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359.JPG

◎景點地址:彰化縣福興鄉頂粘街

◎門票收費:無

◎開放時間:全天 


在網路上搜尋頂粘社區或頂粘村,會發現相關資料不多,甚至沒有半篇旅遊分享記錄,所以說這座以「女真族」後裔為主所構成的鄉下村莊是否算的上一處景點,個人邊查找資料、邊寫記錄的過程也有些遲疑,之所以會在這裡拍下照片並記錄它,其實是因為頂粘村就在福寶村隔壁,逛完乳牛彩繪村後意猶未盡,便順道走來看看這裡的彩繪藝術。

於是,既來之則攝之,既攝之則寫之。

DSC03354.JPG

如果是從彰化南邊上來,在前往乳牛彩繪村的路上很有可能會遇到幾尊以水牛作為意象的裝置藝術。

 

DSC03357.JPG

遠看近看皆看起來栩栩如生,就連它腳掌前方的便便都看起來像真的一樣。(本來就是真的啊喂!)

 

DSC03356.JPG

福牛摸透透,好運用不透。

牛自古以來就和人類的生活、文化息影不離,久而久之就衍生出巷弄口耳相傳的「摸牛福氣」民俗傳說。

總結來講就是全身上下都可以摸。

 

DSC03359.JPG

DSC03361.JPG DSC03362.JPG

拉車的公牛旁邊還有一隻俯臥的母牛及側眸的小牛,宛若一家和樂融融。

 

DSC03358.JPG

頂粘社區顧名思義,以「粘」姓為大宗,粘姓是女真人後裔姓氏之一,根據資料顯示,粘氏原姓為「完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完顏阿骨打即屬此姓。

目前粘氏主要分佈在中國泉州與臺灣彰化地區一帶。

 

DSC03363.JPG

DSC03365.JPG

粘厝莊公園旁有一片貝殼地,頂粘村緊鄰海岸,居民大多以海為生。

2013年蘋果就曾報導一羣頂粘社區的婆婆媽媽利用這些牡蠣、蚵螺、文蛤等生物的貝殼,拼貼出一片繽紛的貝殼牆。

蘋果報導:廢物利用 婆婆媽媽黏貝殼牆

由於當下個人並不知道貝殼牆這居民創意,翻找照片也沒找著有貝殼牆入鏡的畫面...殘念ながら

 

DSC03366.JPG

儘管如此,周遭還是有不少彩繪牆可以欣賞。

 

DSC03368.JPG

例如看起來像大眼蛙的Q版青蛙。

 

DSC03369.JPG

喜羊羊。

 

DSC03370.JPG

史努比以及廣泛用來畫在牆上的海綿寶寶。

 

DSC03379.JPG

以「魚」為主題的彩繪牆,我懂,粘粘有魚嘛。

 

DSC03375.JPG

也有些較為寫實的風格,如這片貨輪靠岸的彩繪。

 

DSC03376.JPG

臺灣黑熊和北極熊聯手圍勦狼羣。

 

DSC03378.JPG  

宜豐麵條的外牆,這幅曬麵條、製作麵條的圖頗有意境。

 

DSC03374.JPG

不像乳牛彩繪村有明確的主題,頂粘社區、廈粘社區這一帶的彩繪牆風格較為隨性,宛如學校單位的圍牆般任由學童天馬行空發揮創意,縱使不是很起眼,卻也為這處村落妝點繽紛、活潑的色調。

如果行前有多查詢頂粘村的資料,或許就能發掘更多當地的文化和特色之處,如果看倌觀賞完福寶乳牛彩繪村的乳牛彩繪後,亦不妨走訪鄰近的頂粘村,享受一下鄉村特有的寧靜、舒適的氣氛。

 

頂粘村的位置在這:

便利性
交通性
食宿性
豐富性
遊樂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