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炎炎夏日,大家一定會想到一些消暑勝品,想到那沁涼爽快的感覺,可以掃除酷熱的暑氣,對於市面常見刨冰跟飲料選擇上就更須要留意衛生問題。

 

急性腸胃炎在夏天之所以發生頻率較高,乃是因為夏天溫度較高,本來就是各種細菌容易孳生繁殖的「好環境」,尤其現在外食人口激增,不僅食物保存不易,各種衛生條件也令人堪慮,加上民眾喜歡吃些冰(生)冷、未經煮沸加熱的食物(冰品和飲料)來消暑降火,無形中也都增加了急性腸胃炎發生的機率,急性腸胃炎通常是食物中毒所導致,細菌性食物中毒包括了吃了不乾淨或受污染的食物所出現的許多不適症狀例如: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

 

細菌性食物中毒常見的病原菌像腸炎弧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急性腸胃炎,其可能主要感染源主要食物的容器、砧板、或廚師雙手上化膿的傷口更是食物污染的主要來源,腸炎弧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速度快會快達到致病程度腸炎弧菌數目,所以潛伏期短通常為6-24小時,此外葡萄球菌在進入腸胃或被污染食物之後約五小時會產生腸毒素,此毒素即使在100℃熱水煮沸30分鐘仍無法破壞。因此腐敗的食物,即使一煮再煮,仍然會發生食物中毒,所以對於不新鮮的食物則不宜在烹煮食用。

對於細菌性食物中毒要如何避免預防:所有食物最好煮熟後再食用,加熱到70℃以上細菌才容易被消滅,而若是刨冰跟手調飲料,則要注意製作過程與保存時的清潔衛生,另外對於生食與熟食須分開處理,手部若有化膿或傷口,要完全包紮妥當後才可調理食物,傷口勿直接接觸食物,無論是吃飯、烹調或接觸任何食物前,一定要先洗手。

急性腸胃炎治療原則:減少飲食(清淡飲食為主)或禁食,讓腸胃道休息、藥物治療、電解質和水份補充。

 

民眾若有出現腸胃不適症狀,仍須盡速就醫由醫師診斷後給予適當治療,以避免病情因延誤而惡化,希望大家熱情洋溢的夏季,慎選消暑食品,以能吃的愉快且健健康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