在抗擊暴元的過程中,完全沒有他的事兒,誰讓朱元璋,徐達,常遇春都在他的手下呢!

而後,在解救金毛獅王謝遜的過程中,又有楊逍和范遙一手出主意,讓張無忌基本沒有花費太多的心思!

所以,張無忌的存在對於明教而言,是化解了他們各自為政的矛盾,讓明教有了凝聚力,而他真正的領導才能並不突出,他不如楊逍和范遙,更不如朱元璋!只不過他的部下太優秀,都成功的完成了他制訂的目標,讓他這個教主能夠高枕無憂!

其實張無忌這個教主當著是最不安全的!

張無忌是個仁慈寬容之人,謙謙君子,這樣的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他都不能夠做好一個領導者!他不會爾虞我詐,他不會謀略,只不過武功非常高強!就像現在的公司,光靠技術過硬就位居公司最高領導人,這並不合理!

相反,對他而言,這個教主本應該不穩,而且最危險,指不定哪天朱元璋就把他給滅了還不知道為什麼!所以他身邊必須要有趙敏這樣的人物,懂謀略,懂心理,會算計,才能助他一臂之力!

張無忌做教主其實不夠稱職,他逃離不了感情的牽絆,周芷若和趙敏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他帶來困惑,他不夠狠,壓根就是被兩個女人玩弄在股掌之間,他沒有辦法應對!所以,張無忌把兒女情長看的太重,註定難成大事!

當然,金庸也知道他的性格做不了永遠的領導者,就最終讓他和趙敏一起遠走高飛,遠離紛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岳老三,歡迎關注!


首先你要明白,張無忌當上教主本身,就已經是對明教一個很重要的貢獻了。

在張無忌之前,明教的各個派系,光明左右,四法王,五散人,五行旗,為了爭奪教主這個位置也是戰鬥不休。本來明教的勢力,可能比中原各門派加起來還強,但是教主之爭導致的分裂,則使得明教反而受到中原門派的入侵。

明教分裂的根本原因,還是陽頂天去世的時候沒有留下遺詔,而且原本的教主信物也丟失,繼承失序,沒有人有足夠的合法性登上教主之位。再加上明教各派力量相對均衡。這樣下去,明教要麼徹底分裂成數個教派,要麼就是有一派消滅其他派。無論怎麼樣這都是明教巨大的損失。

而張無忌之當上教主,簡直是最完美不過的選擇。他是謝遜的義子,而謝遜則是新發現的陽頂天遺書里指定的教主,而且他還是殷天正的外孫;他曾在光明頂上救整個明教於危難中,人人皆知其大功;他自己武功天下第一,無人敢挑戰。選他當教主,哪一個派別都心服口服。明教自此重新團結起來。

可以說,張無忌是明教從分裂走向團結的最大功臣。

然後我們再來看他當上教主之後的功績。和他教主本職有關的大概有:救出六大派,和中原各派徹底停戰;送回小昭,找回明教教主信物的同時還彌補了和波斯總教的關係;蝴蝶谷大會,奠定了反元大業的總綱領。哪一項單拎出來,都是不小的功勞啊!

因此我看張無忌這教主當的是挺合格的。

什麼?你覺得張無忌不夠強勢?好像總在外邊晃蕩不幹正事?拜託,他有什麼正事可以干啊!他當教主的時候才20出頭,又是空降教主寶座,哪有自己的班底啊!他雖然是教主,但明教的勢力還是被楊逍、殷天正等人把持著,他總不能直接去指揮明教教眾吧!在教主寶座上,好好當好整個明教團結一致的象徵,就是他能做到的事情了!至於指揮整個明教?那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認為沒有絕對的稱職,也沒有絕對的不稱職,有好的也有壞的。

先看稱職的方面:

排難解紛當六強,不僅擊退六大派保護了光明頂,而且樹立了自己的威信。

他的存在,使明教長期的內亂消弭。所謂政治,能讓派系消失,萬眾一心,就是大成功。

依靠萬安寺救出六大派、馳援武當解危難,讓明教和六大派的矛盾化解大半。

在蝴蝶谷誓師起義,發動了反元浪潮。

針對成昆的陰謀,不斷挫敗之,並在少林寺屠獅大會後,一舉融匯了武林各派和明教的力量。

將《武穆遺書》兵法給了徐達,培養了明教未來的軍事統帥。

他團結內部、鞏固外交、結合各種勢力,為明教的反元大業奠定基礎。

在這些上來看,他很優秀,很稱職。

再來看他不稱職的地方:

與其說他優柔寡斷,倒不如說他是軟弱無能,做事不夠武斷,手底下老將,自己的外公——白眉鷹王,就是因他而死。

在感情面前,他搖擺不定,個個都愛,個個又都不想傷害,殊不知,恰恰適得其反,招致惡果,芷若恨他,小昭離開他,蛛兒也險些被殺……

另外,他身處高位,卻貪戀美人,退隱江湖,致朱元璋乘勢奪位,登上帝位,為防後患,誅殺明教舊部勢力。這都是因張無忌所起。

本人專註於分享金庸、古龍優秀作品、金古文化、侃侃金庸和古龍背後的故事,關注本人頭條號,更多精彩文章等你來看!


作為一個扛把子

1,服眾

2,所有人都心甘情願赴死。

3,真的能做到大公無私

這個是個好大哥,但是不是好教主!張無忌距離好教主差遠了

1,優柔寡斷

2,遠君子,近女子,做久一點必會生禍端。

3,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

這樣的人做教主也不長久,手底下趁手的老臣死完的時候,就是他被弄死的時間。情商高不一定可以做教主,但是情商低,一定不適合做教主


謝邀。

張無忌在光明頂拯救明教眾教徒於危難之際,僅此一役,便足以證明張無忌能力可以當教主。

但是否稱職呢?

既然是教主,就應該帶領全教人走上正途發揚光大,就如同一個公司的老闆一樣,應該帶領大家致富。

可惜張教主為美女所惑,幾次三番推讓教主之位,最後跟趙家小姐蜜月去了……

明教基業,最終被朱元璋所得……

不能說張無忌有錯,只是他不喜歡搞政治。

他愛江山,但更愛美人。

為了美人,他可以拋棄江山。

結論:不是一個好教主,但是一個好男人。

如果是我,我也選擇美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