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段關於童模被踢踹的視頻引發廣大網友的關注。視頻中的孩子叫“妞妞”,是一名3歲的童模。

  視頻中,妞妞剛把一個小籃子放到地上,就被身後的一名女性狠踢一腳,差點摔倒。但妞妞似乎沒有任何哭鬧的表現,網友紛紛猜測,妞妞可能對這種待遇“習以爲常”。據知情人透露,踢踹妞妞的這名女性正是妞妞的媽媽。

  這段視頻非常短,總時長不過10秒,卻引發衆怒,網友紛紛表示:沒想到親媽竟會對這麼可愛的女兒下這麼重的手!甚至表示,該踢踹行爲有可能涉及家庭暴力。

  隨着事情的影響越來越大,視頻中的施暴媽媽在採訪中解釋了自己踢孩子的原因,說自己其實是非常疼愛妞妞的,並於4月10日首次在網上公開道歉。

  然而,對於妞妞媽的這一波道歉,大家並不買賬,反而憤憤地指出:你該道歉的人不是網友,而是你的孩子。此後,更又有知情人士爆出,妞妞媽對孩子施暴並非一次兩次,此前也常在拍攝基地因妞妞不聽話而動手。而且,不僅是妞妞一名小童模有這種經歷,“童模不聽話會被打,被教訓,在基地裏很正常”。

  在採訪中,妞妞媽一面強調自己其實很愛妞妞,一面解釋自己會動手打妞妞是因爲妞妞亂跑:“當時小孩子有點亂跑,加上我們拍了一天照,脾氣沒控制好。”

  對於妞妞媽的這番說辭,很多人或許可以理解,但終究無法接受。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可這並不是我們把情緒發泄給別人尤其是孩子的理由。

  你的壞脾氣說來就來,真的是無法控制嗎

  關於發脾氣,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這樣說:

  第一,我就是會對特別親近的人肆無忌憚地發火,越親密,越無顧忌。

  第二,不知道爲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也會讓我火冒三丈。

  第三,我知道生氣不好,大道理我也懂,但就是改不掉。

  每天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本來是區區小事,只因爲我們找不到合理的情緒梳理方法,就採取了更極端的表達方式,生氣、發脾氣,結果呢?越鬧越大,越來越僵,親密的人終成陌路。

  通常當我們發完脾氣之後,有兩種情況

  ⊙向內攻擊,事後內疚、後悔,陷入自責的情緒當中;

  ⊙向外攻擊,覺得自己沒錯,都是對方的錯,不斷指責、批評,死死揪住對方不放。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會對彼此造成極大的傷害和痛苦;嚴重的,甚至導致自殺、他殺等毀滅性的後果。

  不認清發脾氣的三大誤區,就會傷人傷己

  在這裏,我想提醒大家關於生氣的三大認知誤區。

  誤區一:我控制不住自己,必須發泄

  一位企業管理者在帶領團隊衝刺一個重要項目的時候,由於時間緊、任務多,壓力特別大。某天早上,她趕到公司,發現下屬原本應該昨晚提交的工作報告並沒有放在桌上,就立刻抓起電話,把那位通宵達旦加班的同事臭罵了一頓。

  她在向情緒管理與幸福專家海藍博士諮詢的時候說:“我就是忍不住,不得不發脾氣。”

  海藍博士問她,假如你面對的不是下屬,而是你的重要客戶,或者你的大老闆,他們做了同樣讓你不滿意的事情,你會立即發火麼?

  她停了停,說:“不會。”

  海藍博士又問她:“你爲什麼不會呢?”

  她說:“那後果嚴重啊。所以不敢啊。”

  海藍博士接着問:“那你爲什麼敢對你的下屬發火呢?”

  她臉紅了:“那我是欺軟怕硬?”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和這位企業管理者一樣,容易對比自己弱勢或親近的人發火,不是控制不住,是因爲不知不覺中,早已在心中衡量過得失利弊了。所以,控制不住是藉口,更是對自己的無知(如對自己的欺軟怕硬毫無覺察)。

  正確認知:控制不住是藉口,更是對自己的無知。

  誤區二:是別人惹我生氣的,不是我的錯

  再給大家講個故事,是關於海藍博士和她女兒的。

  女兒八九歲的時候,去參加海藍博士的一場近千人的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講座。講座剛開始沒幾分鐘,場下就有五六個小孩兒在那兒跑圈兒,其中有一個就是海藍博士的女兒。

  當時海藍博士非常尷尬,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想問問,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有什麼感受?你會怎麼辦?

