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人丸

在遊戲正式發售之前,《冰汽時代》已經得到了不少的關注,畢竟波蘭人上一款作品是堪稱偉大的《這是我的戰爭》,珠玉在前,的確值得期待,更何況在宣傳中11bit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寶「人性拷問」。比起《這是我的戰爭》,《冰汽時代》從個體上升到了羣體的大舞臺,它的表現不能說不好,但離一款出色的遊戲是差了那麼一點兒。

緊迫感十足的生存體驗

在一個蒸汽朋克背景下的冰霜世界,玩家扮演一座城市的管理者,儘可能的讓這座城市在即將到來的暴風雪中存活下來,一個非常有趣的背景的設定。在剛進入遊戲時,玩家要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圍繞著高溫爐的環形城市,首要任務不是吃住而是開啟鍋爐,隨時可能生病的居民們被分為工人和科學家,零下20度並且還會持續降溫的惡劣環境,很容易讓剛上手的玩家陷入手忙腳亂的境地,在遊戲初級的幾天就爆發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直接崩盤。在熟悉了基本操作之後,尋找其它倖存者的劇情殺又會讓城市陷入希望全無的分裂局面,然後被反抗分子「倫敦幫」推翻。

前往尋找倖存者的蒐集隊沒能帶來好消息

選擇集權或者宗教解決了「倫敦幫」,一切發展步入正軌,又要面臨即將到來的暴風雪,玩家必須在暴風雪來臨之前準備好足夠的物資,才能保證這座城市和居民在最低零下150度的嚴寒中倖存,為此必須合理的管控人力、資源和消耗,還得保持各個居住區域和工作場所的溫度,時刻治療生病的居民,頒布法律來解決民眾頻繁降低的希望值和日漸增長的不滿,還得解決搜索隊在世界的其它地方遇到的任務,這些問題匯聚在一起給玩家帶來的緊迫感是非常生動的,即便在熟悉了遊戲流程和玩法之後,能夠從容的解決暴風雪來臨前的所有問題,在最後時刻,不斷降低的溫度和凍傷的市民還是會讓玩家緊張起來。

代入感欠佳的生存遊戲

《這是我的戰爭》中,玩家以「我」為本體在遊戲世界中行動,那麼遇到的所有問題也都要代入玩家自身去解決,這正是《我戰》成功的一大要素。而在《冰汽時代》中,玩家扮演的是一座城市的領導人,問題在於這個領導人在遊戲中是沒有實體的,在這裡就必須提到另一款建設類遊戲《海島大亨》,《海島大亨》中玩家扮演的領導人有真身,能自己選擇形象,還能夠通過權力為自身謀取經濟利益,這實際上是將玩家本體代入到了遊戲的角色中,而在《冰汽時代》中由於缺乏這一點,玩家更像是在扮演城市這個整體。不僅如此,《海島大亨》中每一個市民都有詳細的設定,能夠看到他的生活軌跡、收入、情緒、政治傾向等屬性,這種個體差異化加深了遊戲的代入感,相比之下,《冰汽時代》中的居民雖然都有名有姓有頭有臉有家有業,實際上除了兒童成人和工人工程師之外沒有任何差異,並且遊戲的鏡頭拉近距離有限,玩家並不能近距離的觀看市民的生活狀況,導致市民在遊戲中的實感也並不強,以RPG遊戲來舉例的話,缺乏差異和實感的市民就好像角色的血量一樣,掉血當然不好,但是掉血會影響情緒,會讓人難受嗎?不至於吧。

居民的信息十分單薄

《冰汽時代》在設定上的欠缺也導致了代入感缺失,遊戲能獲取的資源中,雖然木材和鋼以及蒸汽核心都是城市發展的剛需,但玩家想要真正挺過暴風雪的必需品其實只有煤和食物,只要城市發展不停留在初級階段,囤夠煤和食物就能順利通關。同樣是純上帝視角的生存建設遊戲《放逐之城》由於資源設定更加細分,並且任何物資都不能缺少,讓玩家參與到居民的一切日常生活中去,在代入感上要更勝一籌。

並不深刻的「人性拷問」

遊戲的法典系統就是玩家進行選擇的主要區域,需要對一些政策進行選擇,在一開始遊戲還會善意的提醒玩家「有時候不要選最好的而是要選最有效的」,暗示玩家做善事可能會傷害到自己,但這一點並沒有在遊戲中有好的體現,例如開場選擇童工能夠讓遊戲前期的資源蒐集更快,可另一面的兒童養護所讓兒童擔當科研助手然後建兩個研究院纔是更優選,把標準配食換成湯能增加一份伙食但會帶來不滿,建個酒館提供威士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不想讓人加班只用把食物和煤礦用機器人採集,減少木頭和鋼的需求即可,在對遊戲的流程熟練了之後,即便在每一項選擇時都當聖母,也並不會對玩家造成什麼影響。

法典的設計並不豐富

在得知另一處倖存者營地「冬日之家」毀滅後,城市的居民陷入了絕望,為了鎮壓分裂分子,遊戲開啟了政治路線的選擇,玩家可以選擇集權或者宗教來統治人民,二者在功能性上有微小的差異,集權主義用工頭和宣傳站提升工作效率,宗教可以使用移動廚房給工作場所供暖並且能隨機獲得一定數量的資源;但二者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用來排除異己鞏固統治,集權主義用警察局逮捕反對者進行改造,宗教用騎士團逮捕反對者讓他們公開懺悔,集權主義通過宣傳給民眾洗腦,宗教則通過麻痹人民來實現目的;二者的最後一條政策也殊途同歸,集權主義把人民徹底洗腦成順民,宗教讓信徒們變成狂熱分子,用順從和獻身取代了希望值。然而面對這些不會思考,毫無差異的民眾,按下這個政策需要拷問自己嗎?

成功挺過暴風雪通關後,遊戲會回顧城市發展的整個歷程並且寫 「洗腦宣傳」、「迫害異教徒」之類的評語,最後還會問:「城市沒有消亡,但是這一切值得嗎?」然而玩家帶著數百人從暴風雪中生還並且還拿到了救世主這個成就的時候,「值得嗎?」這樣的拷問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了。當然玩家的熟練程度只是表象,根本原因還是遊戲在正反向選擇的反饋上設計得過於簡單。

毫無疑問《冰汽時代》是一款有趣的遊戲,美術風格和畫面都十分出眾,隨著氣溫的降低屏幕四周的冰霜十分逼真,打開遊戲後聽到的風聲凜冽刺骨,給玩家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千辛萬苦獲得勝利後的回顧也算得上是一場精彩的演出。但遊戲在各個方面的欠缺最終削弱了玩家的代入感,作為一款以生存為目的的遊戲,代入感的缺失也讓11bit拿手的「人性拷問」光芒黯淡,所幸遊戲剛剛發售,希望能在後續的更新和DLC中有所補足。

PS:筆者在用集權主義通關後又試了試宗教,突然發現這個劇本莫名有些熟悉:你預知了未來,末日即將來臨,為了保存人類的火種,你決定囤積糧食和各種資源,派出搜索隊四處蒐集人力,用宗教統治洗腦信徒,每天進行晨間集會夜間遊行,用暴力懲罰異教徒,給他們洗腦讓他們公開懺悔,讓他們都成為為宗教獻身的狂熱分子,最終帶領他們躲過了大災難重獲新生……是你!約瑟夫·席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