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把賈母和劉姥姥放在一起評,是因為她們是《紅樓夢》中的兩位年長的女性,她們一個貧一個富,一個高貴一個貧賤,一個金衣玉食一個食不裹腹,她們的懸殊太大,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富有大智慧的老者!

我們先來說說賈母吧!賈母姓史,乃金陵世勛史侯之女,故又稱「史太君」,榮國公長子賈代善之妻。身為賈赦、賈政、賈敏之母的賈母,是榮寧兩府惟一健在的「代」字輩的老祖宗。她初嫁賈府,正值榮寧兩府功名鼎盛、家業興旺之時,又曾經歷過數次接駕的世面,聲名顯赫,穩居「四大家族」之首,如今雖然世轉時移,年事已高,賈府也已大不如昔,然而她壽高、福深、威重,在家庭中依然具有崇高的地位。

我們來捋一捋賈母的性格特徵吧。一、賈母寬厚仁慈,憐貧惜弱。二、賈母見多識廣,審美水平極高。三、賈母疾惡如仇,體恤下情。四、卓越的治家才能和管理才能。五、賈母有著優秀的政治遠見和處變不驚的政治才能。

一、賈母寬厚仁慈,憐貧惜弱。在小說裏,我們隨處可見賈母對於那些小廝小丫頭的疼愛。隨便舉個例子:清虛觀打醮,一個小道士因剪燭花,在賈母等一干人進來的時候躲避不及,再加上驚慌害怕,撞在了王熙鳳的身上,被王一巴掌打得滿地亂滾,而眾人也都叫喊著要收拾這個不懂規矩的小道士。這時,「賈母聽說,忙道:"快帶了那孩子來,別唬著他,小門小戶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那裡見的這個勢派。倘或唬著他,倒怪可憐見的,他老子娘豈不疼的慌?"說著,便叫賈珍去好生帶了來。賈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來。那孩子還一手拿著蠟剪,跪在地下亂顫。賈母命賈珍拉起來,叫他別怕,問他幾歲了。那孩子通說不出話來,賈母還說"可憐見的",又向賈珍道:"珍哥兒,帶他去罷,給他些錢買果子喫,別叫人難為了他。"」即便是對這樣一個素昧平生、微不足道的小道士,賈母也如此悲憫,難怪賈府的小姐們甚至丫鬟、戲子們都會得到善待,這和賈母的慈悲心腸是大有關係的。

二、賈母見多識廣,審美水平極高。賈母對工藝美術、鼓書戲曲、針鑿烹調、酒令燈謎,樣樣精通。當賈母看到下完雪後,四面銀妝素裹,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身後一個丫環抱著一瓶紅梅,她認為這樣一幅人與自然完全融合的畫面比明代著名畫家仇十洲的《雙艷圖》更好看。對於瀟湘館,她指出不宜選用綠窗紗,須用銀紅「軟煙羅」來配,並給鳳姐等人「授課一番」。對寶釵房中樸素的陳設,她不大以為然,聲稱自已年輕時最會收拾屋子,提出 了「避俗氣,講究大氣和素凈」的標準。對園林藝術也頗有欣賞能力,所指點的一些樹、石、花,劉姥姥都未曾見過。元宵節,賈母點戲,一出《尋夢》、一出《下書》,吩咐只用簫和笙笛。同是貴夫人的薛姨媽甚為驚奇,說:「實在戲也看過幾百班,從沒見過只用簫管的。」賈母卻認為沒什麼稀奇,只是在個人講究罷了。可見賈母對藝術的賞鑒,是很清雅脫俗的。 聽戲也很有研究,她要家裡的戲班子「鋪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著水音更好聽。」中秋賞月,「如此好月不能不聞笛」,一般的吹笛還不行,要叫「吹笛的遠遠吹來,須得揀那曲譜最慢的吹來越好。」如此這般高雅的藝術生活,可謂「罕見」,想必文人墨客也愧嘆弗如,也因此賈母算得上藝術大師了。

 三、賈母疾惡如仇,體恤下情。賈赦看上了賈母的貼身大丫鬟鴛鴦,想盡千方百計要達到目的,被賈母知道,臭罵了一頓。她寧願為了個丫頭,也敢於得罪自己的大兒子,表現出一種正義凜然的風骨。而這其中,她最不滿意的就是賈赦貪得無厭,喫著碗裏的望著鍋裏的;好色,娶了一個又一個;以及自私不孝,只想著滿足自己的性慾,而根本不管母親有無妥帖的人照顧等等。賈母對於這些惡劣品質的極度反感都被鮮明的表現了出來。與為了一點私利來勸說的鴛鴦的嫂子以及主動幫自己丈夫找小老婆的邢夫人相比,賈母的人格顯得相當的高貴和剛直。

