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用一個指標去選擇個股,應該用什麼?

想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回想我們的選股邏輯是什麼。很簡單: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偉大的生意。這句話具體有兩個方面:1)合理的價格,2)偉大的生意。

價格固然重要,如果只能選擇其一,只能放棄價格這個方面。舉個例子解釋,如果一個股票現價100塊,10年後能翻10倍漲到1000塊。現在80塊買入還是100塊買入對最終的結果區別並不巨大。

更重要的問題是買了還是沒買那個10倍股。換句話說,是否能有眼光,慧眼識珠出那個偉大的生意。

什麼是偉大生意?我的理解是在一個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裏,能長期穩定地賺到比平均值高的錢。競爭對手看著眼紅,以各種辦法競爭,還拿它沒辦法。如果用一個指標描述,那就是拋去成本拋去人工後的營業利潤率。長期穩定的高營業利潤率代表這個生意長期的優異賺錢能力。

今天我利用過去五年的平均營業利潤率對MSCI US 指數成分股進行統計。

剔除銀行和保險這樣槓桿經營的生意,還有522個公司。五年的營業利潤率為截至2017年年報,522隻股票過去五年的營業利潤率的中位數為15.35%. 15%左右的營業利潤也符合我們對一般生意的認知。

以15.35%營業利潤率為劃分。大於這個利潤率的274隻股票,過去一年價格平均收益為-5%,過去三年價格平均收益為35%;小於這個利潤率的279隻股票,過去一年價格平均收益為-10%, 過去三年價格平均收益為25%.

從兩個時間段的比較可見,都是營業利潤率高的股票好於低的股票。

當然,僅這樣一個指標容易錯過之前像WAL-MART, COSTCO這種傳統零售,超低利潤率,但利用強大的執行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把生意做成偉大的賺錢生意。這樣的企業管理層和能識別出管理層的伯樂投資人,都有點守正出奇的味道。這個以後再說了。

----------------------------------

歡迎關注公眾號: pegcap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