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齊民要術》,這本書肯定要比作者要出名百倍。賈思勰這個人有點神秘,雖然被尊為農聖,但是他的人生軌跡卻不見記載於正史之中,只有在《齊民要術》這部書的作者欄里有短短十個字的介紹,後魏高陽太守賈思勰,非常的低調,也給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也許作為一位喜好農業科技方面的人才,都喜歡埋頭苦幹,不喜歡揚名立萬吧。

雖然,十個字的作者簡介是非常的惜墨如金,但是這本《齊民要術》卻寫了10餘萬字,真真正正是大手筆。

《齊民要求》中搜集了大量關於當時農村農業生產經驗的信息,資料非常豐富,從植物培育到動物飼養,以及制酒工藝、熬制醬料等等,都有所記載。賈思勰跟李時珍是一拼的,都是收集狂人,據說《齊民要術》里光是關於穀物的記載就多達86種。

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農業奇書,最後還是在日本得到了發揚光大。這本書早在唐朝時就流入了東瀛,得到廣泛傳播,特別是在後來的清乾隆年間,有一位叫山田羅谷的日本人,還專門為這部農書做了校注。他覺得《齊民要術》就是一個神奇的所在,凡是生活中和生產中遇到困難,只要翻看一下,馬上就可以豁然開朗,很快找到應對辦法,而且都能成功應對。所以說,《齊民要術》真是一部奇書,而它的作者賈思勰也是一位披著神秘面紗的奇人。日本更是形成了「賈學」,專門有大量專家這部起源於中國的農業奇書,而中國人呢,可能更對賈寶玉感興趣。


賈思勰是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農學家、官員,他的代表作《齊民要術》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到東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間,在總結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農業生產成就的基礎上,寫成了著名的農業科學著作《齊民要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