  或許大多數人回答說,我會很生氣,回去我會訓女兒,甚至會揍她。冷靜想想,這和妞妞媽踢踹妞妞又有什麼分別呢?

  那麼,海藍博士又是怎麼做的呢?

  那天回家以後,她就問女兒:“寶貝,今天跟媽媽一塊兒上課,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麼樣?”

  結果,女兒說:“媽媽,我覺得自己今天表現得特別棒!你看,在一個那麼多人的大場地,我帶着那麼多小朋友跑了好幾圈,誰都不敢,我敢。媽媽,你知道嗎,我最棒的地方是他們誰都不敢跑了,我又跑了兩圈。”

  海藍博士當時對女兒講:“媽媽覺得你確實非常棒,你突破了自己。”

  因爲女兒本來是一個比較害羞的孩子。接着她又說:“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在那個場合下你那樣做,對媽媽有什麼影響?”

  女兒說沒想過。

  海藍博士就問她:“那寶貝,你現在想想,會怎樣 ?”

  女兒想了一下後,臉色一下就變了,她說:“媽媽,完蛋了,我們要住到街上去了。你是上課教別人如何教育孩子的,大家一看,海藍博士的女兒教育得也不怎麼樣嘛,你在上面講課,自己孩子在下面瞎跑,那人家以後就不來聽你講課啦。沒有人來聽課的話就沒有人請你講課了,那你就賺不到錢;賺不到錢的話,我們就沒有地方住,那我們就得住街上了。”

  其實,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知道,海藍博士的女兒並沒有有意地去做傷害媽媽的事情,她只是做了那個時刻自己特別引以爲傲、突破自己的一件事。

  那我們爲什麼要生氣呢?我們生氣是因爲她傷了我們的面子。

  所以,生氣是因爲我們的內心有很多的應該和標準,我們覺得別人做的事情、說的話應該符合我們的標準;當不符合我們的標準,傷害了我們的利益的時候,我們就會生氣。

  事實上,很多人的行爲不是爲了惹你生氣,他們只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理解做事而已;他們不是在和你對抗,也不是難爲你,而是你對他們的言談舉止的解讀讓你生氣。

  正確認知:沒有人故意惹你生氣,是你太把自己當棵蔥,以爲別人一切都是針對你。你真的想多了!

  誤區三:發脾氣不是什麼大事情

  曾經一位司法部門的朋友痛心疾首地說:“關在監獄裏的,多數並不是十惡不赦之人;其實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犯下大錯的人。”

  許多人認爲自己天生就是急性子、暴脾氣、心直口快;甚至有人認爲偶爾發發脾氣、耍點兒小性子是非常可愛的表現;又或者覺得自己對親人朋友發脾氣是在乎他們的表現,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

  事實上,發脾氣不僅不能傳遞你對親人的愛,反而會使你身邊的人感到旁邊有一顆不定時炸彈。尤其是父母師長,他們的負面情緒,輕易就能毀傷孩子。

  很多人認爲自己爲了家人、戀人做了很多事,自恃勞苦功高,因此就覺得有資格發脾氣或者擺臉色。殊不知,你的一次發脾氣,可能會把過去所有的辛苦一筆勾銷。

  正確認知:其實,親密關係中真正的殺手不是別人,而是陰晴不定的情緒。

  親愛的,如果你認識到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解讀世界,每次生氣、發脾氣的背後,都是對愛的呼喚,就能更容易理解別人了。

  如此,不管是伴侶之間、親子之間,還是朋友、同事之間,就會少很多的誤解。

  請大家記住:發脾氣不是小事,是關乎幸福、生死的大事。不管你是因爲什麼生氣,一定要記得,不要用發泄和攻擊他人的方式來表達。因爲發脾氣就像扔炸彈,你發一次脾氣會讓之前所有的辛苦都一筆勾銷,會使你苦心搭建的愛和信任的大樓頃刻坍塌;使獲得愛和信任變得困難重重,甚至沒有可能。

  以上內容結合海藍博士新書《不完美,才美3:海藍博士 的情緒梳理必修課》整理而成,部分圖片來自網絡,部分圖片來自攝圖網。轉載請標註以上版權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