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個在沙灘上徜徉的孩子,愛折騰,就算是沿路走過他也會去尋找耀眼的貝殼和璀璨的珍珠,世界對他而言,更像是一片廣闊的大海,而他則是那個就算身處娛樂圈也不會按常理出牌的人,駕著一艘快艇,就要去海里探尋寶藏的牛羣。

1968年,牛羣高中畢業,下鄉插隊到河北省霸州市北落店村,期間被一個姓鞠的老人的快板感染。兩年後,牛羣參軍去了某部通訊連。牛羣入伍不久,即碰上團裏的連隊演唱組會演,他說了一段天津快板。這段天津快板就成了牛羣踏入曲壇藝苑的第一步,是他藝術生活的一個起點。

牛羣參加全軍會演,在表演相聲《原形畢露》關於選取牛股的思路我已發在扣#扣~號中:1545186259!在此申明,我從不收費,也不推薦股票,能學到本人的戰法及知曉個股的具體買賣點!未取得反響之後,發起了狠心,相聲一定堅持說下去。後來劉學智推薦他拜師到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門下。後來又在電視劇《那五》的拍攝中與馮鞏結下了"藝"緣,合作當年便推出了8段相聲。捧逗之間,一舉手一投足,都可見功力,成了90年代家喻戶曉的笑星。

不過他一直都很愛折騰,身居娛樂圈之餘,他還會去客串攝影師、縣長、做明星足球隊隊長。最後都遇到了滑鐵盧,身陷泥沼。但每一次的折騰,牛羣都是為公益,為大眾。牛羣心地善良,對觀眾熱情,對慈善熱愛,他是受人尊重的人民藝術家。

可這幾年,牛羣的遭遇貌似就不大好了,由於以前太過折騰,2013年,64歲的牛羣還要為了生計,去參加總要節目《中國星跳躍》,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從10米高的臺上跳下,當即就暈過去了。這樣的牛羣,讓人感到心酸又悲涼。


如今的相聲界裏,郭德綱已經成為了「龍頭老大」。然而想當年,也有幾位紅極一時的相聲演員,其所說相聲也是深受歡迎,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牛羣和馮鞏。雖然同樣是說相聲,但牛羣馮鞏的相聲曾經也比較犀利,留下了一些經典段子。

但就在兩人當紅時,卻不料這對黃金搭檔也分手了,從而只留下了馮鞏在春晚的舞臺上繼續,至於牛羣則是漸漸淡出公眾視線。那麼,究竟是為什麼才導致如此?

牛羣出生於天津,而天津的曲藝也是全國出名。牛羣在高中畢業後,曾經入伍當兵,後來就開始學天津快板,之後在戰友文工團從事相聲創作。拜師於相聲名家常寶華先生門下,成為常寶華弟子。

和馮鞏的結緣,則是因為拍電視劇《那五》,兩人因為都喜歡喜劇,也非常喜歡相聲,從而很快走到一起成為搭檔。在成為搭檔後牛羣還一度到北京大學進修,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創作出相聲作品。

隨著兩人表演的日漸成熟,也就很自然的踏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通過央視春晚這個舞臺,牛羣馮鞏一下子就成為了紅遍大江南北的相聲演員。和趙本山小品等,一起在央視春晚上大放異彩。

不過相比馮鞏而言,牛羣是一個喜歡折騰的人。據說在和馮鞏一起表演相聲時,就還是攝影家協會會員,出版社的副總編,更是明星足球隊隊長等。真正讓牛羣和馮鞏分道揚鑣的,則是因為牛羣想去做生意。

對此,當時馮鞏很驚訝但也同意了牛羣的要求。就這樣牛羣折騰來折騰去,也是無心靜下心去認真創造,卻嘗試了各種工作。包括做生意也是虧損,辦雜誌也成為了爛攤子。總之,牛羣都是失敗而告終。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牛羣後來竟然到安徽蒙城去當副縣長,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飽受爭議。也正是因為到了蒙城當副縣長,馮鞏才開始有了新搭檔,等到牛羣從蒙城回來後,早已物是人非。

在當副縣長期間,牛羣也是被諸多媒體質疑,甚至有人還懷疑其中飽私囊。在經歷了一些風波後,牛羣最後也是傷心而去。而馮鞏也有了新搭檔,牛羣也深感無奈,當然也感到對不起馮鞏。

後來牛羣也上了春晚,就是和趙本山、宋丹丹一起合作小品。不過沒多久,牛羣再次消失在春晚的舞臺上,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牛羣做什麼了。而牛羣還是混跡於娛樂圈,在廣西衛視主持一檔公益節目。

看來折騰來折騰去的牛羣,人生閱歷倒不少,但在相聲事業上卻從此再也無法續寫當初的輝煌。曾經和馮鞏組合成黃金搭檔,最後剩下馮鞏一個人成為了春晚釘子戶,至於牛羣則是無奈退出,也令人感到遺憾。


他就是一個藝人,好好的把本職工作做好就行了,可偏偏他折騰,最後自己把自己禍害了,現在舞臺上基本看不到他了,他就是牛羣。

牛羣首先去安徽做了一個掛職縣長,幾年就下來了,在想重返舞臺很困難了,老搭檔馮鞏這時候已經聲名遠揚,從單純的相聲演員向多方發展,重點做小品,也有了新搭檔,所以牛羣沒有了夥伴,一直在一邊晾著,最後祈求趙本山好不容易弄了一個角色。

他們這些做演員的,也是平凡的人,不是什麼精英,更不是做什麼都行,大家看看明星做生意的有幾個成功的,都是最後灰溜溜的收場。

牛羣本來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本來自己都那麼大年齡了,應該安分守己的幹好本職工作,老老實實把相聲發揚光大,為中國相聲做出貢獻,可他偏偏不按常規出牌、真不知道誰為他策劃的,去當縣長,按常理說一個明星去做縣長應該有無限光環,怎麼就下來了呢?這個真不明白。最後還把自己賠的精光。

縣長回來接著離婚,這是什麼樣的打擊,一般這時候會把人搞的一蹶不振。不管怎麼說,牛羣曾經給我們帶來歡聲笑語,希望牛羣同志平平安安。


牛羣和馮鞏搭檔說相聲,上綜藝,相當受歡迎。可惜,選擇了掛職從政,真是荒廢了專業,錯過事業發展期。馮鞏和牛羣這對黃金搭檔,自從分開單幹,兩人的事業都受到影響。

牛羣愛折騰是受那個時代的影響。他的初心是想利用自己的名聲,去幫肋貧困的縣發展經濟建設,這點就讓人心生敬意。

演藝圈是個推陳出新的地方,不管過去如何春風得意站在舞臺,終有一天要回歸平凡。牛羣說學逗唱的功力不淺,他也曾想回到舞臺幹老本行,無奈形勢發展太快,只能在電視劇中友情出演一些配角。現在看到老搭檔馮鞏事業發展的這麼好,想必也是別有一翻滋味在心頭吧!


愛折騰的人,人生註定不平凡,雖然過很累,很忙碌,很苦,許多挫折,但值得,至少沒遺憾,不後悔曾經這那做過;牛羣你人好,不耍大和牌,大家都很喜歡你,但老了,得註定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該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了;觀眾不會忘記你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