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很多工廠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文 於宙

我高中因為學習不努力,所以畢業之後選擇了出國留學,這其實是很多本科出國留學的人不能說的祕密,輾轉了幾個學校,最終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主修投資和金融衍生品。上學時學習依舊散漫,沒能成為一個「放棄了華爾街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國」的海歸———因為實在沒有什麼華爾街的公司願意要我。

碰巧的是,畢業前兩年股市和外匯的行情比較好,賺到了一點點資本,於是我決定回國做生意,現在搞餐飲行業,有幾家餐飲小喫店。我年輕時曾暢想多次,功成名就之後,能像那些偶像一樣,分享如何從一無所有走上人生巔峯的經驗,然後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一些勵志的話。

可是我忽然意識到一個嚴肅的問題,就是自己的一生未必會取得很大的成就啊。

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很多工廠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基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純粹由隨機的機遇決定,比如布朗運動和彩票數字;第二類純粹由能力決定,比如英語六級考試,110米欄之類;第三類,也是我們最常遇到的,由能力和機遇共同決定,比如創業、投資、戀愛或是夢想。

我很喜歡黃渤,但絕不會用黃渤作為例子去激勵一個長相差的年輕人不惜一切代價去追逐演員夢。注意,是不惜一切代價。因為無論是唱歌還是演戲,再多的努力也只能讓你變得優秀,但想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機遇的重要遠遠大於實力。當然,努力不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恰恰相反,在能力足夠之前,你連面對機遇的資格都沒有。

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情,能清楚的區分其中機遇的隨機性所佔的比例並能平和地接受它,在我看來就是最寶貴的財富。當你深深的感知到一件事情的機遇也許不會青睞你,是否還願意堅持下去呢?對我而言,夢想永遠是值得追求的,但我可以心平氣和的接受,它永遠無法實現。

我在國內一直學不好英語,但在去美國兩年後,忽然發現自己可以說一口流利英語了。這並非我採用了新的學習方法,而是因為那邊中國人少,只能被迫用英語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並沒有認真想過每天進步了多少,也沒有時不時檢驗學習效果,只是不停地去聽和說。直到忽然有一天才意識到,咦,自己好像真的已經可以了。

一個人能獲得的最可貴的能力,都和掌握一門語言一樣,所付出的努力不是能夠獲得即時回饋的,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收穫,直到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後,忽然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連自己都不清楚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比如鍛煉身體、讀書寫作,或者是做生意。這種積累帶來的質變很多人難以企及,不是因為他們太笨,恰恰相反,因為他們都太聰明瞭。

或許,人在少年時期更容易掌握語言、樂器、美術這些成年後很難學的技藝,並非小時候就是天資聰穎,而是小孩子很少會一個星期質疑一次自己收穫了多少,都是悶頭一練就是好幾年,直到學會了才知道自己已經會了。只有聰明的成年人,才相信1本書讀懂易經,10句話揭祕馬雲的成功之道,30天成為吉他高手的故事。

付出和結果之間往往沒有那麼立竿見影。那麼過了一個質變的時刻後,一切是不是都會好起來呢?

仔細想想,我們的一生好像都是在實現目標中掙扎著度過的。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你,中考的淘汰率是最高的,只要闖過去,上了高中一切就好了。但上了高中的時候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嘛,高中老師又說了,考上大學就進了天堂。於是你考上了大學,依然空虛迷茫,父母老師又告訴你,找到工作就好了。工作之後發現煩惱和憂慮依然都在,女朋友給你看馬雲的故事,告訴你等你事業有成就好了……

你發現了嗎?人這一輩子每個階段都有新的痛苦和顧慮,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絕對不會因為你考上大學,事業有成,迎娶了女神就從此無憂無慮。但每一個階段也有每一個階段的快樂,無法替代。生活不是安徒生童話也不是好萊塢電影,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的盡頭,都不存在什麼節點,過去了之後一切幸福美滿。

每一段歲月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不應該被辜負。人這一生能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把全部人生的希望都孤注一擲到未來的某個節點上,而忽略了生活本身應有的樂趣。哪怕你以後真正實現了那個執念中的目標,才會發現它遠遠沒你想的那麼美好。尤其男生,千萬不要總想著等將來有錢瞭如何如何,且不說你以後很可能不會太有錢,而且相信我,就是有錢了也真的不能怎麼樣。生命就在每天的生活裏,和身邊的人愉快相處,認真安排好每一天的活動,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心境,就是生活的意義本身。

(根據於宙演講實錄整理)


本文摘自網路,侵刪,謝謝!

相關問題:

為什麼說「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