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月份官方公佈的統計數據,央行口徑的貨幣乘數已經達到6.15倍,這是屢創新高之後再創歷史記錄。實際上,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打從2011年之後,貨幣乘數就開始一路走高。

  圖1:貨幣乘數走勢圖

  貨幣乘數越來越高意味着什麼?按照“貨幣乘數=M2/基礎貨幣”的定義,貨幣乘數越來越高意味着“單位基礎貨幣創造的M2越來越多”,換句話說,1元基礎貨幣創造4元M2(1:4),和1元基礎貨幣創造6元M2(1:6),這當然是金融槓桿越來越高,而按照金融學原理,這個槓桿也是全社會最爲基本的槓桿。世實際上,圖2反應的基礎貨幣與M2之間的開口越來越大,恰恰反映了這樣一個過程。

  圖2:基礎貨幣與M2走勢對比

  貨幣乘數過高會給金融市場帶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金融短期化。貨幣乘數的另一個名稱叫做“貨幣流動速度”,流動速度越高,流動週期越短,而週期越短,恰恰說明金融短期化越嚴重。圖3告訴我們,從2010年開始,短期金融需求暴漲,這當然可以證明金融短期化,同時也是金融短期化的典型特徵。我們過去金融管理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只重視數量,不重視期限結構。比如,無論是貨幣當局還是市場人士,更多關注的是M2的總量和增速,認爲M2增速高就是貨幣寬鬆,M2增速低就是貨幣緊縮。但站在實體經濟的角度看,無論是M2數量還是增速,它的高低只意味着金融流動性的的高低。M2增速高,並不一定意味着實體經濟金融環境寬鬆。因爲,我們必須意識到另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M2的結構質量,它是中國整體金融質量的根本。應當說,長期佔比越高,結構品質越高;短期佔比越高,結構品質越低。

  圖3:同業拆借規模(短期金融需求)

  現在的問題就是:在中國整個金融資源或M2當中,短期佔比越來越高。這是中國金融資源質量日趨劣質的關鍵,也是中國金融亟需新的制度供給,從而強力扭轉金融短期化、劣質化的關鍵。

  金融短期化必然導致全社會負債和資產的錯配,這個錯配越嚴重,槓桿率越高。因爲,以短期債務去支撐長期資產,債務端期限越短,所需債務總量越高,債務總量越高就是槓桿高,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實體企業,都必須更多介入短期債務去防範流動性風險,這是不可抗拒的金融規律。

  提高中國金融質量,首先應當從扭轉金融短期化趨勢通過一系列制度變革和創新,這個過程應當儘快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