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迴應時代社會需求

——訪重慶大學黨委書記周旬委員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重慶大學黨委書記周旬委員表示,這充分體現了黨的意志、人民意志、國家意志的高度統一,充分體現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心聲。

“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事業高度重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啓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國家和地方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在促進各區域的平衡和充分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周旬委員深感任重道遠,他說,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必須牢牢紮根中國大地,主動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着眼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充分發揮好高等學校的智力支持優勢。

周旬委員說,高等教育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其特有的經濟和社會歷史文化土壤。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的“雙一流”建設必須牢牢紮根於自身獨特歷史文化和國情中,必須在與國家和地方發展同向同行的生動實踐中去達成目標。

隨着黨的“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及新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落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發展動力都有了新變化和新要求。周旬委員分析到,伴隨着教育、科技等相關領域的全面深化改革,高等教育領域新的改革發展格局逐漸形成,高等教育的發展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

周旬委員表示,加快推動“雙一流”建設,高校就必須在與國家發展同行中主動迴應所在省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適應新時代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創造更多的新業績,展現更多的新作爲。要更加註重主動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在人才培養質量上下真功夫,顯真實力,引導學校朝着健康、有序、可持續的方向邁進。要緊緊圍繞新發展理念,統籌規劃,在科教興國、文化強國、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謀劃佈局,搶佔制高點。要堅持以市場導向引領成果轉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激發科技服務創新的活力。要着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提升高層次戰略研究和高水準應用對策研究能力。要充分發揮高校是科技和人才重要結合點的優勢,在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勇挑重擔,主動作爲,不斷帶動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提升,爲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光明日報》( 2018年03月18日 09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