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玉器的認知和琢磨,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前,對玉的審美和象徵意義的認知是中華文化獨特的內涵。紅山遺址出土的玉器是北方玉文化中的代表,以玉隨葬是紅山文化一大特點,等級越高的陵墓玉器隨葬越豐厚。紅山龍形玉器最具特色。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紅山文化玉器的幾件代表作,每一件都無比精美,有一種現在隨處可見。

C形玉龍

此形酷似甲骨文和金文的“龍”字形,出現時間晚於豬龍形玉,頭部依然保留了一些豬的特徵,已在紅山文化多處遺址中發現,因此許多專家認爲這種龍形是脫胎於豬形玉龍。當前存世的以一隻墨綠色玉龍最爲栩栩如生。C形玉龍具有高度抽象的意味,故當今這種形狀的抽象圖案也被廣泛地使用。

玉豬龍

紅山龍形玉的另一種形態是豬龍形,顧名思義,就是豬和龍形體特徵的結合。爲何“豬”在的地位如此重要呢?結合時代背景我們不難推斷,該時期種植業不發達,“豬”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在祭祀活動中被賦予圖騰意義。同時,在原始社會,豬和龍都被視爲水系神獸(具體起源不可考),因此在古代“看天吃飯”的時代,豬和龍經常被用於求雨等祭祀活動,久而久之,這兩種“神獸”的形態就被完美地結合到玉器之上。

勾雲紋玉佩

紅山文化中,勾雲形玉器是一種與龍形玉器具有類似地位的器形。對此種器形所代表的含義,各家衆說紛紜,業內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有人認爲勾雲形式抽象於鳥形,也有人說是目形。此形玉器多發現於部落首領或巫師的墓中,是身份的標識和權力的象徵。有專家據此認爲勾雲紋是象形文字“我”的早期形態。

玉箍形飾

紅山文化還有一類代表性的器形是玉箍形,也叫馬蹄器形,呈長筒形,一端斜口,另一端平口。這種形飾多發現於墓葬主人的頭部,故而其用途被普遍認爲是一種髮飾或者王冠。

據統計,龍山文化中各遺址所出土的玉器總數不超過千件,然而卻成爲考證中國圖騰文化、祭祀文化、象形文字、古代禮制不可或缺的“活化石”,在考古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藉着一股“龍山玉器熱”,這件文物變得“隨處可見”。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仿製品,成色、質地、沁色都與真品極其相似,所以,玉器鑑賞和收藏真的是一件風險極高,令人心跳的行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