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齒輪志願服務隊為調動在校大學生的愛心,引起對支教活動的興趣,我們小齒輪的四色體系中專門就有一個社會實踐的方向——橙色愛心志願服務。在這裡面,我們就是針對當地貧困地區小學的孩子,我們給他們送去愛心,包括科技課堂,愛心衣櫥,書社等,開展支教活動。

如果問我們會不會在同一個地方繼續開展支教活動,我們也是很猶豫的,畢竟這些可愛的孩子是那麼渴望知識。他們也希望得到關注。但是這樣需要關愛的孩子太多了。雖然學生們的力量還很渺小,做的貢獻可能也是微不足道,並不能為這些可愛的孩子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但是,小齒輪志願服務隊還是願意盡自己綿薄之力,去呼籲更多社會力量去幫助他們。也許,這纔是我們要做的。我們應該把更多這樣可愛的孩子帶到社會這個大家庭的關愛中。

如果我們將這些渴望得到知識的孩子推到了社會的關愛中,我想社會的力量要比我們的力量大的很多很多。我們更應該去尋找這樣的可愛的面孔,給他們帶去希望和愛心。


各有利弊,每年去相同的地方,會把我們的愛、把我們的希望在一個地方永遠的持續下去,能夠使孩子們得到長期的關注和長期的關懷;每年去不一樣的地方,會把我們的愛、把希望帶到更多孩子的心中,帶到更多需要我們的地方。而對於我個人的想法,是三年或者五年去同一個地點,時間太長會讓孩子們對我們造成假期安全、學習方面的依靠,時間太短,起不到支教真正的意義,反而會讓人當做形式化活動,這樣不僅喪失了暑期三下鄉活動真正的意義,而且會讓人對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支教產生一定的誤解。每年都是新的團隊,也許每年都是一樣的流程,這樣對孩子們的教育也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暑期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在暑假而且是短期的社會實踐活動,支教時間不會很長,而我們如果想讓孩子們能夠得到不同而又能夠起到實際作用的支教,那我們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傳授、去跟孩子們溝通,同時,為了能夠讓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關懷和愛,有不同的受教方式,我們就需要不同的團隊來到相同的地方,以我們相同的初衷——「將教育帶給孩子,用愛擁抱每一個孩子」來更好的將我們團隊、哪怕是個人的愛傳遞下去,將我們的最好帶給孩子們。

三年,或者五年,我們接觸他們,我們用愛去關懷、用我們的所能去幫助他們。或許我們帶給他們的,每一都會是不一樣的學習和關懷,但是,他們帶給我們的,也會是不一樣的感動!

我們需要一直奔跑,我們需要一起奔跑,我們是永遠的熱血少年!


一直都覺得支教是一件非常神聖、離自己非常遙遠的事情,也沒想過今年暑假會參加支教活動。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去同一個地方支教,每一位參加支教的支教老師,都會明白,我們可能是那些孩子們生命中的過客,可能分別過後,沒有機會再次相見了。我喜歡支教,喜歡加入孩子們中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不願做他們生命中的過客,如果有機會,還是會到之前的小學裡支教,因為有很大可能,孩子們都在等你!

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支教,感觸頗多.第一次站上講臺的激動,那一聲親切的「老師好!」,那一張張純真的面容,可能這些是我的青春裏最值得懷唸的了。

如果說下一次支教去了另一個地方,說實話,會很捨不得這些善良樸實的孩子。時間雖短,只有16天,但這是我度過的最有價值的一個暑期。我從這些孩子身上學到的遠比我授予他們的還要多。

這段時間裡,孩子們有時候很調皮。但是他們特別能體會別人的感受.在同一個地方支教挺好的,帶著孩子們的思念,再來一次!

