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pg  
『他們的叛逆與逞兇鬥狠,都是社會逼出來的自我防禦。』

坦白說剛開始看到《鬥魚》電影版的開拍消息我是基於擔憂居多的,畢竟經典作品就是難翻拍,要有新意又怕讓粉絲覺得少了個味、但若只是太依循經典,好像又覺得沒有翻拍的必要性(這點我還為此寫過一篇專題)。但其實《鬥魚》電影版對我來說還有一個很糾結的點是──演員。

因為,剛開始宣布開拍時,除了吳岳擎因為植劇場的緣故而知道之外,在當時我幾乎沒有特別對誰有印象,而後來《深藍與月光》讓我認識了林柏叡,嗯,坦白說我也很擔心他是否可以撐起于皓?
g.jpg  
另外說真的,郭品超跟安以軒對觀眾來說都印象太過深刻,真心覺得不要提超越,光是「讓觀眾跳脫過往印象」就需要很大的努力。以我自己來說,雖然相隔了14年之久,但是我在電影前段,還是會有一點點把于皓就跟郭品超畫上等號、導致產生那種不太習慣的感覺。可是坦白說,我覺得儘管經典場面都沒有少,但其實看得出不管是林柏叡還是王淨,都想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版本的于皓及小燕子。例如,以王淨版本的小燕子來說,或許或多或少有點受到《茉莉的最後一天》的茉莉影響,從第一顆鏡頭開始,我就感受到那種循規蹈矩好學生的壓抑,可是從在大人面前的優雅琴聲、到真正自己的釋放,《就在今夜》相對輕快而活潑的音符,彷若才真正找到了真實的小燕子。

更別提是幾場跟家人吃飯的戲碼,我覺得比起安以軒版本的小燕子,感覺電影版的小燕子跟家裡的溝通完全是更封閉,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個標準、典型的模範家庭,可是沒有家、只有束縛跟作為教授女兒的社會期待。所以當她因緣際會的救了于皓、進到于皓等人的生命中時,她平靜無波的生命裡,才開始感受到自由的音符在跳躍,而她過往所有的困惑、猶豫、遲疑與自己作為「資優生」所感受到的那些社會偏見與不公,彷若也在接觸另外一個世界之後,才感受到那些與自己想像不同的真實。
e.jpg  
因此,其實我覺得輝哥的存在、甚至是從那顆輝哥騎車進到眷村裡,追著于皓、單子跟阿奇到屋頂的那顆長鏡頭,那種吵吵鬧鬧、但是發生事情時卻彼此相挺的羈絆,我覺得對小燕子來說,這才是她所期待的家庭,也是她認知中應該要有的「親人關係」。如果用比較世俗的角度來看,于皓他們個個或許都是社會大眾眼中的問題人物,甚至或許也會被追究到他們的家庭背景,可是你會發現在故事中,他們的相處很明顯地卻比小燕子跟家人來得真、來得讓人動容。我其實覺得故事中的幾個家庭──小燕子在樣板家庭中的壓抑;豹哥作為議員之子那種被寵壞了的跋扈跟自我;以及整個眷村的大家庭,都是不同的面相,反而觀眾覺得最會接收到羨慕的,好像最沒有情感可言。

而其實我覺得,強調「家庭」,甚至從學校拉到社會,某種程度上也是更凸顯了「鬥魚」的本質──時隔多年回頭看這個故事,我覺得,其實他們或許被視為叛逆、逞兇鬥狠,不過只是想要保護自己珍惜的人而已,只是他們好像青春地有點莽撞、反而一直用比較逞強且衝動的方式,進而有點惡性循環的導致這樣的結果。
f.jpg  
這個社會太小、也太殘酷,導致他們倘若不主動攻擊,就只能乖乖地接受被宰割的命運,於是,攻擊成為了他們的一種防禦,可是多數人,卻沒有辦法去釐清他們背後的不得不,只顧著指責他們表面的犯錯。其實我覺得,電影版的《鬥魚》,絕大多數的時候于皓等人的每一次衝突發生,都是「被動」的,可是多諷刺的是,因為他們沒有背景、沒有權力與財力,所以反而這個世界給予他們更多的標籤與指責,最後逼得他們不得不學習隱忍。也許很多人直到出社會才體會到的社會現實,他們卻在年少輕狂的時期就遇到,在這個規則底下的生存、他們所相信的遵循的,都只是身邊這如同真的親人一般的兄弟。

