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9年3月8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婦女節、龍抬頭。

就在這個雙節重逢的日子,A股市場也顯得有點不平凡——大跌慶雙節。截至收盤,滬指跌4.4%,深成指跌3.25%,創業板指跌2.24%,兩市成交額為1.18萬億元。

板塊方面,券商股全天表現低迷,最終中信證券等為代表的近30隻個股封跌停;個股方面,逾200隻個股跌停。

關於今日的大跌,眾多投資者歸咎於中信證券此前發布的一份研報——將中國人保下調至「賣出」評級。

中信證券認為,中國人保A股顯著高估,首次給予「賣出」評級,預計合理估值區間為每股4.71至5.38元,預計未來一年潛在下跌空間超過53.9%;同時認為H股股價顯著低估,首次給予該公司H股「增持」評級。

於是乎,憤怒的投資者紛紛表示要去中信證券銷戶。曾有網友打電話給中信證券。

客服:請問為什麼要銷戶?

網友:你自己心裡沒點逼數嗎?

無獨有偶,華泰證券也緊隨中信證券,給中信建投一個「賣出」評級。

華泰證券表示,樂觀情況估計中信建投2019-2020的ROE分別為10%、10.5%,對應BPS為6.93元、7.4元,對應PB為4.5倍、4.2倍,估值嚴重高估。考慮公司是次新股上市券商,可適當給予一定估值溢價,預計合理PB估值2-2.5倍,對應目標價13.86-17.33元/股,存在較大估值下行風險,下調至「賣出」評級。

對於華泰證券「賣出」評級中信建投,投資者亦是紛紛表示——銷戶華泰證券。

可見,這是眾怒難犯!!!

3月8日盤中,兩市紛紛跳空低開,中國人保、中信建投開盤雙雙大單封死跌停。此外,前期熱門股票領益智造、東方通信、市北高新、順灝股份、人民網等亦是以跌停開盤。

對於以上開盤方式,眾投資者認為系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的「沽空」報告。然而,今日市場大跌真的是因為他們的「沽空」報告嗎?或許,沒那麼簡單!

其實,早在3月7日以前,市場就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借道陸港通的外資連續2日流出、大族激光和美的集團因為被外資「買爆」而被MSCI調整權重、以中信證券為代表的權重股3月7日尾盤跳水、指數上漲出現乏力等等。

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基於以上細微的變化,筆者昨日與朋友一起減倉以避免大跌。由此可見,今日的大跌是可預料的事情,而並非因為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的「沽空」報告。

那麼,中信建投、中國人保為什麼會出現暴漲?答案是因為股市預期走牛。但是,中信建投、中國人保可是真正的大盤股,資金憑什麼能爆炒?

這就得歸因於A股上市的規則了——新股上市「非」全流通。

新股上市「非」全流通,看似保護了新股不至於上市就被大股東套現,但也給了投機者爆炒的依據。

以中國人保為例,雖然其總股本有442億,但其目前的流通股卻只有10.1億。因而,雖然其總市值已然達到5108億,但對於投機者當前它卻只是一隻市值117億的迷你型優質保險股,較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太保等大型保險股,更容易實現「炒作」。

可見,中國人保、中信建投的「沽空」報告是合理的,甚至其股價的「暴漲」也是合理的。錯就出在讓這種「看似合理的暴漲存在的交易體制、新股發行制度等等」。

假如新股上市全流通,假如市場能大範圍做空,或許就不會出現中國人保、中信建投等大盤股的暴漲。為什麼中國平安、招商證券等股票不會出現持續暴漲,就因為他們是大比例流通盤股票,暴漲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