支教,在路上


有很多社團和支教團隊給我留言,或是詢問團隊該如何發展,或是詢問我明年的活動該怎麼做。面對這些問題我往往會再拋出一個問題:「你的團隊在解決什麼人什麼問題」,很多團隊是給不出一個答案的。

以下是最近的一些思考,拋磚引玉。

支教是一件很有情懷的事,但是僅僅有情懷是不夠的,只有理性也是不夠的。很多團隊帶著情懷去支教一個月後,回來後會有一定的反思,而結果大概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團隊開始質疑,他們開始懷疑自己花費了金錢、精力去去支教究竟有沒有意義,特別是看到我們走了,孩子又回歸到原來的軌跡。

第二種是團隊愈發堅強,發奮要改變一個孩子、一所學校甚至一個村莊的現狀。

第三種是團隊看到今年有很多不足,新一任領導班子想要在明年做得更好,但是由於經驗不足等諸多原因原地踏步。

當團隊的發展陷入瓶頸,我們更需要自我審視。

我們為什麼要去支教?

是我們發現當地確實存在需求,還是我們幾個人想去支教就組建了一個團隊,尋找一個可以接收我們的點,無所謂哪裡,只要能支教就好了。

我們給的是孩子需要的麼?

我們去支教的時候的課程是怎麼設計的呢?是「我剛好會寫字,那我教孩子們書法,我剛好會一點英語,那我給孩子們上英語」,還是「這個地方的孩子寫字不夠工整,所以我們一起來開一門「書法課」, 這個地方的孩子不會拼讀單詞,所以我給孩子們講一些音標」?去支教的時候,我們往往從「我」出發。

我們在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麼?

多則一個月,短則一個星期的支教結束後,我們給孩子們留下了什麼,孩子們因為我們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我們支教對他們產生了怎麼樣的價值?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許多理性的人開始至於,我們的支教究竟有沒有意義。

個人認為,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團隊定位不準確造成。回到剛剛那個問題「我們團隊致力於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理清楚這個問題然後纔是探索原因和採取下一步行動。

「讓支教更專業,讓青年公益更專業」是我在2016年參加「第三屆中國大學生鄉村支教發展論壇」時候聽到的一個概念,這兩年對我的影響也特別大,以下是我在一公斤盒子學習後,參照「精益畫布」工具,以「某某村土族青少年傳統特色刺繡工藝傳承主題夏令營」為例進行的一些思考梳理。

從精益畫布延伸出來的「十問團隊」

情景模擬:我要去支教的某某村土族媽媽們土族特色刺繡工藝在全國都很出名,很多老手藝人去世,很多會刺繡的媽媽也大多外出打工沒有時間教孩子,所以很多年輕女孩兒都不會刺繡這門工藝了。我們去做調研的時候,發現80%以上的村民都認為該手藝很有價值,87%的孩子認為不瞭解家鄉的刺繡文化,同時也有很多孩子想學,但是不知道找誰教。這項手工藝傳承現狀堪憂。

問題:我要去支教的地方的遇到了什麼問題?(為什麼這個問題現在非解決不可)

特色刺繡工藝傳承現狀堪憂。

你的用戶是誰: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

村裡孩子不瞭解刺繡文化,想學刺繡但不知道怎麼學。

獨特價值:你所做的事情有什麼獨特的價值?

讓孩子輕鬆地成為自己民族文化的代言人。

四、解決方案: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夏令營、興趣班、口述歷史、老藝人檔案建設

五、客戶是誰:誰為你的解決方案買單?

基金會、當地的文化工作部門、社會愛心企業、當地的愛心機構、社會愛心人士、該村委會、孩子家長……

渠道:你的解決方案實施的渠道是什麼?

招募熱愛土族文化、有教育經驗、社會工作、新聞傳播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招募當地大學生,去當地開展「土族青少年刺繡工藝傳承夏令營」,開展興趣班,邀請當地刺繡老藝人給孩子們講課。

七、你的產品和服務有什麼競爭優勢?

符合某某村鄉土文化特色,解決實際問題,對接當地大學生服務家鄉文化建設。該模式可借鑒推廣到其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案例。

八、收入主要來自於哪些?

孩子刺繡產品拍賣、基金會、企業、社會愛心人士贊助……

九、團隊需要需要花哪些成本?

夏令營物資、交通、食宿

項目團隊未來三年的發展規劃和關鍵指標是什麼?

