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

一歲一哭榮。

總有人問:

為什麼那麼多年過去了,

還有那麼多人在喜歡張國榮?

你們說他傲氣,

因為他天生出身不同,

如同胭脂扣裏眉眼如畫的十二少

你們說他不可一世,

他無所謂世俗眼光,

可以穿著長衫梳著長發,

也可以勾眉黛著紅裝,

他就是天生的演員 。

你們說他不單純,

可他對待任何人都保留著真心,

他會給我們講黃段子,

嫌我們是鹹濕鬼,

他笑罵我們好瘋狂卻依舊願意與我們親近,

伸出手臂與我們擁抱。

他會講萌萌的國語,

默默吐槽自己的造型師,

隨時隨地段子不重樣…

他曾在燈光耀眼的舞臺上光芒萬丈,

在萬人擁擠的紅館上一連唱滿2個小時,

對著自己心愛的人,

面對著無數或認同或異樣的眼光,

大聲告白。

他也曾在香港的角落街道口低調的像個平常人,

喝酒泡吧,

卻從不避諱,

牽起他的手,

無所畏懼。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01

1956年9月12日,

張國榮出生於香港。

同胭脂扣裏的十二少一樣,

哥哥也是出身在一個大戶人家。

祖上確實是名門望族,

但家道中落,

父親白手起家,

辦了個洋裝裁縫店,

手藝不錯也是小有名氣。

姐姐張綠萍曾是香港消費者委員會首任總幹事,

表哥是交大南洋書院院長…

書香門第是真,

卻不到鐘鳴鼎食的程度,

頂多是中產家庭。

父母忙於生意無暇顧及家庭,

張國榮自小與父母感情疏離,

只有保姆六姐對他最好。

小小年紀便被送去英國讀書,

獨自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一段清冷又孤單的時光。

關於父母,張國榮說:

「我跟爸爸都不熟」,

「我安靜得就像空氣一樣,

沒有人意識到我的存在。

我最大的願望,

就是抱一抱媽媽。」

張國榮(左一)

張國榮一直在英國念書,

如果不是父親飲酒中風,

大概會安安穩穩讀完大學,

此後人生風景未必如此。

儘管不敬,

可還是感謝冥冥之中的推手,

將他送到鏡頭之前。

張國榮身上天生帶著富家子弟的氣質,

他只是沒有十二少的紈絝作為。

不過要說「公子哥」作風,

也不是沒有。

比如,當初纔拿1000塊工資,

花500租間房,

搬出來住。

又預支半年薪水,

粉飾租來的房,

住了9個月不到,

又搬出來了。

據統計,他一生至少搬了15次家,

而且,

還有處女座種種奇葩的搬家理由來加持。

淺水灣那套房子,

大裝特裝了好一陣子。

地上鋪著靚的不得了的義大利白色地磚,

整間屋子都是白色的,

邀請朋友來玩。

事後,

因地板上多了一條黑色的劃痕,

怎麼也弄不掉。

結果就是:搬!

02

你看他似乎一副頑固做派,

但家學養人,

這一點都沒錯。

跟姐姐張綠萍一樣,

國外長大的張國榮一貫來獨立且執著。

從英國回來後,

哥哥打過小工,

賣過牛仔褲,

但並不想有些雞湯畫風文寫的那麼勵志,

張家再怎麼沒落也不至於要他被迫入行養家。

因為演戲的事情,

他還與父親有了很大的矛盾,

直到搬出家自己單住。

記得拍《霸王別姬》的時候,

有這麼個小故事。

電影中《貴妃醉酒》一節,

高力士的扮演者是一位京劇名家,

號稱「梨園第一名醜」。

拍戲那天他與張國榮搭戲,

拍完之後悄悄問工作人員:

這個人學了幾年戲了?

