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照镜子玩游戏,帮助宝宝认识自己

宝宝哭的时候,你会不会带他去照镜子?照镜子除了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宝宝的照镜子反应中还可以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状况。
宝宝在十个月之后就会知道,在镜子里看到的人、事、物只是一个影像罢了!所以,照镜子时,一旦有东西从背后出现,宝宝就会转过头去寻找那个东西。这表示宝宝已经知道镜子里所看到的,与实际环境所见到的是同一个。所以说,宝宝「自我概念」的发展,又迈向更进步的阶段啰!
宝宝对于镜中晃动的影像和人的表情也很感兴趣,你可以提供各种镜类玩具让他把玩,或抱著他照镜子,让他看看自己与他人,帮助他建立「我」的认识。你也可以带著他在镜子前看看各种身体部位,或在他头上戴帽子、替他戴上太阳眼镜这些照镜子的活动也会成为一个非常有趣的亲子活动。

 
 
  小宝宝的自我概念发展  
 
  小手、小脚,可说是小宝宝第一个现成的玩具,大约在三个月左右,我们就可以发现,躺在婴儿床里的小婴儿时常著迷于自己手脚的长相、尝起来的味道及动起来的样子,常常一玩就是好一阵子。其实在这时候,小宝宝并不知道手脚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份,只觉得小手小脚是个好玩的玩具。 就算宝宝开始对自己镜中影像出现微笑、亲吻的反应时,这都不表示孩子已具有「自我概念」了。

自我概念,是什么?
一个人对「自己」看法,就是所谓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一个相当抽象的学习概念,似乎也看不出它的具体影响力,很多父母都会问,自我概念发展重要吗?答案绝对是肯定的,因为,自我概念的发生与发展, 形成一个人的个性与人格特质的重要部分,试想,一个认为自己是「好棒」的孩子、和一个自认是「失败」的孩子,他们将会用什么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呢?

自我概念并不是与生就俱来的,需要历经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刚出生时,小婴儿根本就没有自己(self)的概念,就算在三、四个月大时,他们喜欢举著自己 的双手看个不停,当时,他并不明白眼前的事物就是自己的一部份。但是,我们可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小婴儿就是透过这个发现自己身体的动作,逐渐进入认 识自己的境界。

一岁之前的小婴儿,最喜欢探索自己的身体,并感受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例如:小宝宝无意间用脚踢到床边的玩具、并发出了声响,此后,在宝宝的脑子里就建立 起一个连结:若是想要让玩具发出声音,只要动动自己的脚就可以了。类似这种的探索不仅丰富了他的学习经验,更鼓励小婴儿对自己的身体与个人能力建立起一种 独特的自信。

所以,对「我」的认识基础是在半岁到一岁之间开始扎根的,大约在15∼18个月大左右,小宝宝才会对「自我」有较清楚的认识。在一岁半至三岁之间是孩子表现出自我觉察的高峰期,你会发现,小宝宝对自己在镜里的影像感到极大的兴趣,他们还喜欢研究自己的长相、对著镜子扮鬼脸、说话呢!

影响自我概念的关键因素
满一岁之后,宝宝逐渐建立起自我的概念,对于「我是谁」有相当大的进步,他们可以从照片中找出自己、也知道镜中的影像就是自己,他们也了解一些身体器官的位置与名称。

进入两岁之后,孩子的自我概念更趋复杂,由于语言能力的精进,他们常会用「我」、「我的」来直接表达自我的感觉与想法。三岁之后,自我概念仍会持续的发 展,他不但会用语言来叙述自己的外型和家庭,也会将自己心情与感觉加以描述,更会借由别人的评价来认定自己的表现,例如,自己是不是真的很乖、很好。这整 个发展历程,就是幼儿自我概念必经的成长历程。

从表面上看来,这些自我认识的进步过程,仿佛只需要依赖孩子的自我学习就足够了,事实上正巧相反,自我概念的产生必须是建立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若是脱离 与人的互动就完全无法顺利建立起对自我的认识。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研究就验证了这个说法,由于猩猩是人类之外唯一也能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动物,因此,科学家为 了想了解社会互动与自我概念形成之间的关系,因此刻意将小猩猩完全与社会隔绝,研究发现,从小被孤立成长的猩猩,长大后,就没有能力从镜中辨认自己,也就 是说无法建立应有的自我概念。所以,从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了,唯有透过与人的互动、以及其他人的反应,才能建立起完整的自我概念。

因此,「人」就是影响孩子建立自我概念最为关键的要素,究竟,面对孩子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营造出一个最佳的环境、给他什么样的助力呢?

从亲子互动中认识自己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孩子透过父母的爱意传达与相处过程,逐渐学习如何去信任别人,也可在这亲密关系中建立稳固、安全的关系,这种安全感,就是他学会认识自己、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泉源。

在安全基地里自由探索 家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基地,所以,在家里,父母可以刻意的引导(如:和孩子一起玩认识身体游戏),或是安排一些小活动(如:让孩子打扮成不同的装扮),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可以自由又自主的认识自己。

支持孩子自我探索的意愿 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孩子健全的自我概念。所以,千万不要过份宝贝孩子、或是拒绝孩子去尝试,否则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依赖与退缩。所以,就算是孩子做得 不好,也要多鼓励孩子去试试看、做做看、学学看,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诱导出「我很棒」、「我很好」的自我认知了。

扩展孩子的生活经验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或是让孩子交交朋友,也都是建立自我概念不错的策略,因为,出去时,孩子更需要运用他的感官来认识环境,例如:小公园里,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玩具;与人一起游戏时,是学习社交及肌肉技巧的最佳时机。

给孩子正向的评价 我们常在无形间用我们的眼神、动作或言语否定了孩子的表现。其实,在成长过程,父母亲是孩子建立自我评价过程,最为重要的角色。父母正是孩子的明镜,在这面镜子前,我们让孩子看到了他人眼中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