四、卓越的治家才能和管理才能。在這點上很多人都認為是王熙鳳功勞,其實不然,熙鳳作為重孫媳婦,其很多的行事授權還是賈母,熙鳳不過是賈母的祕書而已。這點雪芹先生在書中很多方面都寫到了,比如,在月錢分配、丫鬟的數目、各個丫鬟的人事調動等等,就很能體現賈母的卓越管理才能。

五、賈母有著優秀的政治遠見和處變不驚的政治才能。在家族危在旦夕之時,整個家族的人都惶惶不可終日,唯獨賈母冷靜、乾脆、有條理的分配調度,使得賈家延緩了敗落,至少從前八十回中的描寫是這樣,度過難關之後,賈母授意王夫人、熙鳳、探春等人,對家族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在不違反封建禮教下的大膽革新,這是非常難得的,其創新變革的勇氣值得尊敬,這一點非常象清朝的一位偉大的女性:孝莊。

  遙想賈母一生,必定歷經了許多風浪,在鼎盛期的賈府管理層,在數十年媳婦熬成婆的過程裏,在大家族的勾心鬥角中,她積累了比鳳姐更多姿多彩的人生經歷,見識過更宏大壯闊的世面,具備了更豐富有效的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賈母的太上皇式的家長位置,是一點點用青春和時間置換出來的。 60年裏她經歷了太多,這些閱歷讓她洞悉人生。所以她有一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通達。 但千萬別忘了她還有睜著的一隻眼,表面上不親庶務自得其樂的賈母,在關鍵時刻敏銳果決、凜然不可犯,看看她在賈赦謀娶鴛鴦一節時的發飆,就會明白,她一把手的位置和相應的警覺,從來沒有一天放棄過。 賈母的管理理念相當先進,知人善任,抓大放小,適時退居二線,在一切場合力挺主事新人鳳姐,既能放權享受,又能統領全局。

《紅樓夢總評》對賈母的評價是:「福、壽、才、德四字。但人生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即使賈母再有治家本領,也挽救不了賈府大廈將傾的命運!

說完了賈母,我們再來說說劉姥姥。劉姥姥是一個很有智慧的民間老人,在大觀園表現的很無知很粗俗但是其實是故意的,投賈母所好,很會察言觀色,是為了改善家計來賈府攀親戚的,事實上她做的很成功,討得了賈母的歡心,得了很多財物,改善了家境,我認為她是一個大智若愚的老人!

我們也來捋一捋劉姥姥的形象特徵。一、樸實憨拙、嬉鬧賈府的村婦;二.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老者;三、風趣幽默、善於逗樂的老嫗;四、機敏睿智、察言觀色的才幹;五、知恩圖報、俠肝義膽的熱腸。

一、樸實憨拙、嬉鬧賈府的村婦。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作者側重寫的是以劉姥姥的視角顯現賈府的權勢。劉姥姥看到門兩旁氣派的石獅,滿門的轎馬,「挺胸疊肚」的看門人,使得她戰戰兢兢,見人就稱「太爺」;而門人們則是理都不理,把劉姥姥攆到牆角讓等著。這種頤指氣使的派頭與劉姥姥的低三下四形成了明顯的反差。 如果說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通過劉姥姥的眼睛具體描繪了琳琅滿目,花團錦簇的大觀園景物和榮國府豪華奢侈的日常生活。劉姥姥一進門偶然遇上的一頓家宴螃蟹宴,經她算了帳:「這一頓的銀子,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了。」等到「史太君兩宴大觀園」時,就更無法比擬了。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傻眼了」。可見,大觀園中的瀟湘館、秋爽齋、曉翠堂、櫳翠庵、怡紅院等景物,對於一個鄉野村婦來說是如何的令她驚奇。劉姥姥剛進園子就說:「我們鄉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買畫兒貼……大家都說:『怎麼得到畫兒上逛逛!』想著畫兒也不過是假的……誰知今兒進這園子裏一瞧,竟比畫兒還強上十倍!」俗話說「美景如畫」,劉姥姥卻認為大觀園比畫還好十倍,足見榮國府景物之華美,簡直出於劉姥姥想像之外。在遊園過程中,作者隨意點了兩筆:鳳姐的穿著打扮和使用之物,非金即銀,她穿的大紅棉襖用的料子連皇帝「上用內造」的竟也比不上。對筵席上的菜餚,作者著意具體描述了一道菜——茄鯗。鳳姐介紹說:「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兒,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玉香腐乾各色乾果子,都切成釘子,拿雞湯煨乾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裏,封嚴了,要喫的時候兒,拿出來,用好的雞爪(指撥了皮的山雞肉)一拌就是了。」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它,怪到這個味兒!」劉姥姥也是有見識的農家老者,見得世面也多了去了,但這樣的喫食她那能見過,更不用說喫了。從這兒封建貴族的窮奢極欲可見一斑。