工作人員回答:

沒學過戲,

香港明星來著。

老先生大喫一驚,

立即上前與張國榮結交,

讚不絕口。

人家學戲都是好幾年好幾年攢下的功夫,

張國榮要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去接觸和學習,

並且得到老一輩藝術家的讚賞,

下的苦工怕是更難想像。

當時陳凱歌專門請了京劇大師張曼玲夫婦教導哥哥京戲,

張曼玲夫婦知道要教一個香港大明星,

心裡頭忐忑的不行。

結果哥哥早早在酒店門口等著,

親自開得車門:

「史老師張老師好,

我叫張國榮。」

不是我是張國榮,

而是我叫張國榮。

一字之差,

可見態度與心境。

因此,

纔有了「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的虞姬。

03

沒有多少人能像張國榮那樣,

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待了幾十年,

還能出淤泥而不染,

依然不改真性情真膽識,

敢作敢當,光明磊落。

他說:「我真的不能和圈內的人拍拖,

圈中的女孩太招搖,太虛榮。」

可是他的初戀女友毛舜筠,

卻是不折不扣的圈內人。

他說:

「我覺得王祖賢拍第一部戲的時候還不太好,

說真的,

祖賢不要生氣哦。」

他說:

「發仔的影迷不要生氣哦,

發仔有時會過火,

他的星味太重,

一出來就是周潤發。」

這些得罪人的話,

誰也不敢說,

而他對著鏡頭,

卻從來只說真心。

當時張國榮已33歲,

世故的年紀,

卻絲毫沒有磨損他的天真少年氣。

恰如他的《我》:

「快樂的方式不止一種,

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04

喜歡張國榮,

總躲不過《春光乍泄》這部片子。

《春光乍泄》裏的何寶榮,

是大多數人不曾見過的他。

如果這個何寶榮換一個人來演,

這部電影一定沒有這麼出彩。

一個令人無比討厭但恰恰處在能被人理解分界線上的矛盾人物,

與此時的張國榮大約有幾分共同之處吧。

張國榮、唐鶴德,

那一牀紅毯的哽咽,

遊走在道德倫理邊緣的歇斯底里。

通通都不足為外人道。

「黎耀輝,我們重新來過。」

這句何寶榮宣之於口的老生常談,

末了再也沒有人聽見了。

哥哥的葬禮上,

那個西裝革履的男人,

眼神裏清澈倒映著黑白默片。

他未曾開口,

未亡之人,

無言勝有言。

05

《異度空間》是張國榮的最後一部電影作品。

陷入精神分裂的心理醫生,

夜裡深受精神上的折磨,

白天要排解病人的痛苦。

這樣一個角色,

實在很難讓人不想起此時已經被生理性抑鬱症折磨在崩潰邊緣的哥哥。

導演羅嘉良說,

當時只要攝影機一關,

他就會招呼大家一塊兒去喫東西。

合作演員林嘉欣也表示,

在片場張國榮絲毫沒有前輩的架子,

指導自己以外還會領著自己扮鬼臉作怪。

一直到最後,

都沒有人見過他情緒低落的樣子。

他總是這樣,微笑著,微笑著,

把所有的心事都揉碎了吞進肚中,

飄散在風裡。

所說過最激烈的一句話,

不過是:

「我一生人無做壞事,

為何會這樣?」

無人能解。

《霸王別姬》裏的虞姬「不瘋魔,不成活」,

張國榮卻是「我若成活,便是瘋魔」。

其實2002年下半年他曾自殺過一次,

吞了大量安眠藥,

後被家人救回,

始終為他的病四處奔波的唐鶴德,

極盡崩潰吼出了一句:

「要死大家一起死」!

2003年的4月1日,

他從香港文華酒店24樓上縱身一跳,

把時光永遠定格在了47歲。

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

你瞧,又是一年愚人節,

他又與我們開了一場玩笑。


因為他是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女性,平等對待女性的人。

雖然張國榮的好有很多,但這一點真心是很多男明星都比不上的。想想不久之前許知遠和王小川在節目上評價湯唯和高圓圓,一副要選後宮的嘴臉;還有馮小剛,當初明明和湯唯合作,還公開說女人智商低;柳巖鬧伴娘事件也是,和包貝爾夫妻是朋友,和那羣伴郎也有些是朋友,但事情發生的時候沒有一個男的出來幫她,事情曝光後還有人暗暗怪她事多,逼得她一個受害者出來道歉。

但張國榮明明比這些人更有條件,在當年的娛樂圈掌握著更多的話語權好不好,但他有輕視或者看不起過哪個女孩子嗎?並沒有。

說一件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當年拍《霸王別姬》,劇組有個女工作人員經常被老公家暴,她老公也在劇組,是京劇同行。大家都覺得很氣憤,可是也沒人去多管閑事。

