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0 00:02:50經濟日報 吳映璠
  • 用LINE傳送

中美貿易紛擾持續幹擾陸股表現,但具有產業特殊性、或以內需市場為導向的行業及個股卻表現一枝獨秀,總計上證綜合指數年初至今已下跌7.78%,各產業表現僅上證醫藥、上證主要消費指數收紅,其中又以上證醫藥指數上漲12.28%表現最佳。

法人指出,中國醫療保健產業不僅隨人口老化而被市場重視,結合既有基礎與歐美法規的創新題材更是發展主軸,將成為全球醫療保健投資新焦點,尤其本次入摩的中國醫藥股由原先的14檔增加至18檔,其中不乏具中國特色的醫療股如雲南白藥、同仁堂、東阿阿膠等中藥領域,成為A股入摩最受益產業之一。近期中國醫藥股雖因漲多回檔,但在政策支持、產業趨勢向上等有利條件下,回檔反而提供絕佳進場機會。

目前國內投信發行的生技醫療基金共有九檔,多數以美國生技醫療股為主,僅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在亞洲生技醫療股的配置逾五成,凸顯其兼顧美歐與亞太生技雙動能的產品特色,這檔基金受惠中國醫藥行情,過去三個月上漲6.65%,表現優於同類型基金。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經理人廖昌亮表示,創新藥是生技醫藥產業最具爆發力與投資魅力的題材,一旦臨牀試驗成功,對股價的帶動效果十分可觀。現階段中國創新藥已逐步做出成績,以中國心血管疾病藥物營收第一名的「複方丹參滴丸」為例,目前正在美國進行三期臨牀補充試驗,未來若順利通過,將是第一個以中藥為基礎製成的歐美合法上市新藥。

此外,過去被認為醫療技術落後的中國,去年底也有企業與國際大廠簽署協議,就癌症治療的創新CAR-T療法授權合作,顯示中國醫藥產業已逐漸被歐美認同,且積極與世界接軌,在創新題材的成長潛力不可忽視,應把握機會適時佈局。

廖昌亮表示,雖然中國醫藥行業近期不時出現漲多回吐壓力,然而醫藥板塊仍是2018年全年的黃金板塊,預期未來在創新題材、國際接軌與財報等利多助攻下,還有再度向上表態機會,近期回檔正是良好的進場機會。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生技醫療﹒上證﹒新藥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陸股ETF淘金潮 火熱

A股入摩第一天 開盤先蹲再跳

A股入摩 明後天留意大波動

搭入摩列車 搶賺A股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