二.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老者。劉姥姥的智慧表現在她的言語行為中,即是所謂「會說話,能辦事」劉姥姥是個鄉下人,以她這般年歲,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力舉孝道的時代,她是應該待在家中坐享清福的,即便是貧寒之家也自有兒女敬奉,絕也輪不到跑出來為兒女討生計的。可是劉姥姥出來了,半為生計,半為精明。這種精明實際上就是真正的智慧。且看她對女兒女婿說的一番話:「這倒不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我倒替你們想出一個機會來。當日你們原是和金陵王家連過宗的,二十年前,他們看承你們還好:如今自然是你們拉硬屎,不肯去親近他,故疏遠起來。想當初我和女兒還去過一遭。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爽快,會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現是榮國府賈二老爺的夫人。聽得說,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米舍錢的,如今王府雖升了邊任,只怕這二姑太太還認得咱們。你何不去走動走動,或者他念舊,有些好處,也未可知。要是他發一點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們的腰還粗呢。」試想一下,一個整日在家照顧孫兒的七旬老嫗,如果沒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她能知道城裡大戶人家主人的性情嗎?即便是年輕時有些接觸和印象,素來人的變化是沒人可以否定的,況且出閣前的小姐和出嫁後的夫人這一轉變就更難說了。更奇的是,這王家與女婿家連過宗,這等大事,女婿狗兒父輩豈能不曾告知?皆因狗兒混沌,故一時半會未曾想起倒也可知。女兒作為狗兒嫡妻,丈夫未曾想起,她就更難想到了。然而,劉姥姥,一個局外人,卻看到了這一層,女兒女婿不曾看到的她看到了,女兒女婿不曾想到的她想到了。這不能不讓人嘆服於她的精明。也正因為她知賈家的狀況,「拔一根寒毛比咱們的腰還粗」;瞭解賈家人的性情:「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米舍錢」。所以,由她帶著外孫板兒去賈府討生計就是順理成章再合適不過了。再者,在劉姥姥笨拙憨實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也是她容易被人忽略的真正的智慧所在。她進了賈府,見了鳳姐,王熙鳳的威風那是出了名的。但她並沒有灰心,更沒有絲毫的緊張,儘管賈蓉的到來曾一度打斷了她與鳳姐的談話,然而待賈蓉走後,她仍不忘初衷大膽向鳳姐訴苦並道明來意,甚至很自然地和鳳姐套近乎,開口就是「你侄兒(板兒)」,以期能博得鳳姐的憐憫。與此同時,也很自然地點明瞭與鳳姐的親戚關係,點明自己的接濟目的。可見,劉姥姥在進賈府之前,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這準備自然就包括了良好的心理素質的準備了。成功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也就最終應驗了「拔一根寒毛比咱們的腰還粗」這句話,這次,鳳姐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和一吊錢。在《紅樓夢》第三十九回「村老嫗謊談承色笑,情癡字實意覓蹤跡」中,劉姥姥的大智若愚更是發揮到了極至,她以粗鄙而樸實的莊稼人的語言,直把個賈府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逗得個人仰馬翻、樂此不疲。而她,自然又撈到了不少好處。說她是《紅樓夢》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者實不為過。

三、風趣幽默、善於逗樂的老嫗。劉姥姥是為了攀親戚、求接濟而進榮國府的。所以,她不得不低首豪門,含羞忍辱,充當榮國府席上的「女篾片」, 「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 「大家取個樂」,將她世故、俗濫的性格面發揮得淋漓盡致。鳳姐橫三豎四插了她滿頭花兒,把她打扮成個「老妖精」,她反得趣地說:「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纔好。」筵席一開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喫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是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裡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裡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 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 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討賈母的歡心,在二進榮國府時故意製造了許多笑料。她的此番戲謔語,足以使人發笑,更何況她說過以後,「自己卻鼓著腮不語」,傻愣愣的情態,加強了她引人發笑的效果。她就是這樣一位大智若愚的農家老嫗,這笑聲裏有歡樂,但笑過之後細思,卻包含了無數的辛酸與無奈呀!

