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方向來看,樓市調控的最終目的從來都不是降房價,而是抑制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也就是說房價可以穩,但下跌卻不是調控的目標。但市場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控制的,房價不漲不跌更加難做到,比如北京“3.17新政”過後,房價就下跌了11%以上。不過市場迴歸理性,大家不跟風搶房倒是很好的現象。

在調控政策出臺之前,北京房價最高時漲到67497元/平,但是調控之後,成交量直接腰斬,連續下跌了9個月;房價也下跌到58381元/平,下跌幅度達到13.5%。但是2018年3月份左右,小陽春行情和學區政策刺激需求釋放,房價開始反彈,持續回升了8個月。

但是2018年下半年,全國樓市都在降溫,北京也不例外,全年房價同比下跌了11.3%。到了2019年,房價再次反彈,樓市局部回暖。小資家數據顯示2月份的二手房均價是59898元/平,和2017年3月份的最高房價相比,下跌了11.3%。

從成交量來看,北京“3.17”新政之前,二手住宅的網籤量達到25萬套;但是政策出臺後的那一年,二手住宅的網籤量直接下跌至12萬套,降幅達到52%。另外新房的成交量在調控前有將近10萬套,但是調控後就持續低迷,2年也只有5萬套。有專家表示,在北京嚴厲的調控下,成交量和房價都得到有效控制,房價下跌明顯。

政策出臺後,大部分人都是持觀望態度,所以成交量明顯下跌。有業內人士表示,經過兩年調控,北京市場完全迴歸理性,房價因爲地段的不同呈現出等級差別,供需市場也高度平衡。雖然政策這兩年的小陽春行情都出現小幅上漲的成交量,但基礎值已經迴歸歷史中等的水平,波動也是在正常範圍內,成交量非常穩定。

另外調控之後業主大多以降價爲主,今年1月之後漲價比例小幅增加,這意味着業主在小陽春和樓市局部回暖的前提下,信心逐漸增強。不過從二手房掛牌價來看,調控後均價一直在下調,到2019年纔開始保持穩定,相對來說市場預期和情緒都趨於理性。

從需求端看,樓市調控壓制了投機性需求,所以在市場降溫的時候市場需求大多是剛需和置換。因爲調控出臺後實施認房認貸的政策,置換的首付比例大增,換房難度增加,所以剛需在市場的比例更多。另外這兩年小陽春行情的存在證明市場需求還非常旺盛,投資客解套,剛需入市,房價的泡沫正在被稀釋。

3月份已接近尾聲,北京小陽春行情是否能持續還是個問題。從數據來看,二手房市場雖然有所回暖,但帶看量已經出現回落,所以未來市場的活躍度應該會下降。2月份的新房價格同比上漲了2.9%,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2%,預計3月房價應該會小幅上漲或保持穩定。最後有專家表示,今年北京政策全面鬆綁的可能性很小,畢竟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標,保持政策的持續性是非常必要的。

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