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年會上雷軍講話中國內手機競爭十分激烈,海外營收已經佔據總營收的43%,海外市場已經是小米集團戰略性地步,小米在海外成績傲然,在多個多家和地區實現銷量前幾名的好成績,尤其是在印度連續多個季度實現銷量第一名的好成績,以性價比模式戰勝了印度市場的三星等品牌,可以說小米將國內起家的模式成功複製到了第二大智能手機消費國印度。

另一個和印度國情較爲相似的是非洲,國民購買力較印度而言還要低,而且人口也衆多,在這裏發展性價比模式似乎是個好的想法,小米CEO雷軍宣佈爲進一步開拓歐洲市場,成立非洲地區部,由副總裁汪凌鳴負責,向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彙報。這是小米國際化又一重要的一步,但是也面臨衆多的挑戰。非洲地區國民經濟實力較差,各個國家發展有不少差異,電信等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在衆多的國家仍然是功能機爲主,智能手機普遍率非常差,衆多廠商嘗試進軍非洲效果都不理想。面臨的優點是大約14億的人口,一旦經濟實力得到發展智能手機將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就像6年前的中國市場市場一樣。

同時面臨最大的競爭對手,那就是來自中國深圳專注於非洲市場號稱“非洲之王”的傳音手機。據統計,2017年傳音銷售將近1.3億部手機,在非洲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更多非洲人認爲川音是大牌,反而Apple是“雜牌機”。傳音高管阿里夫·喬杜裏。對國產機不斷進入非洲,的評價是傳音在非洲多年,對當地市場有更深刻的瞭解。傳音將近佔據非洲市場的半壁江山,對自己在非洲的領導地位信心滿滿,並且要把成功的模式複製到印度,不過在印度名不經傳基本上不值得一提。

非洲智能手機前景如何呢?數據顯示,2018年非洲手機市場大約有上百億美金體量,同比增長7%;零售量達到4410萬部同比增長率爲2%。可以看出手機銷量額比銷量量增長領先,由此可見非洲地區單個手機銷售額在逐漸提高,近年來非洲市場正處於功能機轉換智能手機的浪潮中,較爲發達的國家埃及智能手機的增幅達到了42%,南非也有13%。在換機潮流中,小米正式憑藉性價比模式佔領非洲市場,就好比在6年前的中國逐漸將功能機和山寨手機滅亡,雖然傳音是非洲之王和在非洲有多年的積累,但是畢竟都主要是功能機,智能手機方面不管是資金實力還是技術實力還很難與小米抗衡,如此看來小米有很大的可能性將性價比模式從中國複製到印度再複製到非洲。

小米在國際化方面基本上都是任命大區總裁精細化運營,進軍非洲市場已經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但是也面臨挑戰,國內智能手機不增反減國產手機積極出海,即使傳音不是對手,還有華爲在非洲深耕電信業務,智能手機必將是華爲着重的一方面。同時OPPO和Vivo也將目標放在了海外,雖然沒有進軍非洲,但最後一片巨大潛力的疆土沒有廠商不願意開發。未來也許在非洲也能看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