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209.JPG

(三宅一生的A-POC Inside系列)

 

趁著準備新裝的小空檔  寫寫對設計師的崇拜~

很崇拜三宅一生 是因為他是少數從布料就開始創新的設計師

大家對他最熟悉的莫過於Pleats Please系列 

方便攜帶 穿著又可以輕鬆的跟著身體曲線動 (唯一不喜歡的是聚酯纖維的不透氣性)

所以在坊間越來越多複製品

IMG_0217.JPG

去年趁著有機會到日本的outlet  

我也朝聖似的買了三宅一生旗下另一個有趣的 A-POC Inside系列

 (由現任設計總監 藤原大提出)

 

 

 

 

一般的服裝的製作過程是將設計草圖打好版後  把版型放在整塊布料上去裁切出裁片後縫製而成

但所謂的A-POC (A Piece Of Cloth)  是在織布前就已經計算好服裝的剪裁  

直接織成雙層(或可以說是管狀)的布料並直接處理好服裝的邊緣結合處

只要把整塊布套在人身上就可以擷取出一件完整的衣服

IMG_0212.JPG

IMG_0214.JPG

IMG_0215.JPG

(翻拍自"Fashion Now"原文書的A-POC介紹圖片)

 

 

在日本買的A-POC是這樣一件像從紙板上剪下來的長版上衣

 IMG_0195.JPG

 

在領口的地方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是直接從布料上切出圓領

後領的貼邊  是直接兩層布料密合織在一起

我猜應該是當初設計時就已經計算控制好在哪個地方要織在一起 

IMG_0208.JPG    

 

沿著衣服周圍也是以約0.5cm等寬的距離織在一起   所以從外部看不到任何的壓線

但從裡面翻開就可以看的到兩層布之間的織線  不像一般的衣服是另外加縫線結合的

IMG_0207.JPG  

衣服上爬有細細的淡藍色直紋也是用不同色的紗線織進去的

IMG_0221.JPG  

關於布料上的圖案  過去都是設計師決定要把布料上的圖案運用在哪些地方

裁布時可能會為了只取一部分圖案而浪費掉其他的部分

A-POC也主張應該在織布前就預先設計好在衣服的哪些地方要出現哪些圖案

可以透過電腦的縝密控制  在織布時把圖案位置都一併完成

甚至還可以做到牛仔褲一樣的石洗感  卻不用像傳統一樣織完布, 染色然後做不環保的石洗過程

(這裡有對A-POC Inside牛仔褲的介紹  這裡有對A-POC更多的介紹)

A-POC很完美的延續三宅一生以"一塊布料"做為設計出發點的精神

 

如果小時候有機會唸服裝設計....可以去Issey Miyake的工作室一定是第一夢想啊~~

 


 

後記:

在翻標籤時看到一行有趣的註解  A-POC的專利申請等待中...

不過我想這麼縝密的設計與技術  也不是隨便就可以仿冒的來的....

IMG_0222.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