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復興號」高鐵,最高運行時速可達350公里。(圖/視覺中國)

▲大陸「復興號」高鐵,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圖/視覺中國,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張衛華透露,大陸首條「超級高鐵」試驗線正在四川天府新區搭建,設計採用「高溫超導磁懸浮」與「真空管」技術,預計今年底前建成並且投入測試,未來經過優化將可挑戰時速1500公里。他也強調,「以往受到粘著、弓網和噪聲等制約,輪軌交通技術的時速最多600公里,未來高速磁懸浮軌道交通技術即將成為新的發展重點。」

張衛華表示,「西南交通大學承包的『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可能在今年9月獲得批准,從實施到建成大約需要31個月。平臺將在1500公尺的真空管內,測試不同磁懸浮模式比例的模型車,包括高溫超導磁懸浮模式在內,試驗速度超過音速(時速1236公里)。」

全新試驗線直徑4.2公尺、長140公尺的特製管道,將在低氣壓環境中測試,實驗車車底佈滿特製的高溫超導材料,依靠液氮形成低溫達到超導電磁懸浮效果,懸浮高度為10公釐,承重200公斤,測試時速最高可達每小時400公里。

綜觀大陸高鐵工事,2014年中國鐵建電氣化局研製出時速400公里及以上的「高鐵超細晶銅鎂合金線材」,成功出口並應用於韓國西部高鐵線路;2016年「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運裝備關鍵技術」項目正式啟動;2017年高鐵運營里程達到2.5萬公里,大約是全球高鐵運營總里程的3分之2,最高時速介於350至380公里,上線運營列車達到5200列。

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是指在零下196攝氏溫度的液氮環境中,使用特製的超導體產生零電阻效應,能夠相對低溫超導磁懸浮達成更好的穩定性。若把高溫超導體放在永磁軌道上方,將可實現列車在低速甚至靜止狀態下,擁有更好的穩定性以及懸浮力。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的最大特點,即是結合真空與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並將兩者放大研究。

▲▼大陸「復興號」高鐵,最高運行時速可達350公里。(圖/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