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迪斯晨風

作為大中華文化圈的一員,其實在上千年的歷史中,韓國人都是用漢字的!所以歐巴、思密達什麼的,在語言家族中統統都是小字輩兒。

/ 韓國依然保留著貼春聯的習俗 /

不過韓國人讀漢字的方式和我們不太一樣,而且他們還自己造了很多字!

這些字不但很難寫,而且讀起來拗口極了,簡直讓人舌頭打結!下面文字君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

還記得去年和圍棋之神阿爾法狗大戰一場,並最終失敗的那位韓國圍棋高手嗎?他名叫李世乭,乭的意思和石沒區別,但是在韓語中讀作tol,是不是感覺怪怪的?

/ 2016年3月15日,李世乭與阿爾法狗圍棋大賽以1:4落幕/

其實加一個「乙」就能變成韓國漢字的情況屢見不鮮,也是韓國人造字時的首選。比如說乯字,就是「乎」加上「乙」變成的。它讀作eo,在韓國古代用於奴婢的名字。

如果說前兩個「乙」字旁韓國漢字的讀音還只是怪,那乬字就開始讓你的舌頭打結了——它讀作keol,倒有點像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

/ 魯鎮阿Q/

這個字雖然是由「巨」加上「乙」組成的,但是跟「巨」沒一點關係,它的意思是「掛」。不過只是把東西掛起來,可不是掛科哦!

韓國人造字也會比較簡單粗暴,就像我們中國的「會意字」一樣,看到這個字的結構就能猜到它的涵義。

比如說畓(讀音是duō),一個「水」加上一個「田」會是什麼字呢?bingo!你猜對了,它的意思就是水田······

/ 農家水田/

和它類似的韓國漢字還有闏,這個字看起來很複雜,讀起來也很彆扭。它讀作phdeng,讀出來的時候簡直就像嘴裡塞著倆核桃。

但是它的意思卻很簡單。一個「門」加上一個「風」字組成的字,意思當然就是門風啦!

看來不僅僅我們中國傳統上講究家風、門風,韓國人一樣很講究呢。

/ 韓國春節/

韓國漢字的這種構詞法其實跟我們中國很多漢字也差不多,所以有一些韓國漢字放到中國漢字裡面也毫不違和,不知道讀音就很難辨認出來。

比如說「怾」字,如果文字君不告訴你它的讀音是讓人咬舌頭的「gi」,誰能想到這竟然是一個韓國漢字呢?而且它只能用於一個專有名詞「怾怛」,韓國的一座山就叫這個名字。

有趣的是,這個「怛」卻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漢字,讀作dá,意思是憂傷、憂苦。知道真相的你,有沒有一種「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的感覺?

長得很像中國漢字的還有「栍」字,它讀作saeng ,但是怎麼看都像是一個「木」屬的形聲字。

事實上,它的兩層意思確實也都跟「木」有關係,一個是指古代官府給囚犯用木片做成的「籤押」憑據,另一個是指道路中用來標記路程的木條。

「椧」(讀myeong)字也是一個典型的韓國漢字版的「形聲字」,它的意思相當於我們中文中的「筧」。那麼問題來了,這「筧」又是什麼鬼東西呢?

原來,它是指露天搭建的竹水管,用於澆水灌溉。另一方面「椧」字也用於建築物的名字,比如韓國慶州有一座古剎,名字就叫比椧寺。

/ 竹水管/

有一種可愛的鼬科小動物,我們中國人一般管它叫黃鼠狼,到了東北則被尊稱為「黃大仙」。但是到了韓國,它卻有著自己的專有名字——「?」。這個字讀作gwan,可能是說它的毛皮油光潤滑吧!

就連我們司空見慣的山羊,在韓國也有一個新名字——「猠」,這個字讀ceon,讀一遍能把人舌頭累死。它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打獵,可以說是一字多用了。

這個看起來像是沒寫完整的韓國漢字「?」,也是一字多用的典範,讀作dug,意思是一隻蹦來跳去的癩蛤蟆,或者表示田埂······

誰能告訴一下文字君,癩蛤蟆和田埂有什麼關係啊!掀桌!

以前文字君給大家介紹過中國漢字中的「雙胞胎」鏡像字,韓國漢字中也有這樣的逗逼字。比如說「兺」和「哛」,就是上下顛倒而來的。

這個「哛」讀作「po pu ni」簡直不像一個字而是一個詞,不過它的意思倒是挺簡單,表示「只(有)」。

而它的兄弟「兺」讀起來也不是省油的燈, būn音簡直拗口到天際。這個字沒有實際的意思,只是一個句讀而已。

/ 打鐵/

韓國漢字當中最萌的,可能是這個「?」(讀作ma)。它不是雨傘的圖標,也不是小樹,卻跟打鐵這件事有著不解之緣,既可以表示鐵槌,還可以表示鐵砧。

近代以來韓國人改用了拼音體系的本土字母,漢字使用越來越少,而這些有趣的韓國漢字,也慢慢湮沒在歷史文獻中,很少有人知道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