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日報和麥當勞合作舉辦的「2018教育博覽會」9日在法拉盛喜來登酒店舉行,教育專家、升學顧問、名校學生分享經驗和最新升學資訊,幫華裔學生申請理想大學;活動現場座無虛席,學生和家長均表示受益匪淺。

世界日報執行董事、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會長李德怡表示,世界日報多年來一直通過報導和舉辦活動,為華人家庭提供豐富的教育資訊,助學子在升學路上更順利。

此外,世界日報贊助「美國獎學金」成立的「世界日報華裔學生夢想獎學金」,保障合資格的華裔大學生每年可獲5000元至1萬5000元的獎學金補助;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也為12年級學生提供獎學金,「我們希望華裔家庭在教育方面有足夠的資源,從而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

紐約州機構「高等教育服務公司」(HESC)總裁利納雷斯(Guillermo Linares)到場介紹州府推出的「精益求精獎學金」(Excelsior Scholarship),給學生提供免費入讀紐約市立大學(CUNY)和州立大學(SUNY)的機會,希望華裔家庭善用。

利納雷斯說:「我的家庭是加勒比移民,父母是無證移民,和九個孩子住在曼哈頓下城。作為家中的長兄,我努力學習、考入大學,後來成為老師。」他知道所有移民家庭來到美國都為追求一個夢想:給孩子足夠的機會獲得教育,「我可以很驕傲地說,紐約州把教育放在首位」。

紐約市議員顧雅明表示:「教育是通往更高樓層的樓梯,很高興華人家庭特別重視教育,感謝世界日報、麥當勞等社區團體持續舉辦教育博覽會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耶魯大學的魯匯深(Jason Lu)、哥倫比亞大學的譚艷珍(Selena Tan)和胡依琳(Elin Hu)三名華裔學生,分享了他們申請進入名校的經驗,他們也是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獎學金的獲得者。

魯匯深表示,不要只專注於學業,學業成績達到標準就可以,要把時間用在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等其他方面;此外,移民背景可以成為申請大學的有利因素,關鍵在於如何呈現。

譚艷珍說,不同學校適合不同的學生,參觀學校是選校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可以瞭解學校能提供的資源,以及未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自己所處的環境。

胡依琳表示,學校及各機構有很多獎學金、助學金項目,不要因為經濟問題放棄自己的夢想之校。

教育博覽會還邀請到亞洲研究雙文高中校長嚴利,前史岱文森高中校長、現任紐約軍校校長張潔等嘉賓演講,活動上還有免費一對一諮詢、圓桌討論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