四、機敏睿智、察言觀色的才幹。不曾想有緣見到賈母,這一見把她的高智慧高情商發揮到了極致。她尊稱賈母為老壽星,賈母一生享盡榮華富貴,如今也正趕上賈府興旺之時,唯有一個壽字最得賈母歡心。劉姥姥雖是個村野人,卻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經歷過。編的故事不但讓賈母高興,連哥兒姐兒們也愛聽,而且覺得比那些先生說的書還好聽。這就不得不佩服劉姥姥是一位機敏睿智,察言觀色的才幹。第一個標誌小姑娘雪下抽柴的故事不但讓寶玉尋根追底,也讓寶玉對劉姥姥另眼看待。更是讓黛玉因這個故事揶揄了寶玉一番,讓我們看到黛玉身上也有些許的幽默。第二個故事不著痕跡地誇了賈母慈悲為懷,所以上天才賜給她寶玉這個如寶似玉的孫子,連王夫人聽完這個故事也是心生歡喜。當賈母問起大觀園如何時,劉姥姥的說辭也堪稱一絕,如果她細說園子裏哪裡哪裡好,難免俗套,又會顯得不懂裝懂。她只說這大觀園比她見過的畫兒還強十倍,還說如果有人照著這個園子畫一張,她帶回去給家裡人見見,死了也得好處。接著又誇會畫畫的惜春,小小年紀,又有個好模樣,還這樣能幹,別是神仙託生的罷。想來惜春聽劉姥姥這麼一誇,心裡也會格外受用。席間,鴛鴦、王熙鳳有意把劉姥姥作為女清客逗笑以取悅賈母,劉姥姥心知肚明,卻也心甘情願。很多人看過這段會為劉姥姥感到心酸,會覺得這是下層人為博得上等人的開心而自毀形象,而我卻感受到劉姥姥憨厚樸實的真性情,只要能讓賈老太太開心,自己作踐一下自己也無妨。這時的劉姥姥心裡無任何的雜念,不是為錢,不是博同情,只是純粹的想哄老太太開心。事後,鳳姐和鴛鴦都有向劉姥姥賠不是,姥姥對鴛鴦說,姑娘說的哪裡的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可又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個笑兒。我要心裡惱,也就不說了。連鳳姐和鴛鴦都感覺有些過意不去,劉姥姥卻絲毫無一點惱意,可見其真心是想讓老太太開心。大觀園宴席之後,精明能幹的王熙鳳亦感受到劉姥姥的真心和智慧。特別是劉姥姥對巧姐兒撞客一說,送花神之後,發熱的巧姐兒安穩睡了,王熙鳳對劉姥姥的更是打心裡佩服。還讓劉姥姥給自己的女兒取了名。

五、知恩圖報、俠肝義膽的熱腸。劉姥姥知恩圖報,因為鳳姐昔日對她接濟的一點恩惠,對巧姐的悲慘遭遇傾注了最大的同情,巧姐兒落難時,正值賈府被抄家,劉姥姥憑著莫大的勇氣救出巧姐兒使其「遇難成祥,逢凶化吉。人們從來都是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當劉姥姥協助巧姐逃難之時,賈府已經敗落,藩王的勢力正熾。她並不知藩王要解除婚約,竟敢毅然主張逃到她的家裡,而不怕藩王求婚未遂,勢將派人追查巧姐的下落。萬一藩王探知巧姐是藏匿在王狗兒家裡,必將加姥姥以拐帶的罪名,拿官問罪,甚至招來殺身之禍。劉姥姥不畏權勢,具有農民真實的俠肝義膽,「威武不能屈」,鐵肩擔道義,充分表現了她見義勇為的大無畏精神。劉姥姥與「狠舅奸兄」王仁、賈蓉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她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可見她是一位有俠肝義膽的令人敬服的農村老嫗!

總之,劉姥姥是《紅樓夢》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她有著鮮明豐富的性格特徵,神采獨具,魅力四射。簡而言之,劉姥姥形象的特徵可用三個字來概括,即智、義、樸。她心地善良、頭腦靈活大智若愚、風趣幽默、隨機應變、見義勇為,善於應酬又不失質樸,知恩圖報而不辭勞苦……她的言談舉止,始終不脫自己的本色,是個閱歷豐富、聰明機智的莊稼人。

望天下的母親們都能如賈母一樣有一副練達寬厚、 扶弱濟貧的菩薩心腸,福而不驕;也能如劉姥姥般純樸善良、大智若愚的人格魅力,貧而不頹。能寬厚待人、福佑子孫、樂享天倫,貧富泰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