後來殺青宴,是張國榮出來對男的說:「你以後再敢這麼欺負她,我回香港找人廢了你!」雖然這句話很中二,但卻說出了在場人都沒說的話。

當時英達也在現場,後來他還回憶說,當時很為張國榮捏一把汗,因為那個男的有不少武生兄弟在場,要是打起來張國榮肯定喫虧的。

還有一件事。

李連杰的老婆,利智。一開始去香港選美,雖然拿了冠軍,可是很不受待見。

因為她是內地來的,廣東話說不好,又是走性感路線(是不是跟柳巖很相似!),還傳出包養傳聞,所以圈內也沒幾個看得起他,男人更覺得可以欺負她。

有一次電視臺活動,曾志偉和周潤發上臺玩互扔蛋糕遊戲,利智在臺上當「裁判」,結果扔著扔著,大家都扔她了,整個蛋糕拍在利智的臉上。眾目睽睽哦!

利智明面上也不能發脾氣,回到後臺自己一個人哭,別人沒看到嗎?看到了!但只有張國榮一個人過去安慰她。

別說當時的娛樂圈欺負女孩子,現在的也沒好到哪去。只是很多都沒放在明面上而已。

但像張國榮這種會真心照顧女孩子,對你好不是為了追求你,對你有目的的男人,真心沒見到幾個。

所以,都不用說他在電影和音樂上的成就,光是尊重女性,愛護女性這一點,就足夠我們一直懷念他的了。

我是珞寧,閑聊八卦下名女人,長見識學知識,關注我的頭條號【珞寧下午茶】


張國榮,演藝圈最後一個貴族。

「我走了,希望你們記得我」

這次我不說他的歌,不說他的電影,只說他很小的一件事,你們可能都沒有留意過,那就是——張國榮的著裝品味。

正裝:有人說張國榮把西裝穿的就像第二層皮膚,穿得最為妥協,他的顏色搭配敢用黑配黑,白配白,卻都蔓延著一種不動聲色的優雅,一份平實淡定的精緻。他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藝術天分和設計感覺,讓香港首席設計師張叔平讚不絕口,甚至於被譽為「藝壇最後一個貴族。

毛衣:張國榮喜歡穿毛衣和圍巾,總能恰到好處,完美地契合自己的氣質,散發出陽光,明朗的味道。

圍巾領帶:不論什麼款式的圍巾和領帶,他總能找到合適的衣服搭配,裝扮得那麼活潑,張揚,個性。

休閑:張國榮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和衣服渾然一體的,好像他什麼都幹穿,什麼都能穿,什麼穿出來都好看。

演唱會:當各大藝人還很保守,很規矩地正裝開演唱會時,張國榮敢於打破常規,給人驚艷的感覺;當各大藝人開始花裏胡哨時,他又回歸正統,一身衣裝革履。好像率性而為,但又總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難怪有人說,張國榮的著裝品味領先同級別藝人20年。

當然,他大學是在英國學習的紡織設計專業,本身就是和服裝時尚打交道的。

要不是因為父親生病輟學回國,這個世界本會少一個歌手和演員,多一位了不起的裁縫。

張國榮對服裝的愛好也與家庭有關。他的父親是香港洋服大王張活海,早在20世紀30年代,便在香港開起了洋服店,按照好萊塢的風格製作最前衛的衣服。

大導演希區柯克、好萊塢巨星馬龍?白蘭度,都在他家做過正裝。

最後,附上一張風華絕代的戲裝,作為永遠的懷念。


第1000個問題,在4月1日即將到來的日子,留給哥哥。為什麼張國榮依然那麼受歡迎,因為他可愛。

可愛的人分兩種,一種是皮囊可愛,讓人極容易去喜歡,還有一種是靈魂可愛,讓人忍不住去接近。

張國榮,他的靈魂很可愛。

張國榮,他的靈魂很可悲。

張國榮,他的靈魂很可敬。

如果說一個人能夠改變一個節日,那麼他的力量一定是強大的,縱身一躍,改變了延續很多年的,充滿歡樂氣氛的愚人節。他,和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張國榮讓每年的4月日,多了太多哀嘆。

很多人會說,張國榮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我們依然愛他。也有很多人會說,張國榮都離開這麼久了,每年都有演員離開我們,沒見過像他一樣,每年都被全國媒體爭相報道的。

有的人已經走了,但他好像就在身邊。張國榮的離去,成為了張國榮現象,就連香港的女兒梅艷芳,被提及的次數也遠遠不及張國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他不過是香港影壇璀璨銀河裡的一顆小星星,突然有一天,變成流星隕落了,人們看到天空中缺了一塊,才茫然失措,他去哪裡了?他那麼閃爍,怎麼突然灰飛煙滅了?

