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處處是陷阱,一不留神就會遭人暗算,甄嬛與沈眉莊入宮不久,不諳宮中的套路,所以遭人陷害也就在所難免了。

尤其是沈湄莊,家世又好,人長得大方端莊、漂亮溫柔,一入宮就被皇上高度關注。並且有意培養她協理六宮事宜,這樣一來,直接威脅到了華妃的地位,那華妃一向是囂張跋扈慣了的,豈會坐以待斃?所以,華妃就與曹琴默合謀構陷沈眉莊“假孕爭寵”。

更悲催的是,沈湄傳的宮女茯苓還當衆“揭破”假孕真相,這真是“賊咬一口入骨三分”。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幽禁眉莊,降“貴人”爲“答應”。畢竟沈眉莊與皇帝相處時間不久,皇帝對她的人品還缺乏足夠的瞭解,所以才令沈湄傳含冤忍辱,任由他人誣陷誹謗。而沈眉莊的宮女茯苓自然也會慘遭滅口,以便死無對證。

那曾經給沈湄傳“保胎”的太醫劉畚被人收買,攜賞銀躲過追殺,連夜出逃,僥倖逃脫。這回是徹底的沒有證據了。雖然甄嬛明知此事乃華妃、曹貴人等人一手策劃,卻苦於無計可施,愛莫能助。最後只得通知父親暗地裏找人活捉劉畚,只有這樣,來日纔有希望爲眉莊洗清冤屈。

眉莊獲罪一事恰逢前朝西北戰事告急,甄嬛急於求見皇帝爲眉莊洗冤,卻遭到華妃阻擋。皇帝也不敢輕易得罪華妃了,畢竟眼下正是“用人之際”,還要利用年羹堯平定戰亂。

雖然不能給甄嬛這個面子,但皇帝在屋內隔窗相望,心懷惻隱。但卻又不能不顧及目前的嚴峻形勢,真是無可奈何了。敬嬪探訪眉莊時意外發現:其食物遭人投毒,看來華妃非要置人於死地而後快了。這邊的華妃暗算沈眉莊,忙的不亦樂乎。

而這邊的宜修也沒閒着,同樣是“見機行事”,趁勢打壓政敵。皇帝來看望甄嬛,將要離開甄嬛宮殿時,卻看到擺在宮門前的殘敗花朵,便知道這一定是內務府“拜高踩低”落井下石了。

雍正當即責罰了內務府總管。皇后宜修順水推舟,藉機將此內務總管撤掉,進而換上自己的人。被撤之人是華妃的遠親也是華妃的心腹走狗,而此事又出在甄嬛宮中,華妃自然會對甄嬛恨之入骨,皇后也算是一箭雙鵰了。華妃在算計別人的同時,不料卻正被皇后“伺機而動”呢,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