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在不少城市都進入了限購的時代,因此在實際生活中,“借名買房”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其實,簡單點來說,借名買房通常就是買賣雙方因購房資格的限制,或爲逃避債務、獲得貸款而約定一方以他人名義購房,並以他人名義登記該房屋的產權,而實際出資人則享有該房屋的權益,但是這樣借名買房的行爲真的全然沒有風險嗎?下面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借名買房的法律風險分析

1、實際出款人的風險

(1)房子有可能不是你的

一般來說,當雙方當事人沒有書面協議,或者沒有書面協議,但對房屋所有權約定不明確的,都會推定被借名人是該房屋的所有人。另外,實際出款人對其出資部分如果可以提供有關證據的,那麼也僅可主張債權。

(2)房子可能被借名人的配偶分割

也就是說,如果被借名人在該房子還是登記在自己的名下的情況和另一半離婚了,那麼依照婚姻法的相關規定,該房子就很有可能會被當作夫妻財產而被分割。

(3)房子可能被借名人的親屬繼承

除了有可能被當成夫妻財產分割之外,如果被借名人在此期間不幸死亡的話,那麼依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該房子就很有可能會給作爲遺產,而被繼承了去。

(4)房子可能會面臨被拍賣的風險

如果你在借名買房之前,沒有對被借名人進行深入的瞭解,就這樣匆匆借名買房了,那麼就有可能會遇到被借名人本身揹負着重大外債的情況,一旦被借名人被追債了,那麼債權人就有權請求法院以被借用人名義查封、拍賣該財產。

(5)不經實際出錢人的同意就擅自將房子賣了

如果被借用名人擅自以一定的市場價格將房屋出售給第三人並辦理登記手續的,那麼按照《物權法》的規定,該房屋的實際出資人只能向被借用名人主張違約或侵權責任,而無法基於物權追回該房屋。

二、被借名人的法律風險

在借名買房的整個過程中,別以爲被借名人就全然沒有風險:如果實際出錢人不是一次性還款,而是抵押貸款,一旦實際出錢人出現逾期還款的情況,那麼被借名人不僅會承擔貸款債務,還會留下不良的信用記錄,這將對今後購房、銀行貸款、信用卡申請等產生影響。

因爲房地產登記部門一般都會有購房記錄,即使房產過戶給了被借名人,根據現有的貸款政策,這些記錄也不會被取消,也會影響被借名人在購房時能否享受優惠政策。

三、借名買房風險防範

1、購房前應借名買房合同

也就是說,在借名買房前,雙方應簽訂詳細的“借名買房合同”。合同中明確了房屋所有權,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防止了雙方因房屋所有權不清引起的糾紛。

2、與買房有關的憑證應由實際出錢人保管

與該房屋有關的所有原始資料均由實際出錢人持有,並實際佔有、使用該房屋。比如出資的原始憑證、購房合同、購房發票、產權證明等,一旦發生爭議,實際出錢人就有充分證據證明該房屋是以借用名義購買的。如果雙方當事人不能協商可向法院起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