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亭

不取一毫為己用

惟利天下諸眾生

群書治要 | 專題


古鏡今鑒 治國方略 復興中華之寶典

修身齊家 和諧社會 實乃人人所必讀

《群書治要》是在一萬多種書籍裡頭,八萬多卷,精挑細選,最後歸到六十五種,那六十五種是精華。從這個精華裡頭,擷取修身、齊家、治國這些道理、方法,把它編成一本書,叫《群書治要》,五十萬字。所以,這部書是精華裡面的精華。

第二十二講 女德(上)

第二就是容。地之穢者多生物。我們看在大地愈是污穢骯髒的地方,植物反而長得愈茂盛。所以大地的這種容,它是一種平等的容納,對於人可以容納,對於動物、植物可以容納,而且即使是毒蛇猛獸這樣的動物,也都可以平等的容納。所以我們要學習容,就是學習大地的這種平等的精神,養成平等心。這個平等心很不容易。因為我們一般的人對自己的親人、對自己喜歡的人,那是怎麼說都說不夠,怎麼相處也不會煩。但是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往往就不願意說一句話,敬而遠之。這個都是平等心不夠的原因。如果我們看這個喜歡,那個討厭,這個還是沒有平等心的表現。

這個容除了表現在平等心之外,還要能夠容人之過。我們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既然每一個人在修學的過程中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過失,那我們就要能夠容忍、能夠理解、能夠接納,而不能夠求全責備。而一個人犯過失的時候,你愈是能夠容納,就更能夠引起別人的慚愧心,你就更能夠感化他。所以做人就是不能太苛刻,不能夠太刻薄。

第三就是忍。這個忍字是一個刀刃的刃,上邊有一個心字。告訴我們當我們心上放了一把刀,用刀割你的心的時候,你還能夠心平氣和,這才談得上真正的忍。所以我們要講忍耐、忍辱,它表現出來就是脾氣好,從來不發脾氣,待人一團和氣,滿面春風。

第四,就是讓,讓就是不居功。為什麼一個人能夠做到讓?特別是讓賢,把這個位子讓給賢人呢?就是因為他無我,他不自私,他的心念念在公利之上,念念為國家、大眾所著想。如果在一個團隊中工作,也是念念為這個團隊的發展、前途而著想,他一定會把德才兼備的人給推舉出來,自己讓賢於人。

第五就是謙,一個女子有這個坤德,就能夠和諧家庭,繼而成就自己的丈夫、教育好自己的兒女。但是如何讓自己擁有這種坤德?它的下手之處在哪裡?下手之處就是要養成謙德。

我們看這個謙卦的卦象是地山謙。平時高山都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謙卦之中,這個高山寧願居於平地之下,所以稱為地山謙。所以這個謙卦就告訴我們,自己雖然有功、有才能,但是不居功自傲,還處處讓著別人,不以才智蓋人。所以做女子的要效法謙卦,學習謙德,萬事不敢為人先,不論是在家、在外一切聽從父母、丈夫的安排,而沒有自己的意見。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並不是說女子什麼都不會,她可以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但她從不自以為自己很能幹,自己再能幹,也還是能夠聽從家人的安排,永遠謙虛,不自以為是。這個就是謙德。

第六就是卑。中國人講男尊女卑。一般人講到男尊女卑,就認為這是貶低女性,其實這是完全誤會了古人的意思。古人講的「男尊女卑」是什麼意思?我們看天在上,地在下,這個就是效仿天地之道,要求我們要「天尊地卑」。男子效法天,像天一樣寬廣無私,像天一樣自強不息、統領萬物。做女子的要效仿大地,能夠包容萬物、承納萬物。所以她必須怎麼樣?她必須卑下,永遠處在最低處。並不是說你處在低處了,你就受輕賤,你就不重要了,萬事萬物都依靠大地才得以生長,我們所用的資源也是全來自於大地,所以她更重要。我們再看這個海,正是因為它低,所以才能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個都是因為它處在卑下的地位。不與人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古人教導女子要卑弱的真實含義。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女德教育教材叫《女誡》。《女誡》的開篇,就是講「卑弱」。一般人看到「卑弱」這兩個字,就以為女子生來就地位卑微。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古人教女子要效仿大地,效仿地德,永遠處在最低處成就萬物,但是自己又不居功。做女子的也是要這樣,有才而不顯,有功而不居。

如果女子違背了做女子之道,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在《群書治要?申鑒》裡面講道:「以陰乘陽,違天也;以婦凌夫,違人也。違天不祥,違人不義。」意思是說,這個「陰」升置於「陽」之上,這是違背天道的;妻子凌駕於丈夫之上,是違背人倫的。違背天道是不祥之兆,違背人倫是不義之舉。其實我們也很容易觀察,在我們現代社會凡是女強人的家庭,我們看一看不可能是有幸福的,這個女子必須有女德,她才能夠和睦家庭,使家人幸福。

第七就是柔。這個「柔」,我們經常說女子柔順如水。水有什麼特點?「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你看它成就萬物、利益萬物,但是它從不爭功。而且水隨方就圓,你把它放在方的容器里它就是方的,放在圓的容器里,它就呈現圓的狀態,恆順眾生。所以,柔讓人怎麼樣呢?讓人不忍心傷害她,還會生起保護她、幫助她的心,這個就叫以柔克剛。如果男子是剛的,女子也是剛的,剛與剛相對,必然會出現問題,必然會產生矛盾。這個柔弱並不是軟弱,像《老子》裡邊講:「柔弱勝剛強」,「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我們看世界上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但是怎麼樣?水滴石穿,水又能夠戰勝最強硬的東西。

這個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女子的要求。其實任何一個文化之中,它都是強調女子的溫柔。譬如說,著名作家哈地曾經寫道,在紐西蘭某處的墓地上有一塊陳舊的墓碑,上面刻著一個女人的名字和這樣一行字:「她是多麼溫柔可愛。」看到這些字,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大家是否感受到這位哀傷的丈夫,把這些字刻在他的妻子的墓碑上,想必一定有數不盡的幸福回憶:當他回家的時候,有妻子的笑臉在等著他,熱騰騰的飯菜擺在桌上,他說一個陳舊的小笑話也會有人附和著大笑,家裡永遠充滿著愛心和舒適。所以溫柔、善解人意被稱為是女子最值得珍視的美德。

第八就是順,和順、順從、配合。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夫義婦聽」,這個聽就是表現在順,順就表現在聽上。所以,在坤卦的《彖辭》中講道:「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做女子的應該怎麼做?這裡邊講了,要「順承天」。應該順從自己的丈夫、成就自己的丈夫,這就需要有深厚的德行。女子要聽從丈夫,並不是說什麼都聽從,前提是什麼?前提是「夫義」。也就是丈夫要講道義,如果丈夫不講道義,做事做錯了,這個女子就不能夠一味地聽從。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