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大致講述了一個上世紀60年代,美國人對於婚姻很有共鳴的一個故事:一個家庭主婦與前來尋找廊橋的地理雜誌記者偶然相遇並且相愛, 儘管兩人深愛對方,女主也希望藉此逃離庸常的婚姻,男主也想藉此解救自己,但是兩人還是直面家庭的責任與個人的使命,最終選擇回歸各自的生活" 。

有人將這種愛情稱為「曇花一現的永恆。」這也是一個相愛但是不能享受的悲劇愛情故事。

要想理解兩人的愛情可以先回溯兩人人物前史:

1、弗朗西絲卡是個浪漫的義大利女孩,在大學時期她愛戀自己已婚的教授,但她很快較正了自己的情感回歸到傳統的情感生活中。她最終接受了給予她物質保障的理查德,並期待著象徵希望的美國生活,但當她跟隨理查德來到美國的鄉村後一切希望破滅了,但她收起了自己的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暢想甘願成為一個普通的美國鄉村主婦,她生下了一兒一女並竭盡全力照顧著這個家庭。男主羅伯特的出現讓女主重燃心中的熱火。

2、羅伯特是那個時代的「魯濱遜」,他是個脫離世俗的人,注重感人的情感,也許是因為長期在戶外工作的原因,那種野性的灑脫吸引著女主。

兩人經歷了四天的歡愉時間,女主重現了自己渴望激情的少女們,男主讓她明白愛情到底是什麼,但是女主也反向更加明白了家庭的責任。

這是一段很好、很高級的愛情方式,不是彼此擁有而是讓彼此明白世界的美好。


這個故事真實而又有趣,很贊。

而其實,他們如果最終在一起了,得到了甜蜜卻也是另一種痛苦的開始。

廊橋遺夢就像童話故事一樣,若女主角真的跟著走了那便是另一番雞毛蒜皮的景象。

我們愛一個人,總是先被他的亮點征服,而不愛一個人,多半都是對他的缺點難以忍受。可是他的優點本來就是他的缺點啊!

比如,他特別暖,可能就比較花,她特別美,可能就特別撩人,他特別忠誠,可能有太過老實,她特別賢惠,可能就特別無趣。

唯有心寬,唯有感恩,也許,才能穩穩抓住眼前的幸福吧!不滿足的時候,看看電影和韓劇吧!只能如此!


《這樣確切的感覺,一生只會出現一次》

看過很多愛情故事,卻最終為羅伯特.金凱恩和佛朗西斯卡之間的愛情故事所感動。

攝影師、作家羅伯特.金凱恩為了給《國家地理》雜誌拍攝麥迪遜縣的廊橋,在其拍攝過程的四天中,與居住在當地的佛朗西斯卡相遇相識相戀。

晚上拍攝時,羅伯特.金凱恩在鏡頭中看到廊橋上有個紙條,拿來後裝了起來。在拍攝結束後看到那紙條上寫著:「當白蛾子張開翅膀時」,如果你還想喫晚飯,今晚事畢以後可以過來,什麼時候都行。

於是後來,她們一起喫了晚飯。這其中我特別喜歡佛朗西斯卡讓羅伯特幫忙切蘿蔔的那段,覺得真心特別親切自然。宛若真的夫妻。

她們一起喝啤酒,一起聊天。

但這樣的感情僅有一次,在佛朗西斯卡的價值觀裏,她只能選擇家庭和責任。

滂沱大雨中,她坐在車內,他朝她緩緩走來,又停下,微微笑著,彷彿是在說:「我愛你,無論你做出怎樣的決定我都尊重你。」

幾經內心糾葛,她始終沒有打開車門。她選擇了家庭與責任,卻把一生只會有一次的確切的愛留給了他。

在這一生中,她都對此守口如瓶,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但她知道此生註定只愛羅伯特一人。她為他寫的書,為他珍藏起他寄來的照片和雜誌。但她依然選擇在農場照顧好家庭,擔負起一個妻子的責任。

說實話,這故事並沒有《包法利夫人》那樣的利慾與虛偽的追求,而是真真實實值得被品讀的愛情;也沒有《面紗》中那樣糾結的隱忍和悲痛,有的只是純潔的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