他在世的時候,不是最紅的演員,他離去之後,卻成了最好的哥哥。

張國榮1956年9月12日出生於香港,處女座,家裡兄弟姐妹共有十人,張國榮是最小的一個。於2003年4月1日去世,做過歌手、演員、音樂人、MV導演、唱片監製、演唱會藝術總監,典型的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

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人,長相秀美,五光十色,卻選擇了縱身一躍,離開煩惱界。

留下的遺書只有寥寥五十餘字:「Depression(沮喪、抑鬱)。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呢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下款署名:Leslie。"

有一句網路流行語叫,不曾深夜痛苦者,不足以語人生。不經歷跌宕起伏,千迴百轉的人,不懂得張國榮的悲慼。童年的慘淡,讓張國榮變成了憂鬱的性格。原生家庭的缺失,讓張國榮難以感覺到愛的包圍,鎂光燈下沒有祕密的表演,讓張國榮找不到可以棲息的園地,香港媒體的圍追堵截,讓張國榮崩潰了最後一根神經。太多太多的原因,使張國榮的臉上難以看到發自內心地笑容。他也曾是少年。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所有被命運狠狠傷過的人,會走出兩條非常極端的人生軌跡,報復社會,充滿仇恨,甚至去屠戮生靈,他們變成了人間的撒旦,去發泄難以言喻的痛苦。而還有一種人,則因為接收到了世界太多的傷害,反而不忍心傷害任何一個人,用盡全力去對別人好,去將溫柔,善良,體貼,從容,所有最美好的形容詞展現出來,他們是人間的天使,哥哥張國榮也是。

那次見面中,查小欣面前的張國榮面色蒼白、神情憔悴、手指抖得厲害,「我問他什麼時候出來工作,他說,很快就能出來,到時便能見到。」二人的深情擁抱卻成訣別。一位多次專訪張國榮的香港媒體人士也透露,張國榮去世前5個月時二人見面,「當天採訪時,我看到他的手一直在抖,抖得很厲害。那個時候他病得很重,甚至根本沒法睡覺。」

  後來更患上胃酸倒流,灼傷了嗓子。張國榮曾到澳洲看醫生,被建議煙酒都要戒,但因為當時有合約在身,到錄音室灌錄唱片聲音不夠完美,就更顯得情緒低落。當時還有4部片約等著他拍,可惜因為精神不振,睡眠很差,於是更加不停地抽煙,一支接著一支,連手上拿個水杯都顫抖得不得了,坐立不安,魂不守舍。

  哥哥遺書中有句話,「我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上面引用的報道中提到他去世前五個月已經是病得很重,甚至根本無法睡覺。

他得了嚴重的抑鬱症。有人曾經哭著問道,哥哥得了抑鬱症,他為什麼不早點去看醫生啊。

葯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心病,根本無葯可解。多年來的滲透,就像宣紙上那一滴扎心的墨點,剛滴上去的時候根本悄無聲息,等到洇染滲透的時候,已是無葯可解。

拋開其他抑鬱症的癥狀不談,僅僅是長期失眠(慢性的睡眠剝奪)已經可以導致疲勞、肌肉疼痛、體重改變(減輕或增加)、頭疼、手震、畏寒、眼球和眼袋充血、眼球震顫、血壓增高、荷爾蒙水準升高等狀況。對大腦、精神狀態和認知系統也有影響,可以引起注意力渙散、反應遲鈍、情緒低落、易怒、頭腦糊塗、心神不定、(間歇性)失憶、出現幻覺及類似精神疾病癥狀等狀況。因此睡眠剝奪會作為刑訊手段之一。應激、患病等緣故持續5日以上的未眠,是需要到醫院接受住院治療來幹預和緩解。