所以他們承擔彼此的痛與責任,無怨無悔,甚至就連愛情,也都選擇默默守護──從電視劇藍正龍的版本就讓人印象很深刻的單子,來到電影版,我覺得透過開場跟結尾那小時候片段的前後呼應,更凸顯了單子的深情。甚至就連多年後他不願意回去眷村,是不是也是為了想要守護小燕子?擔心她因此而自責、而對他感到愧疚。
d.jpg  
一切的齒輪都朝著最壞的方向滾動──而坦白說,在電影版的《鬥魚》裡,我的確還是有感受到一些新人演員的生澀,有一些撐不太起來的氣場,相對來說有讓我出戲一下。可是豹哥──邱宇辰是我自己覺得蠻驚豔的一個角色,一方面是因為他角色本身真的就很惡劣(看過電影就知道那種怒!),另一方面,我覺得他有演出那種讓人恨得牙癢癢的感覺,沒什麼理由的使壞、只是因為看它們不順眼,甚至,我覺得他是因為被慣壞了,所以才養成這樣一個要所有人都對他俯首稱臣的個性,他的壞裡有一點傲氣、有一點世界無法奈他何的痞,那種甚至可以說是很吻合時代調性的風格,其實是讓我覺得《鬥魚》裡很吸睛的一個部分。

而,每每看到比較悲劇結尾的故事,都會忍不住讓我思考──是哪一步走錯了呢?可是我覺得,每一步彷若都是那麼理所當然、無可避免,于皓等人似乎無論如何都抽不開身。小燕子的存在、輝哥的存在,於他們來說是光,可是這些光,似乎卻也沒有辦法成受得了黑暗的襲擊──所以,明亮最終還是被黑暗吞噬了。
h.jpg  
可是我覺得,他們還是勇敢地走到最後──最後當《LYDIA》的前奏響起,甚至是看到藍正龍、阿奇登場時,我必須說那一刻我的內心真的超澎湃,甚至我覺得最後這一段除了觀眾自己灌注了對於青春的緬懷之外,就連演員本身,睽違多年再次接演到當年對彼此那麼獨具意義的角色時,那種時光飛逝的感慨、悵然,又讓這些演員在最後的表演更加分。在那場大雨中的所有悲劇,不管是于皓最後的離開或者是小燕子的學會堅強,彷若在最後,還是得到一個幸福的ENDING,雖然,小燕子不彈琴了,可是我覺得她卻堅持了自己的選擇,堅韌又勇敢地讓溫室花朵變得更有生命力,儘管灌注她成長的是,是無法抹滅的痛與孤獨。

比起來,我覺得電影版《鬥魚》的于皓更像暖男一點(總印象中郭品超版本的其實更有一點點壞男人的感覺),可是林柏叡的版本其實蠻聽小燕子的話,兩人的相處其實有一點「兩小無猜」。相較之下,《鬥魚》電影版裡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王淨、邱宇辰跟吳岳擎,或許是因為那場強暴戲太過撼動,在那一刻交錯了當年看電視劇版本的記憶,加成的放大了大螢幕看的震撼與恐懼;而儘管我們都知道小燕子終究是受傷了,可還是在吳岳擎騎車的當下,不斷在內心吶喊著「快一點」。
多希望他能快一點趕到、那一刻多希望在這個部分能與電視劇版本「有所不同」。

PS:我真心覺得越來越喜歡王淨了呢。

圖片來源:網路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

相关文章