第一年:開設土族刺繡文化體驗夏令營,和30個孩子一起學習土族刺繡文化

第二年:開設土族刺繡技藝學習班,和30個孩子一起學習刺繡工藝

第三年:開設土族刺繡文化代言人培養計劃,培養30位土族特色刺繡工藝形象代言人,宣傳家鄉特色文化。

很多團隊年復一年重複性幫扶一個學校支教,但每年支教的內容相對分散,沒有切入當地痛點,泛而不精,感覺什麼都做了,但又感覺什麼都沒有做好。

以上是基於「精益畫布」工具,在大學生支教上的一些思考,特別感謝一公斤盒子團隊一路的陪伴和指導。

在下一期,我將就支教團隊品牌建設問題,發表一些看法,感興趣的團隊可以持續關注。

作者簡介:Johnny,一個剛入坑的全職公益人


感謝邀請。

我們的選擇是會的。因為去到一個地方開展支教活動,本來對那裡的孩子還說就是一種幫助,但是如果經常換不同的志願者去,他們就得去不斷的適應不同的志願者,這樣對他們的成長幫助並不是很大。因為每一批志願者都不知道前一批教了他們什麼,所以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孩子們的反映的情況來教,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學到的東西都是混亂的,沒有體系。

之前做「四點半課堂」志願服務活動是進社區幫助那裡的孩子們,當我們離開時候,那羣孩子拉著我們的手,真切的望著我們問「哥哥姐姐,下週你們還會來嗎?」也正是因為這樣,有些時候我們會在自己的空閑時間再回去看他們。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並且在2017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渝情觀察團」對社區進行走訪時,社區的相關負責人和一些社區居民也向我們提出建議,建立專門的志願服務隊伍,進行長期幫扶,這樣能夠對社區居民、兒童或是偏遠地區的兒童幫助更大。


支教類活動的話,活動地點上從不同角度來考慮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於個人能力來說,如果不考慮參加其他類型的活動,那麼去同一個地方比較方便,也更能做出成績。畢竟去過一次後,總是多一些瞭解,再次開展活動更能對症下藥。如果除了暑假,在星期天也能去支教的話就更好了。因此,去同一個地方地方並且是周邊地區的話是很不錯的。

當然,大學四年,一共不到四個暑假,如果只是小範圍的個人去同一個地方,下一撥學生也去同一個地方,但不是畢業的前輩去過的地方,那麼這個活動的效果得不到維持和延續,意義是有限的。 所以,生性喜歡開拓的學生可以開拓新的實踐地,而喜歡傳承完善的可以交接上一波人的工作。這樣學院或學校的愛心得以凝聚、延續和蔓延,學生也得到了個性化發展,實踐地也感受到了這份愛與鼓勵,何樂而不為呢?

不虎關一下麼?^o^


任何一件事都有兩面性,可以說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有利有弊,那小編先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在小編心裡一直有個支教夢,心裡十分崇拜鄉村支教老師,也非常期待能去支教,為孩子做出自己的貢獻。後來也瞭解了大多大學生支教團是進行短期支教,我是非常不認可的。但在進入大學後,加入了羽夢支教團隊,逐漸的瞭解了現在大學生假期支教的現狀。許多大學生支教團隊負責人也都意識到了現在短期支教的弊端,所以慢慢的將傳統的短期支教向農村夏/冬令營模式轉變,就比如我們支教隊是舉辦鄉村夏令營。這一次三下鄉實踐,羽夢支教隊有兩個小分隊,一支去往湖南懷化,一支去往湖北利川。夏令營支教活動,不僅僅只是給留守兒童帶去課本知識輔導,更要將許多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帶給他們,對素質教育進行補充。例如性教育、健康課、安全課、食育課、繪本閱讀等等。作為民族院校,也將少數民族文化帶給孩子們,讓兒童瞭解多元民族的中國。中國留守兒童數量龐大,各個省份均有分佈,我更傾向去不同的地方,將這些比課本內容更重要的知識帶給更多值得我們關愛的可愛的孩子們。