張國榮走了,他無法承受生命的沉痛,也許他活著,會依然強裝快樂地表演,然後優雅地老去,也許會泯然眾人,離開演藝圈,但是他選擇了在最燦爛的時候離開,就像那顆來不及許願的流星,我們只能在記憶中雕琢他的模樣,他最好的模樣。

哥哥,再見咯,下輩子,要快樂。


榮哥首先是面像好,英俊,瀟灑,氣質佳,說第二,也沒人敢說排第一。

第二,有才華,奮鬥多年,聲影俱佳,說第二,也沒人敢稱第一。

再三,人品好,親和,和大牌和新人都相處很好,能儘力幫助人,做善事從不公開,受人尊敬。

你說長得好,就容易親近了,大家願意交往,有才華就更讓人喜愛了,如果還能時刻想著幫著這樣的人哪裡去找?自然愛戴有加了。

娛樂圈就是個垃圾場,皮厚無恥的人才會待得下,所以榮少走了,但他的一生光彩燦爛,不枉今生,也給後世明星榜樣作用。

他,相貌人之龍鳳,四絕之首,但和他的才華相比,不算什麼;他的才華,歌聲貴為兩大天皇,電影歷史之首,但和他的人品相比,卻又差之三分。

這樣的人~張國榮,必須愛他!


他不是靠外表突然出名的泡沫明星,由於他太過前衛時尚,所以一度讓觀眾不能接受,是哥哥引領潮流,讓MONICA這樣的歌 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他是用自己唱歌演藝的方式,開創了一個新紀元。就像現在所有人觀點裡都喜歡這樣的東西,突然冒出另外一個東西 你說人能接受嗎?但是他做到了把另外那個東西也讓人接受,你說容易嗎?很多人模仿劉德華張學友很相似,你見過誰模仿哥哥很相似的?就算唱歌過得去,表情,神情,內涵,風韻,是別人絲毫模仿不了的。他的那些東西來源於他8年的沉澱,也來源於他自身的內涵和品格。他在唱歌達到最巔峯的時候毅然告別歌壇,(所以可以看出他不重名利),然後再影壇上又締造了很多神話和經典,比如霸王別姬,95年他重返歌壇,又留下很多經典歌曲,最值得一體的是他的2000年熱情演唱會,中央電視臺評價至今無人超越。他是真正的藝術家,走在時代的前面。所以會被人誤解,但是他總是能以他寬容的心懷去原諒他人,甚至傷害他的人。我們愛他不單純因為他是個好歌手 好演員,還是因為他美好的心靈,善良,大度,熱情,優雅,成熟,可愛,親切,敬業等等 他是唯一一個一切美好詞語集於一身都不為過的人。


張國榮之所以受歡迎,他不但是是人長的帥,最主要是他的綜合氣質非常的好,他演的電影很多經典,他的歌曲耐人尋味,他對藝術的追求與勇於創新,對前輩的尊重,對後輩的提攜與照顧,即是你是個陌生的人有困難,只要遇到他也會不遺餘力的幫你,從沒有當自己是大牌,非常的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在娛樂圈的大染缸裏始終堅持保持一顆真心,至始至終沒有一點的改變,出淤泥而不染,好使墮落人間的天使,怎能不讓世人喜歡,總之他的優點太多了。引用黃霑的一句話:中華民族的所有的傳統美德在他身上都能看到。這樣的人誰不愛,喜歡他的人都是始於他的相貌,限於他的才華,最後忠於他的人品。


