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測 個人申請備審資料製作重點

108學測最新資訊!!

只要將你的學測成績key in進去甄戰大數據即時落點分析網站,或上網搜尋"即時落點"就可以幫你找出最適合的大學!


你準備好備審資料了嗎?

在個人申請志願選填過後,緊接著就要繳交備審資料及準備口試。

在今年學測五選四的狀況下,同級分人數暴增,除了造成志願選填難度更高以外,還導致另一個現象:

同級分人數增加 超篩失靈 一階超額錄取的名額增加

這個現象對考生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通過一階篩選的機會變高,

但反過來說,一階通過的人數增加,

代表了二階面試的競爭更趨激烈

備審資料面試成績將會是錄取與否的重要關鍵。

而目前最快的備審繳交截止日為4/1

備審資料繳交僅剩不到一個月,如何有效率的掌握備審製作技巧呢?

這邊整理了製作備審前的三大準備、備審資料的三大考量,以及三種備審的NG狀況,

希望同學們在看完文章後可以對於備審資料的製做更有概念喔!

 

免費備審資料高分講座


製作備審資料前要瞭解的三個方向

在製作備審前,我們首先要從以下三個面向來準備:

  1. 個人特質
  2. 專業領域
  3. 學校課程

個人特質

如果對自己都不夠瞭解,要怎麼說服評審教授呢?因此在撰寫自傳前,需要先瞭自己是怎樣的人、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再由此去延伸發揮。

專業領域

對於想要就讀的科系的學習內容、未來發展方向是否瞭解?對於專業領域有足夠瞭解才能將自傳與專業領域有邏輯的結合。

學校課程

對於申請校系的課程瞭解可以幫助同學讀書計畫的撰寫。同時也可以加強與該學校的連結,告訴評審教授,為什麼選擇這間學校而非其他學校。

有沒有發現以上三點都是環環相扣的呢?在瞭解學校課程的過程中,可以透過課程架構更瞭解專業領域的學習內容。而將專業領域與個人特質結合,能寫出具有說服力的優異備審資料。


備審資料的三大重點

大部分的考生在準備備審時都會以自己為出發點撰寫,但同樣重要的是站在評審教授競爭者的立場思考,

評審會想看到怎樣的資料?一般同學又是怎麼撰寫?

瞭解這些才能寫出讓眼睛一亮的內容。

 

備審資料是教授對你的第一印象,現今為了加快處理速度與環保節省紙張,大多是採網路上傳資料,所以排版顯得格外重要,以簡單容易於閱讀為重點,讓教授能夠清楚明瞭看懂你所要表達的內容纔是重點。

備審資料格式有百百種,其實不外乎就是封面目錄自傳讀書計畫等,要如何吸引教授們的注意呢?以下有個大致的分類:

1. 備審資料-封面

近年因為備審資料的繳交已經改為線上上傳資料,所以不需要做得過於花俏,以簡潔為主。

備審資料的封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寫上推甄學校、推甄項目,也可以放上具有代表該校該科系的圖片。

2. 備審資料-目錄

最好是使用條列式,清楚明瞭,且排版整潔為重點

3. 備審資料-自傳

自傳是教授判斷你是否與開繫有相關的一大依據,在這個部份要結合與開科系的興趣與想念開科系的動機。

備審資料中自傳是最能展現你個人特色的地方,建議可以設定一個主題,透過寫故事的方式來凸顯自己的經歷,吸引教授閱讀的備審資料。

4. 備審資料-讀書計畫

讀書計畫主要是規劃大學四年學習的進度與目標,通常可以時間遠近分為:短期規劃(到大學開學前)、中期規劃(大學四年)、長期規劃(大學畢業後),依這三個時間點來劃分,說明未來的學習內容或方向。


備審資料需避免的三大地雷

🚫 抄襲學長姐

儘管參考別人的資料可以加快備審的準備速度,但要記得:沒有人的經歷是可以複製的。

建議先自己寫出初版,比較容易跳脫框架,不被別人影響。可以參考別人的排版或一些小細節做修正,

切忌直接抄襲別人資料喔

🚫 自傳從小學寫起

很多人以網路上的自傳範例為參考,從出生至高中寫了落落長的自傳。

試著想想看:評審教授在看幾十甚至幾百份的狀況下,

有可能慢慢閱讀流水帳般的自傳嗎?

因此除非經歷特殊,否則自傳挑重點撰寫即可,最好以破題法,開頭即切入要點,吸引教授目光。

🚫 所有校系同份備審資料

所有科系都準備同一份備審,很容易發生不夠切題的狀況。

即使是同樣的科系,也該針對不同學校特質撰寫,

才能讓教授認為:你對於我們校系真的有好好研究。

 

總之,備審資料需將自己與要申請的學校、科系都完美結合,好好融入自身特質及申請動機。

在準備備審的過程中,無疑也是對於面試的準備。

希望大家在可以好好準備,製作出讓人眼睛一亮、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備審喔!

幫你挖掘自身優勢,製作出優異備審


備審資料不可或缺的項目是

製作備審資料該注意哪些東西呢?

把握三點讓教授盯著你的備審資料不放!

製作備審資料三大重點

 

學測108備審資料上傳(圖)教學

知道要怎麼上傳備審資料嗎?

一步步教你如何上傳備審資料

【教學文】備審資料上傳及上傳注意事項


想了解更詳細的資訊,就填以下表單參加免費講座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