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1947年3月25日上午

一位帶着“勝利者”微笑的不速之客

來到延安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棗園

他就是剛剛佔領了“空城”延安的胡宗南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1947年的延安

早已成爲中國革命的心臟

面對國民黨空軍的狂轟濫炸

和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地面進攻

毛澤東不失時機地

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戰略決策

——撤離延安

事實上,早在戰爭之初

毛澤東主席便已經對這場延安保衛戰

有了長遠計劃

“延安不能不保,但不能死保。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如果死守延安,必然會帶來很大損失。”

“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中共中央決定組建西北野戰兵團

(7月31日定名爲西北野戰軍)

按照計劃有序地撤出延安

1947年3月18日

延安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絕大部分機關幹部和人民羣衆已經撤離

黃昏時分

毛澤東依依不捨地跨出了延安王家坪的門檻

緩步走向了停在院子中央的一輛敞篷吉普車

他沉默不語、目光深長

左右張望了一會兒上了車

1947年3月27日晚

剛剛安全轉移到棗林溝的

毛澤東、朱德以及劉少奇等領導人

在這裏召開了一次

簡單而又意義重大的會議

紛紛勸毛澤東主席到更加安全的地方去

然而,毛主席卻十分輕鬆地說:

“我們現在成了一塊肥肉,跑到哪

蒼蠅就追到哪,讓他們來吧,

陝北羣衆好地勢也好,

安全是有保證的。”

這次會議就是著名的棗林溝會議

幾次勸說毛澤東主席東渡黃河

可是,毛主席卻始終堅持

“不打敗胡宗南,決不過黃河”

他要以自己爲餌

拖住胡宗南這個“西北王”

揚言“消滅”毛澤東,不料被“打臉”

1947年4月

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

晝夜轉戰於陝北的崇山峻嶺間

有時和敵人擦肩而過

有時受到敵人東西夾擊

以4個連的警衛部隊與20萬國民黨大軍

展開了周旋

此時,國民黨接連佔領了

瓦窯堡、安塞、綏德等縣城

1947年4月12日

國民黨135旅按照胡宗南命令

從瓦窯堡孤軍南下

向其整編二十九軍靠攏

接到這一情報

一直尋找戰機的彭德懷眼前一亮

彭德懷

兩天後的上午10點左右

135旅行至羊馬河地區解放軍的包圍圈內

隨着彭德懷的一聲令下

教導旅、2縱各部隊立即對毫無準備的

135旅發起猛烈進攻

短短十幾分鍾

135旅便遭受沉重打擊

到黃昏時分,135旅4700餘人被殲

代旅長麥宗禹被俘

羊馬河戰役之後,西北野戰兵團乘勝追擊

制訂了周密的強攻蟠龍作戰計劃

5月2日深夜

西北野戰兵團

對國民黨軍後方重要補給基地蟠龍

發起了圍攻

激戰至5月4日24時

西北野戰兵團大獲全勝

活捉了國民黨旅長李昆崗

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後45天內

連續取得了

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三捷

一共殲滅敵人14445人

三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讓中共中央機關與西北解放軍主力

堅定了與國民黨部隊進行周旋的決心

同時,也讓胡宗南的軍隊

進退不成,左右兩難

而就在西北局勢趨於穩定之後

黨中央也開始籌劃日後的反攻大計

連說話和馬叫都聽得到

他們與敵人擦肩而過

1947年6月8日晚上

毛澤東和黨中央大隊人馬向小河村轉移

傍晚,電閃雷鳴,下起了滂沱大雨

偵察員來報

漫山遍野的敵人向小河撲了過來

距離只有20公里了

毛澤東和周恩來研究之後

決定向天賜灣轉移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在火光中

山樑上敵人大片白花花的帳篷清晰可見

敵人在火堆旁走來走去

連說話和馬叫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

直線距離只有300多米!

大家的心一下子都提到了嗓子眼

許多人緊張得直冒冷汗

這個時候,任弼時趕緊下令:

“不準說話,不準抽菸

把牲口的嘴拿繩子捆住。”

這一夜

九支隊在小河村和敵人幾乎相遇

幸運的是沒被敵人發現

雙方在雨夜中擦肩而過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

6月10日早晨

毛澤東和中央機關決定

重返小河村

毛澤東等人重返小河後一刻也沒閒下來

一份份戰略決策的電報

從小河飛向各個戰場

一份份勝利的捷報

從各個戰場紛紛飛向小河

勝利的捷報讓毛澤東更加充滿了信心

他和周恩來、任弼時商定

在小河召開前委擴大會議

這就是著名的“小河會議”

會議主要討論了

戰爭形勢、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部署

和各個戰場的作戰配合等問題

毛澤東根據一年的戰況

首次提出用五年時間

徹底打倒蔣介石集團的設想

小河會議之後

三路大軍成“品”字形

展開了猛烈的戰略進攻

劉鄧大軍已經穿過黃河沼澤區

千里挺進大別山

原在山東戰場的陳毅、粟裕大軍

也成功地到達豫皖蘇地區

爲策應陳賡南渡黃河

毛澤東決定派西北野戰軍攻打榆林

此時,戰爭迅速被引向了國民黨統治區

全國性的戰略大反攻開始了

請君入甕

1947年8月6日

在彭德懷的指揮下

西北野戰軍打響了攻打榆林的戰役

經過一天的激戰

殲敵兩個營

8月7日,攻佔城南高地和飛機場

掃清了敵人外圍據點

完成了對榆林外城的包圍

蔣介石認爲,彭德懷圍攻榆林

導致西北野戰軍的主力

都暴露在榆林城下

於是他即刻命令部隊改變戰術

激進猛打戰法,南北夾擊

企圖在綏米之間與人民解放軍展開決戰

以此全殲西北野戰軍

那麼,他的這一計謀能夠得逞嗎?

1947年8月19日

毛澤東終於來到了

西北野戰軍總部所在地——前東元村

他和彭德懷商量後決定

在沙家店請君入甕

8月20日拂曉

敵整編36師和165旅、123旅

共計6700餘人被團團圍在沙家店

這片溝壑縱橫的山區

從拂曉到黃昏

槍炮聲、衝殺聲響個不停!

最終沙家店戰役

全殲敵軍6700多人,俘虜敵人2名少將

沙家店戰役的勝利

使得毛澤東和黨中央

終於不再夜裏行軍了

此時不僅陝北局勢被徹底扭轉

全國形勢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撤離延安371天的日子裏

中央前委輾轉行程1000多公里

住過數十個村莊

兩次和敵人幾乎相遇

毛澤東和黨中央

與國民黨巧妙周旋

不僅安定了民心

使人民羣衆看到了希望

也鼓舞增強了陝甘寧邊區

和全國各解放區軍民的戰鬥意志

隨着戰略進攻號角的吹響

直接奪取全國政權的任務

已擺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面前

他們背靠陝北

以勝利者的姿態,東渡黃河,前往西柏坡

向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前進!

在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

率領中央機關

東渡黃河後不到一個月

1948年4月21日

西北野戰軍收復了延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