因為他值得人喜歡,所以受歡迎,德藝雙馨這四個字一般是形容老藝術家,但是他做到了,一般這首歌被多年後想起再唱大多數都是想起了那首歌而忘了那個人,而他相反是因為想起了他這個人,於是忍不住唱了他的很多歌,一個明星會有很多粉絲不算厲害,可一個明星在他走後這麼多年還有那麼多現在已成為天王巨星的他們癡癡懷念,苦苦等候不容易,因為受他幫助的新人是數不勝數的,就說老一輩的tvb演員有哪個不認知不佩服,我們沒經歷過不知道不明白,可認真的算一算才發現真的是數不過來,例如雙古,曾志偉,吳君如,袁詠儀,張衛健,張柏芝,王菲,王祖賢,,,,,,他的一生朋友有很多,可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呢,哥哥曾來過玩笑說被他嘴過的人都很幸運,事實上這只是謙虛的說法,更多的是當時的他確實提拔過很多新人,一直未停過,在胭脂扣之前,梅姐的作品不多,也不算火,在英雄本色之前,發哥還是票房毒藥,在沒遇上哥哥之前雙古一個是個小記者,一個默默無聞,在沒遇上哥哥之前,張衛健還是一個接不到角色,唱歌比賽拿不到獎的無名人士,就隨便指一點就沒人能做到,哥哥在紅遍半邊天的時候接到一個無名小粉絲(張衛健)打了上個鐘頭的電話還能安靜的聽粉絲講完難處,再真誠的幫助他,哪怕對方他根本不認識,在明明知道那部戲(英雄本色)裏他的角色是最不討喜的,可他偏偏接了,甚至很多的投資商都是他拉去的,可他卻無怨無悔,或許這些事聽起來很傻,明明素不相識,可他卻總是這麼善良,這說明他是個有心人,這樣的前輩朋友又怎會有人不想念?最後再補充一點,反問一句?你的偶像能在只見你一面,幾年後還能說出你的名字嗎?我告訴你他可以,他曾經有一個可愛的女粉絲在他最因為莫妮卡火起來的時候找他簽名,問簽什麼名,女粉絲說to:莫妮卡,後來幾年後,女粉絲又去找哥哥簽名,哥哥一眼認出,反問一句:這會不簽莫妮卡了嗎???????,這是何等的幸運,哥哥是何等的可愛,在一個演唱會上面,在閃耀的聚光燈下哥哥在舞臺上唱著歌,唱著唱著就突然往觀眾席上走了過去,在大家都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親了一個女士一下,原來那個女士從很早以前就喜歡哥哥了,雖然觀眾席上燈光很暗,但還是被哥哥一眼認出了,這樣的偶像作為粉絲又怎能不喜歡呢?


藝術家的生命是靠作品來延續約,聲望是以品格來支撐的。作品的藝術價值是否流芳百世、為人品性是否真正受人稱道要看他離世後的影響力及其持續性。張國榮離世近十四年,有目共睹的是,他的作品、藝術思想理念、他的人品,從當初非議他的媒體,到藝術工作者、研究學者、文藝評論者及所有喜愛他的人們,都已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入地欣賞和理解。這個絕非任何人為謀利炒作所致,因為過世的人已經不可能再有任何新作品有利可圖,而是受一個藝術家過硬的藝術貢獻和人格魅力感召。哥哥的可貴與難得在於,他的光彩不僅僅綻放在他的音樂、舞臺表演和電影作品中,同時也表現在他的品性人格中。他是非常罕見的集高貴靈魂、偉大人格、傑出才華和精湛藝能於一身,同時極富創新精神、在藝術上不斷挑戰與突破的藝術家。生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人走依舊茶不涼,十多年間受到的尊重敬仰有增無減,並且還將繼續下去。他的至真至善至美代表著人性最崇高的境界,是我們永遠追求和學習的榜樣。


按照現在的說法來講,我是個後榮迷,18歲才開始真正關注哥哥。當然,這並不是說哥哥的名氣不大,只是在成為哥哥的粉絲之前,我對所有明星都不感冒。第一次看的哥哥的電影當然是小時候的記憶倩女幽魂,後來在同學的推薦下看了胭脂扣,之後就被哥哥迷上了,尤其是結尾那句「如花,原諒我」真的是百感交集。哥哥名氣最大的電影當然是霸王別姬,只是我不喜歡京劇一直沒去看,知道聽了哥哥演唱的當愛已成往事,我被這歌聲深深吸引,這種感情我從未在其它的歌曲上有過如此共鳴,便去看了霸王別姬,到現在已溫習四遍了。哥哥其它經典之作太多,榮迷都很熟悉,我就不說那麼多了。只是不喜歡有些人說哥哥是死了之後被媒體炒紅的這種說法,特反感那些拿他雙性戀來說事兒的人,雖然人紅是非多,但這樣侮辱已逝之人太不尊重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