不過以上是小編的個人觀點啦,這個問題經過我們整個團隊的討論還是認為長期去同一個地方更好。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持續性,當我們到達一個支教點,在我們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許因為各種原因是無法解決的,只有在經過我們開展活動之後的討論與改進,下一次纔能有一個更好的鄉村夏令營!無論優點還是缺點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在這個過程中,隊員不斷學習與改進,纔能有更好的成長。當我們與一個支教點建立長期的關係,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我們這些志願者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


這條路,是他們的上學路。


我的暑期三下鄉活動不是支教類,但身邊很多師範類專業的朋友是支教類,從他們的經歷中我總結了一下,認為去不同的地方比較好


因為這兩個選擇無關對錯,要看好與次之,落眼點不應僅是農村的孩子,也是去支教的同學,我不建議每次都去同一個地方,我希望每位支教的同學在一次的支教活動中善始善終,支教的領隊同學妥善組織,每次支教時間不應該過短,20天為宜。在此基礎上,我們再來談多次的支教安排

從農村孩子的角度,同樣的人無法每年都帶給孩子全新的知識,有不同的支教團隊意味著每年暑假他們都能獲得新的知識,認識更多的、或許對他們以後人生有幫助的哥哥姐姐。不要因為不捨而不棄,用自己的個人情感將自己與孩子捆綁,限制他們未來更多的可能。

從支教同學的角度,不同的支教地點和支教對象讓他們有機會去到不同的地方,瞭解更多更豐富的風土人情,見識到不同的人。真正體現支教多層次的價值。


我不否認每次去同一個地方有諸如深入瞭解之類的好處,但我認為支教的同學,更多的時候是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而不是成為讓孩子難以離開的依賴,一名大學生還擔不起孩子寄予你的期望。


首先,如果我暑期三下鄉是支教類,我肯定會選擇去同一個地方進行支教的,其實這是一個沒有確定答案的問題,會與不會兩個答案都有著各自的道理,我就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其實對於支教這個事情,本來就應該是一件持之以恆的事,我們大學生下鄉去支教,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城市裡面先進的教育方式帶到教育資源匱乏的農村去,從而更好的帶動當地的教育產業的發展。相信有過支教經歷的人都會有一個感受,被支教的對象包括當地的老師最怕的就是短期支教,支完就走,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去了之後,肯定會帶去和之前老師不一樣的教育方法,慢慢的當孩子們適應並喜歡上了這種更加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後,一旦指教的老師突然離開,對孩子們的打擊將會是毀滅性的,因為指教隊員走後,老師還是原來的老師,方式還會是原來的方式,慢慢的一切又都會回到原點,那麼這樣的支教將會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支持去同一個地方進行不斷深入的支教,不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更有助於幫助提高當地的教育水平。


對於去同一個地方支教幾次,我感覺有好處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好處就是,當你第二、第三次去的時候,孩子們就不再需要時間去認識瞭解你,他們會在第一天就能和你好好相處,愉快的玩耍,同時他們對你的教學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也會在你上課的時候更加的積極活躍。在那短短的十多天或是一個月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擁有更短的歡樂,給他們更加美好的回憶。不好之處就是,自己僅限於一個地區,這裡的環境自己也有了一定的適應性,但是要是被要求去另外的地方支教,自己難免也會有些不適應,還有就是,去同一個地方支教,自己就只是給這一個地方的孩子帶去歡樂,要是去不同的地方支教那麼得到歡樂的人就會更多。

支教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帶去幫助,給更多的人帶去歡樂,讓他們體會到更多的愛。我個人的觀點就是我願意給更多的人歡樂,把愛傳給更多的人,所以我比較願意去不同的地方支教,結識更多的孩子們,與他們一同學習一同玩耍。同時也給自己多一次鍛煉的機會,提升自己的適應性和耐受性,並且提升自己的自身修養。

支教的地點很重要,他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多東西,得到更多的鍛煉,或許從支教的環境中自己會得到一定的改變;但是支教更重要的東西是自己的付出真心,把支教當做一項責任,認真的去對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孩子們,給他們帶去最多的歡樂,讓他們在短時間裡有更多的收穫,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回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