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學時,我們學校有一位特別出色的女孩兒。她雖然學習成績一般,卻是全校師生敬佩的武術明星。每天當我們還在被窩裡睡懶覺時,她已經到學校開始訓練了。一年四季,無論是風霜雪寒,還是夏日炎炎,她的訓練從不間斷。

有一天早晨,已經陸續前來上學的我們,在學校操場看到了令我終生難忘的一幕:這位女孩兒眼裡含著淚,臉上露出不服輸的神色,在教練的嚴厲目光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那個難以掌握的武術動作。

我站在一邊,心裡非常震撼。從此,這位默默練功的女孩兒成了我心中無聲的榜樣。直到現在,她的體育精神依然在我的心中閃耀。

反觀現在的孩子,幾乎就是在蜜罐子裏生活著。衣食無憂、玩具成堆、隨心所欲,還能到處旅遊。一間大房子,一塊綠草地,屋裡電燈電話電視,室外綠樹鮮花,在家中這個小環境中,哪有什麼苦能讓孩子喫?在這種環境中,要想培養出能喫苦、有毅力的孩子,光靠父母的說教,還遠遠不夠。

用體育創造挫折教育的機會

體育鍛煉是我們家「喫苦」教育的主要「手段」。這些年來,體操一直是我家寶貝兒主要的體育活動,他們的訓練強度,和我當年崇拜的那個女孩兒並無二致。有時候,為了掌握一個高難度的體操動作,他們得一遍遍地重複枯燥的動作。

孩子們的體操比賽幾乎都在週末,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睡懶覺時,我家的孩子早就起牀了。冬天比賽時,外面還是漆黑一團,孩子們就已經在室內打點行裝準備出發。有好幾次,為了參加兩小時車程之外的費城比賽,我八歲的兒子五點多就得起牀。看到可愛的小兒子睡眼惺忪的樣子,我都覺得心疼,可他卻能一個翻身下牀,馬上就進入外出比賽的狀態。我想,這可不是能嘮叨出來的。

為什麼我捨得讓孩子喫這種苦?原因就在於,體操能提供類似於挫折教育的機會。

這一點在比賽打分時表現得特別明顯。有時候,裁判可能因觀察不到位而出現評分不公,這難免讓孩子們心有委屈。兒子就有一次疑惑地問我,「媽媽,就連教練都承認呀,我做得比娜娜好,但為什麼我的得分卻比她低呢?」

裁判的評分有時候我也覺得無語,但這是比賽,裁判具有第一權力,我們或抱怨、或忍耐,卻絕不能在教練做出指示和安排前有任何表示不滿的過激行為,如罵裁判等,因為我們得為接下來的比賽著想。這種不公平,布滿在孩子將來的路上,如何給孩子講清這些大道理?體操幫了我的忙。

體育教練給孩子立「規矩」

這些年來,體操一直是我家寶貝兒主要的體育活動。除此之外,他們還是日本柔道班的鐵杆學員。在這個柔道班中,除了健體強身,我的孩子們也學到了很多人生的智慧。

他們的教練是一位既嚴格又溫柔的美國女教練。有一次,我聽到這位教練讓她的學生們一遍遍和她重複「Quitting is not cool!(半途而廢,非常不好!)」這是她想讓孩子們記住的人生格言。

柔道班有許多規矩,教練經常提醒學員們得挺起胸膛,連休息時也是如此。孩子們每次晉級考試還得背一條學生守則:

我會用積極的方式,避免使我身心受挫的任何行為。我要學會自我約束,幫助自己和他人。我會正確使用我所學的武術技能,幫助自己和他人防身,並絕不濫用這種技能以此攻擊他人。

兒子的棒球教練更令人感動。這位本是美國某電話公司老闆的業餘教練,對孩子們簡直如父親一般疼愛。每次訓練比賽前後,這位教練總會給孩子們來信,耐心地給他們寫「傅雷家書」,指出他們的不足,並高度表揚孩子們不怕苦、敢於接受挑戰的體育精神。

兒子球隊裏有個美國男孩,動作一直不到位,不管他怎麼努力,棒球就是和他無緣。在發給隊員的信件中,教練是這樣鼓勵這位力不從心的孩子的:「儘管你今天打球不理想,但你看上去非常出色……讓我贏吧。如果我失敗了,就讓我勇敢地嘗試吧。我希望我的學員們勇敢堅強永不放棄。我要我的小英雄們永遠盡最大努力。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

兒子能遇到如此鼓勵孩子的好教練,真是讓家長感到高興。我想,他起到的教育角色,毫不遜於家長。

給孩子前進的自信

我國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寧在接受楊瀾的訪談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有意無意當中,體操對我的一些素質給了很多培訓,包括怎麼面對困難、怎麼樣能去找到戰勝困難的方法、怎麼樣去樹立一個目標、怎麼樣堅定自己的意志去實現這個目標。」

這是李寧所言的體育精神,在我看來,體育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我認識一個在美國上學的中國男孩兒,學校功課一直上不去。為了幫孩子找回自信心,他的爸爸另闢蹊徑,本來游泳的他,為了兒子,買來游泳錄像帶,慢慢琢磨游泳要領,終於學會了游泳。兒子看在眼裡,也變得自信起來,功課也跟著上去了。

我們做家長的,不一定自己非要是體操高手或者游泳健將,但我們能為孩子最大限度地提供體育訓練的條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